APP下载

探讨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2016-02-05宋艳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1期
关键词:肝炎实验组满意度

宋艳秋

探讨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

宋艳秋

目的 研究分析重型肝炎护理使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的8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34例满意,满意度是85.0%,实验有39例满意,满意度是97.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为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临床中的护理除了使用常规护理之外,增加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心理干预;重型肝炎;护理

重型肝炎疾病对患者的生命会产生威胁,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时候需要引起重视。患者接受治疗时,增加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治疗有积极意义[1],临床中也逐渐的在推广使用。此次根据我院的部分重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的重型肝炎患者80例,在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并且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为(35.4±5.6)岁,其中男性23例,占57.50%,女性17例,占42.50%。实验组40例,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6.6±5.3)岁,其中男性21例,占52.50%,女性19例,占47.50%。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情况以及身体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增加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支持心理治疗和认知治疗。

重症肝炎患者大多病情危重,黄疸快速增长或居高不下,且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自觉症状多较明显,易产生沉重思想负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告知重症肝炎的发病机理治疗手段,强调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措施,赢得患者的信任。对于患者因身体的不适、活动不便及检验结果、生化指标反复等因素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加强与其沟通,耐心地回答他们的提问,帮助其逐渐树立信心,解除不良心理影响,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问卷采取百分制,其中患者的评分在80~100分为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例数=满意+比较满意。同时通过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量,其得分越高则焦虑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34例满意,满意度85.0%,实验组39例满意,满意度97.5%,观察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疾病中严重的一种,该疾病比较复杂,发展迅速,预后效果不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可能会造成死亡[2]。乙型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传播率,携带者中约有15%~20%的病毒活跃复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乙型肝炎中,重型肝炎是较常见类型,会演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约为50%。重型肝炎患者因对病情和预后的担心,心理情绪波动,易有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临床治疗和护理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重型肝炎患者接受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者的健康史进行评估,和患者积极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针对性的指导[4],保持心理状态稳定,积极配合治疗[5]。认知疗法是为了让患者对重型肝炎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医护人员要纠正患者的错误观点和认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等进行疾病知识教育[6]。普及重型肝炎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的方式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其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治疗的重要性,为患者积极治疗提供基础[7]。并且,对患者的疑问耐性的解答,将一切向有利于治疗的方向引导,如患者情绪不稳定,应及时疏导和指导,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放松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提升治疗和护理的效果[8]。

总之,增加强化心理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让患者更快康复,积极接受治疗的基础,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1] 陈霞,袁秀娟,高萍,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估[J].护理研究,2011,25(33):3071-3072.

[2] 陈爱萍,马旭阳,薛黎明.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9):753-754.

[3] 崔世香,邓宝凤,朱一英,等. 对48例SARS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00-602.

[4] 曹燕,季代金.心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2,22(11):1186-1189.

[5] 陶韡.40例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心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2,24(3):254-256.

[6] 颜丽,刘俊微,杜丽,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11):1007-1008.

[7] 王娟娟,田梅梅,施雁,等.院内患者跌倒风险因素及其损伤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1):2930-2932.

[8] 孙秀梅.急性胰腺炎内科临床护理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25-27.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SONG Yanqiu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Daqing Second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46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severe hepatitis patient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there were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34 cases weresatisfied,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85.0%,39 cases were satisfactory,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7.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in clinical care in addition to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care,the increase in the strengthening of psychological care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so that patient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reatm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evere hepatitis,Nursing

R473

A

1674-9316(2016)21-024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151

大庆市第二医院传染病内科,黑龙江 大庆 163461

猜你喜欢

肝炎实验组满意度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