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郑州市做好顶层设计创建水生态文明“郑州模式”

2016-02-04

中国水利 2016年19期
关键词:水系郑州市管理制度

(河南省郑州市水务局,450006,郑州)

河南郑州市做好顶层设计创建水生态文明“郑州模式”

史传春

(河南省郑州市水务局,450006,郑州)

水生态文明;郑州模式;水资源;管理

水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美丽郑州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五位一体”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水系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市四大重点工作之一,立足郑州水情,做好顶层设计,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提升城市水资源配置和生态水系布局,不断加快河湖库渠水系连通,着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体系。通过近几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全面落实,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提升规划进入集中实施阶段,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水系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化”

水生态文明,希望在水,关键在水,瓶颈也在水。抓好水资源配置与管理,便抓住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形成丹江水、黄河水、淮河水等多水汇聚郑州、多种水源互济的良好局面。按照“用好丹江水、用活黄河水、留住天上水、多用再生水、保护地下水、治理洪涝水、科学配置水、倡导节约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郑州都市区居民饮用水水源全部置换为南水北调水源,实现“饮水优”目标,黄河水逐步转换为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制定并实施《郑州市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郑政〔2016〕6号),对各县(市、区)压采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分解,2015年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3 444万m3。同时,依托引黄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当地水资源供水工程等,构筑互连互通、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水网工程体系,完善水资源调配机制和措施。

二、创新理念,生态水系景观用水“循环化”

郑州市开创“循环水系”的理念,充分利用循环水、再生水及雨季径流,以自然河湖水系、大中型调蓄工程和连通工程为依托,通过连通索须河、魏河、金水河、中牟湿地公园等河流水系,使生态水系景观用水循环起来重复利用,1 m3水当作 2 m3来用,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循环通畅、调控自如的河湖库水系连通循环体系。按照“循环水系”顶层设计要求,为控制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郑州市启动建设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该项目利用牛口峪引黄水及其他生态水系河道退水为水源,在圃田泽修建提水泵站,将黄河水提引至花马沟、白石滚潭沟、潮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熊儿河、金水河等河道,线路总长约50.9 km,工程总投资约7.8亿元。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中央资金段基本完工,2016年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主体建设任务。郑州作为北方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在依靠过境水源作为生态用水主水源的条件下,以保障生活用水为原则,以不突破黄河引水指标为前提,将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循环利用,对节约保护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控制用水总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统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全域化”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全域水系”理念,辐射都市区全部地域,实现整体规划、统一设计,统筹推进、梯次实施。郑东新区以水源充足、河渠畅通、岸绿景美为目标,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和谐美观的宜居环境,目前龙湖、龙子湖、象湖均已建成蓄水。航空港区兰河生态水系建设完成,正弘中央公园人工湖完工蓄水,占地5万m2的景观示范区建成开放,梅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有效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经开区规划建设“蝶湖”“荷湖”,打造“龙渠”“凤河”景观水系,形成“两湖、两横、三纵”宽阔带状水绿交融的生态屏障。高新区投资1.85亿元实施了须水河生态水系建设,主河道已通水,天健湖实现蓄水,打造了靓丽的水域景观。上街区先后投入4亿元,大力推进“一河一库五湖四站”工程,东虢湖、上湖、方顶湖已建成并蓄水。中牟县累计投资25.5亿元,先后实施了雁鸣湖、鹭鸣湖、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等七大生态水系治理工程,都市区现代水城初见成效。荥阳市围绕“四库一河”开展生态综合整治和滨河景观提升工程,丰富了河道景观,改善了区域生态。此外,与“智慧郑州”对接的郑州市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可研报告已获批复,将于2016年开工建设。

四、落实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法制化”

郑州市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到法制层面。一是先后颁布和修订了 《郑州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郑州市节约用水条例》《郑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郑州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形成了严格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制度体系。二是为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先后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郑政 〔2014〕27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郑政办 〔2014〕23号),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 成立了由市水务、发改、环保等 12个政府部门组成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组,出台了《郑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县(市、区)考核框架体系,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在2013年和2014年河南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排名前列,在2015年国家对河南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郑州市作为全省典型城市参加了考核,为河南争得了荣誉。

五、污水再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规模化”

2012年,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复了《郑州市再生水利用规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沿三环绿化带敷设再生水管线,充分利用周边污水处理厂中水资源,每天提供20万t的再生水用于沿线工业生产、生态景观和绿化灌溉等非生活用水。目前,已有新力电力公司、郑州燃气电厂等工业企业将中水应用于工业冷却,郑州东站、威尼斯水城小区等单位将中水应用于水源热泵、绿化灌溉和洗车冲厕,中水在维护健康生态的河道基流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规划建设的三环再生水管线工程总投资2.2亿元,主线全长39.3 km,与三环快速化工程同步建设,现已完成投资 2.1亿元,建成主管道33 km,预计2016年年底前全面完工。随着项目实施,河南移动通信公司、郑州航空设备公司等一大批沿线单位正在着手水源热泵的水源置换工作,待项目建成投用后,三环沿线企事业单位将逐步使用环线中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将超过30%,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率将超过70%,郑州市城区中水利用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六、示范引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

为更好地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郑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比较薄弱、防灾减灾能力差的实际,郑州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2013年5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总投资 16.97亿元,年均投入2.12亿元,至少开展3个示范乡镇建设,用8年时间完成全部乡镇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任务。2013—2015年,郑州市共批复建设示范乡镇10个,总投资7.166 9亿元,其中郑州市资金4.777 9亿元,县级配套2.389 0亿元。截至目前,已建成3个——中牟官渡镇、新郑观音寺镇、 新密市来集镇一期; 完工4个——中牟狼城岗镇、新郑城关乡、荥阳广武镇、登封颍阳镇;在建 3个——中牟黄店镇、新郑新村镇、荥阳王村镇。2016年计划建设示范乡镇2个,分别是中牟万滩镇、荥阳汜水镇,预计总投资 1.54亿元。示范乡镇项目的逐步实施,将加快推进全市农田水利现代化进程,对于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和“三农”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七、建管并重,生态水系运行管理“科学化”

建管并重、科学管理是确保生态水系运行效益充分发挥的关键。在河道管理中,郑州市坚持以“管好河、调活水、保基流”为目标,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河道管养三定责任制,严格落实“两巡、五查、三确保”工作措施,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河道运行管理新机制,年均向生态水系调水超1亿m3,有力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充足,确保了生态水系长流水、流清水。为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自2015年以来,在城区范围内持续开展“水清河美”专项整治行动,以截污治污和生态管护为重点,着力推行“水长制”和“河长制”,不断提升生态水系运行管理水平,生态水系运行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常态化,城区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面景观效果持续提升。

八、展望未来,水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抓住重点和难点,打好攻坚战,以过硬的措施确保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一是要研究问题,精准发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综合性、复杂性、动态性、政策性都非常强的大课题,涉及土地、规划、拆迁、资金、政策对接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二是要形成氛围,掀起高潮。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人人有责,每位公民既是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更是受益者,决不能当旁观者和局外人,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并形成文明、绿色、共享的生活习惯。各类社会团体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传播水生态文明,参与水生态建设。新闻媒体要聚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挖掘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要督导考核,务求实效。水生态文明建设每项任务都有具体的考核办法,要运用督导考核指挥棒,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严格对每项工作量化考核、现场考核,通过观摩、点评、排名、通报、约谈、曝光、处理等多种形式,形成责任导向、争先导向,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责任编辑 张金慧

TV+X171.4

:B

:1000-1123(2016)19-0029-02

2016-09-21

史传春,局长。

猜你喜欢

水系郑州市管理制度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郑州市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