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2016-02-05璟王丹潘晨徐长江朱卫华

中国医院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卫生人才

■ 顾 璟王 丹潘 晨徐长江朱卫华

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 顾 璟①王 丹①潘 晨①徐长江①朱卫华①

医疗卫生 退休人才 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

通过对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的再就业现状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政府、社会、个人3大因素对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从加强引导,营造互利共赢的和谐医疗卫生公共秩序;政策配套,健全卫生行业退休人才再就业保障工作机制;因人而异,以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培养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创新突破,搭建卫生专业技术银色人才库等方面提出了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建设对策。

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o.300, Guangzhou Road, Nanjing, 210029, Jiangsu Province, PRC

对于医疗卫生行业而言,退休人才的专业性水平高、经验丰富,在当前我国医师队伍不足的背景之下,对开发利用退休人才提出了更多的思考[1]。本文通过对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及再就业的现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退休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提出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对进一步探索和制定退休人员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适当的理论指导。

1 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及再就业的现状特点

1.1 利用率水平总体较低,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

这主要在于全社会对于退休人力资源再利用的氛围不高。此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再就业者或者退休后发挥余热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2]。

1.2 再就业形式单一,渠道狭窄,灵活性差

退休人员大多数再就业者依然选择在原单位的原岗位工作,且大多是由于单位对其工作的需要,被动大于主动。且相关调查中发现没有人会选择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寻求其他更适合自己退休后再工作发展的方式,这可以看出该项工作目前的空白[3]。

1.3 公益性服务意识缺乏

退休人员中只有极少部分人参与了无偿公益活动,而工作后经济收入的吸引力却是对他们工作意愿有着很强烈的影响,这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1.4 行业特殊性导致退休人才的再就业利大于弊

由于当下社会对卫生人才的极度需求,以及退休人才通常具备了较为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这对年轻人能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且几乎不会对年轻人的再就业造成影响。一方面是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一方面是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来开发更多年轻的人力资源。

2 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建设对策

2.1 加强引导,营造互利共赢的和谐医疗卫生公共秩序

引导涉及政府、社会和个人3方。政府部门起到一个主导性作用,即强化医疗行业公益性的特点。调查发现,退休后再工作者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从事无偿公益性工作,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价值取向培养以及涉及到当事人其他个人切身利益是否能得到有效合理满足的前提下或许才可以推广和开展下去。而社会层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卫生医疗需求方,二是医疗卫生单位平台供给方。由于医疗卫生行业专业技术性的特点,专业技术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传统观点对社会大众而言,其选择和接受认可度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对大多数的医疗卫生单位而言,绝大多数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对单位有较强的依赖性,退休之后除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追求更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应该得到单位的支持。因此,对退休人员的合理化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亟需共同探讨和实践。最后,对退休者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自我的服务意愿性,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发挥余热,回馈社会。

2.2 政策配套,健全卫生行业退休人才再就业保障工作机制

关于退休人员的相关政策很多,并且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时效性。但与退休人才再就业保障工作相关的配套政策就

现阶段而言并不完善。其中占据再就业大头的卫生行业,由于其与民生息息相关,又介于当下矛盾突出的医患关系背景,如何更好地维护医疗行业秩序,在新医改大背景下,在维护老百姓健康的前提下,更好地保障卫生退休再就业人员的工作环境,现阶段亟需加快健全卫生行业退休人才再就业保障的各项工作机制。

2.2.1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调配机制。为提高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利用效率,应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多方位的调配机制,形成共利互赢的局面。而适应当下新医改潮流的,可因人而异选择两个再就业方向:一是民营医院,二是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对薪酬福利要求较高或是想跳出“体制内”的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可以到民营医院工作,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挥其余热和专业特长,同时也能帮助民营医院的发展,刺激医疗市场的竞争。而对于公益性和服务意识较高的退休人员,可推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便利,更好地推进医疗卫生行业公益性活动。此外,身体素质较好的、专业知识过硬的退休人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帮扶部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医院,举办一定的义诊活动,开展定期的公益性讲座。

2.2.2 探索退休人才多点执业的合法合理化机制。退休医生已经逐渐成为了多点执业的主力军。过去限定执业地点,导致绝大多数医疗人才集聚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人才匮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实施多点执业新政之后,打破了医疗资源的垄断,为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契机。

2.2.3 建立医疗卫生专业弹性退休机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养老基金支付收支失衡、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代际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修订现行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弹性退休机制有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2.2.4 建立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多样化聘用机制。为了加强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队伍建设,就要合理划分退休人才的身份,到底是作为“单位人”,还是“社会人”,建立多样化的聘用机制。针对不一样的聘用方式,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例如“社会

人”必须做好多点执业等管理工作。

2.2.5 建立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具有知识密集、培养周期长等特点,其劳务价值含金量高,同时对薪酬的期待也较高,所以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的聘用是一种二次利用,与在职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不同[4]。

2.3 因人而异,以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培养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

单位对卫生退休人才的再利用,要注重其专业特殊性。首先要适人适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要强化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加强适应性;此外,出台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用人效率,加强规范化管理。第一,科研能力强的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可以成立以老专家、老教授牵头的课题组,进行学术科研活动;在课题申请、立项、著作出版等方面,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以学术质量和价值为评价标准,不因为年龄原因而压制退休人才的学术热情。第二,教学经验丰富的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可以聘请其给学生上课、进行学术讲座,传授临床经验、临床技巧等,培养医疗事业接班人。此外,还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最重要的是灵活的工作时间。根据工作种类不同以及卫生专业人才岗位的不同,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例如某些专家只负责定期的专家门诊,其完全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灵活安排其工作时间。这样既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能保证其发挥个人价值,同时单位也利用较低人力成本获得较高收益。

2.4 创新突破,搭建卫生专业技术银色人才库

每年全国有大量的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其各具特色。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加上平时注意营养和锻炼,身体素质较好,退休后继续参加工作的意愿都比较强烈。但在调查中不少人反映退休后想继续工作,可是没有门路,主观上愿意继续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但缺少资源获得的渠道,找不到合适的参与机会;有的单位需求饱和时,难免会忽视或者浪费了部分优秀卫生专业退休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医疗卫生行业对退休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因为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具备的技术、经验优势等是年轻人无法比拟的,加上聘请退休人员工作具有灵活性,能以较小的付出获得较高的回报。政府应积极引导,建立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信息库,以此架起供需融通的桥梁。

从调查结果了解到,绝大多数退休人员不会考虑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寻求其他单位或者更好的再就业平台,大多数人再就业选择在原单位继续工作,也没有专业合法化的针对退休人员的再就业平台。因此这还是一块空白,也亟需解决和填补,即搭建卫生专业技术银色人才库——卫生专业退休人才信息平台。通过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的信息共享及交流平台的搭建,储备和开发各类退休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弥补医疗卫生专业退休人才队伍建设的空白。

当然,一个平台的搭建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公开公平相互监督的常态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如何操作,可从当前新媒体时代的适应性入手,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展望,从而对退休人才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统计管理。

总之,对卫生退休人力资源的再开发研究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对策,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可以增加社会劳动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经济价值。被开发的卫生专业退休人力资源,可充分利用其多年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为卫生行业的建设与发展服务,为高级人才的培养服务。

[1] 熊斌.试论我国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5):48-49,58.

[2] 熊必俊.老龄社会町持续发展与老年人才再资源化[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S1):9-12.

[3] 王树新,杨彦.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构想[J].人口研究,2005,29(3):63-69.

[4] 黎文武,唐代盛.弹性退休制度与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整合初论[J].西北人口,2004,97(3):39-42.

Research on retired medical professionals

/ GU Jing, WANG Dan, PAN Chen, XU Changjiang, ZHU Weihua// Chinese Hospitals. -2016,20(12):46-47

healthcare, retired professionals, team building, human resources

Based on summarizing status quo of retired medical professionals' reemployment, influences factors in aspects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individual on retired medical professional reemployment are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o build win-win harmonious public order, completing retired medical professionals' reemployment mechanism, multiple ways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and build retired medical professional database.

2016-03-29](责任编辑 张晓辉)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ZHA001)

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朱卫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事处副处长,高级政工师

E-mail:751453484@qq.com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卫生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卫生歌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