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观察

2016-02-05苏艳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全面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

苏艳玲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观察

苏艳玲

【摘要】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年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6例,抽签分组。23例选择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实验组选择全面护理,共23例。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住院日短,护理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选择全面护理方法,效果确切。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全面护理;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综合症,为冠心病急性事件,疼痛持续更长,疼痛更强,较低活动量便可发作,休息时可出现卧位心绞痛,病情有进行性恶化特点,患者呼吸困难、出汗、心悸、恶心和呕吐[1]。此文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6例,总结全面护理方法及效果,汇报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共46例,抽签分组。23例选择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类型:自发性5例,初发劳累性8例,恶化性劳累性7例,变异性3例,年龄41~78岁,平均(60.73±9.28)岁,女患者有9例,男患者14例,病程5个月~6年,平均(3.31±0.89)年。实验组选择全面护理,共23例,类型:自发性5例,初发劳累性7例,恶化性劳累性7例,变异性4例,年龄41~77岁,平均(60.45±9.12)岁,女患者有8例,男患者15例,病程4个月~6年,平均(3.32±0.81)年。组间资料有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基础护理 嘱个体休息,保持充足休息及睡眠,切忌剧烈运动,防止头部突然体位改变,减轻心脏负担。患者输液时,需经常询问有无胸闷、心悸等,并测定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等指标,适当控制滴速,切忌过快。

1.2.2 心理护理 此病发病急,多数病情重,有焦躁、恐惧、焦虑和紧张等情绪,心理压力大,不仅影响疗效,还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应从个体角度出发,与其经常沟通,给予鼓励和安慰,平复情绪,稳定心态,增强康复信心[2]。充分尊重个人隐私及人格,确保护理环境安静、温馨及舒适。

1.2.3 饮食护理 在饮食上,嘱个体少食多餐,严格控制脂肪、水和盐摄入量,进食时切忌过饱过快,多食清淡、低脂、低盐及易消化食物,确保蛋白质、维生素摄取充足。

1.2.4 病情观察 给予心电监护,对个体血压、心律及心率等指标予以监测,观察其变化;对心绞痛发作性质、持续时间、疼痛部位及程度等,予以评估,并有效识别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当心绞痛发作情况较以往更频繁,疼痛程度加重或时间延长,经硝酸甘油治疗后不缓解,应考虑心肌梗死。

1.2.5 用药护理 发作时,在医嘱下对其应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观察胸痛变化,4~5 min后,若病情未缓解,再次用药。如疼痛较严重,需应用止痛药,视情况取哌替啶,给予其肌内注射,用量60~100 mg[3]。如频繁发作,可取硝酸甘油,给予其静注。用药期间加强观察,注意个体有无心动过速、面部潮红等,并积极说明原因,此为药物扩张血管正常反应,使其放心。

记录住院日,组间比较。评定对比护理效果。

1.3 效果标准

按护理后病情缓解将护理效果分护理显效、护理有效和无效。护理无效:经护理,个体病情缓解<50%,或无变化;护理有效:经护理,个体病情缓解50%~80%;护理显效:经护理,个体病情缓解>80%。显效与有效相加,定义护理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日

对照组住院日(34.98±3.82)d,实验组住院日(25.66± 3.48)d。两组中实验组住院日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效果

对照组无效4例,9例有效,显效10例,总有效率82.61%。实验组无效1例,8例有效,显效14例,总有效率95.65%。两组中实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析显示,约30%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3个月后可出现心肌梗死,甚或猝死,而胸痛时,心电图变化为出现心肌梗死及猝死主要标志。治疗护理不当或不及时,均直接危及个体健康安全[4]。由于此病病情严重,起病较急,且病情变化快,护理时应更注重综合性、连续性及有效性。全面护理为当前常用护理模式,作为整体护理代表,工作效率高,质量较高,具有全面、系统、整体等特点。全面护理是对传统模式的补充及完善,在基础护理中加入各种措施,丰富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护理针对性极强,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促进效果提高[5]。在此文,实验组经全面护理,较对照组(常规护理)住院日短,(25.66±3.48)d<(34.98±3.82)d;护理总有效率高,95.65%>82.61%,表示全面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有很大作用,效果佳。

参考文献

[1] 王静.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45-46.

[2] 衣晓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92-193.

[3] 张凤莉.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198-199.

[4] 易红.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5):190-191.

[5] 李倩.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 (24):3233-3234.

Clin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o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SU Yanl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xin Town in Yanshou Coun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77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and its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re to be studied.Methods Chose 46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by drawing lottery,23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while another 23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and then compared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Patients’ hospitalization days were fewer and nursing efficacy was much higher in study group compared to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s much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thus,such an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 is quite worthwhile to be promoted widespread.

【Key words】Unstable angina,Comprehensive nursing,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244-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18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延寿县加信镇卫生院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776

猜你喜欢

全面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