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2016-02-05周淑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激素

周淑秋



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周淑秋

【摘要】目的 探讨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6例ITP患者平均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行激素治疗,3组分别给予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ITP效果理想。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激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中血液科较为多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主要与感染、肝脾作用及免疫等因素具有重要关系[1]。本研究选择66例ITP患者,探讨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6例ITP患者分为3组,每组22例。其中A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18 ~71岁,平均年龄(45.7±4.0)岁;病程:半年~6年,平均病程(2.0±0.4)年;B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8±4.2)岁;病程:半年~8年,平均病程(2.1±0.4)年;C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5±4.0)岁;病程:半年~7年,平均病程(2.1±0.5)年;诊断标准[2]:(1)血小板数目<30×109/L;(2)巨核细胞数目升高,胞质变大;(3)空泡变性及退化细胞数目变多。排除标准:(1)伴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疾病者;(2)伴其它出血性疾病者;(3)伴严重恶性肿瘤者;(4)伴药物使用禁忌症者;(5)不同意本次研究者。3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3组均行保证睡眠质量、止血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同时行激素治疗,静注地塞米松,每天20 mg,连续治疗5 d,然后改为根据1 mg/(kg•d)的剂量服用泼尼松片,3次/d。(1)A组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并根据400 mg/(kg•d)的剂量给药;(2)B组根据200 mg/(kg•d)的剂量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剂量);(3)C组根据100 mg/(kg•d)的剂量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剂量)。3组共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疗效评判标准[3]:(1)显效:血小板数目恢复正常水平,且至少持续3个月;(2)有效:血小板数目(50~100×109/L)升高,且至少持续2个月;(3)改善:血小板数目(30~50×109/L)有所升高,且至少持续半个月;(4)无效:血小板数目基本无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改善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总有效率分析研究

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效10例,有效6例,改善5例,无效1例);B组为95.45%(显效10例,有效5例,改善6例,无效1例);C组为90.91%(显效10例,有效5例,改善5例,无效2例);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分析

A组出血控制时间(2.58±0.67)d、血小板升高时间(2.05± 0.70)d、血小板恢复时间(3.70±0.91)d与B组[分别为(2.60±0.68)d、(2.01±0.73)d、(3.74±0.80)d]、C组[分别为(2.61±0.69)d、(2.06± 0.72)d、(3.75±0.8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3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A组出现1例颜面潮红,1例头昏;B组出现1例颜面潮红,1例皮疹;C组出现2例皮疹。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率呈升高趋势[4],它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症状,其中颅内出血是本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5]。有关研究资料发现[6],ITP是因病毒入侵感染而导致淋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形成可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结合的自身抗体,这会使血小板严重受损。ITP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塞米松与泼尼松均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者可治疗药物所致的过敏反应,因此在严重疾病及炎症中应用较为广泛。后者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等作用,然而两种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病情迁延、钙流失加快等。本研究首先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这可快速改善临床病情,增加血小板数目。然后行泼尼松以保持疗效,这可降低不良反应情况[7]。丙种球蛋白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增加抗体等功效。丙种球蛋白会改善机体自身免疫情况,从而防止血小板免受破坏;另外丙种球蛋白还会预防外源性抗原与血小板进行结合而导致后者受损[8]。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与激素药物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有利于促进抗体-血小板复合物的迅速分解,进而增加疗效。综上所述,中小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ITP与大剂量疗效相当,均可快速提高血小板数目,改善出血症状。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花费更低,降低了患者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李刚.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18-1119,1125.

[2]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192-194.

[3] 侯明,秦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2006,26(7):489-492.

[4] 李亚琼.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5):19-20.

[5] 李治,伊力达尔·阿布都外力,张晓光,等.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3): 312-319.

[6] 秦铁军,季林祥,于明华,等.亚标准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病杂志,2003,24(3): 165-166.

[7] 黄伟群.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5):45,48.

[8] 刘晨,张玮,张伟华.亚标准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1(4): 403-405.

Observation of Medium and Small Dose of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Hormone in the Treatment of ITP

ZHOU Shuqiu Department of Blood Internal Medicine,Fourth Hospital of Daqing City,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dium and small dose of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hormon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ITP.Methods We divided 66 patients into three groups,all patients used hormone,three groups were given high dose,medium dose,low dose gamma globulin,comparing efficacy of three groups.Results The efficacy,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ree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mall and medium dose immunoglobulin combined hormone in the treatment of ITP is ideal.

【Key words】Gamma globulin,Hormone,ITP

【中图分类号】R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039-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030

作者单位:大庆市第四医院血液内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宁波第二激素厂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甲状腺激素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关系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