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研究

2016-02-0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马  丽



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研究

马 丽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内镜诊断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研究,算得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内镜下和表现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是内镜诊断得出的,通过进行病理诊断,有80例得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6.95%,诊断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采用内镜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为胃部黏膜腺体的萎缩,属于胃癌癌前常见的一种病变,尤其同时存在异型增生以及肠上皮化生的患者[1]。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身体的不适症状,还可以预防癌前病变的进展,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该疾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年龄、胆汁反流、饮食因素、家族遗传多种因素都有关系[2]。目前在临床诊治中多采用内镜检查,在胃部疾病的诊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和病理诊断情况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研究,男性50例,女性42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59.42±4.88)岁,所有患者的身体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内镜检查前要求患者保持6~8 h的禁食,对受检者解释检查的目的以及检查细节,使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良好缓解,了解患者的检查原因和病史,签订有床操作的知情同意书,检查前服用10 ml利多卡因胶浆。在检查中,对患者胃部采用电子内窥镜进行直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依据为:(1)黏膜为结节状或者颗粒状;(2)黏膜皱襞变平或者消失,且黏膜为红白相间,主要为白相,血管透见。由固定医生对病例进行检查,描述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情况。然后进行病理诊断,病变处对2~5块活检,通过10%甲醛溶液的固定,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做HE染色,为医生提供内镜所见,取材部位,以及简要病史等资料,医师进行病理诊断。

1.3 病理标准

若慢性炎症细胞少,且仅局限在黏膜浅层,没有超过黏膜层1/3,且腺体萎缩1/3,为轻度;若慢性炎症的细胞较为秘籍,而且大于粘膜层1/3,基本达到2/3,且腺体萎缩在1/3~2/3为中度;若慢性炎症细胞密集,而且占黏膜全层,仅残留烧熟腺体,严重者完全消失为重度[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是内镜诊断得出的,通过进行病理诊断,有80例得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6.95%,其中24例患者存在上皮内瘤变,51例有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内镜检验,符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正确诊断要在内镜指示下观察,和黏膜活检的结果紧密结果,目前对癌症社会高度重视,对患者进行胃癌癌前病变非常重要。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一疾病,伴随有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这些和胃癌都有密切联系,其中上皮内瘤变为动态过程,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也可逆转或者保持不变,但是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有不可逆性,会发展为胃癌,所以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为胃癌癌前病变[4]。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率不断升高,这和年龄增加以及幽门螺旋菌感染率的上升都有关系。目前内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胃镜观察,具体图像非常清晰,大大提高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水平,在确定疾病时,还要进行胃粘膜的病理检查[5]。本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是内镜诊断得出的,通过进行病理诊断,有80例得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6.95%,诊断率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存在一定误差,主要因为胃镜操作者会收到视觉限制,不能准确把握胃镜下的疾病特征,容易误诊和漏诊,该疾病属于慢性病变过程,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所有有时会误诊或者漏诊。其次在于胃镜的清晰度和分娩度,胃粘膜颜色会因为检查者的经验、胃内压力、注气量、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收到影响,导致判断失误,所以要不断培训检查者,提高检察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检查的准确性,以及胃镜技术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采用内镜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瑶.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2,6(3):4-6.

[2] 孙芳红,曲爱华.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55-256.

[3] 胡静,刘润,张莉,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4(14):2144-2146.

[4] 徐斌,黄玉凯,周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388-1390.

[5] 周思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25):155-156.

Pathological Study on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A Li Pathology Department,Second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i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Endoscopic diagnosis method and its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re to be studied.Methods Chose 92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November 2015 to analyzed the accuracy of 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n order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endoscopic presentations and pathological result.Results All 92 case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ere tested by endoscopy and 80 cases of them were verified by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ith accuracy rate of 86.95%, thus,such a diagnosis was so accurate and the result had statistic value(P<0.05).Conclusion Endoscopic diagnosis is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it is suggested to combine it to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n order to improve diagnosis accuracy,which is significant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crease treatment efficiency.

【Key words】Endoscopic diagnosis,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Pathological study

【中图分类号】R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18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138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二医院病理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猜你喜欢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对比
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6例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养胃运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76例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祛萎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芩连白蒲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意义探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