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族裔民族主义解析

2016-02-04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族裔少数民族

安 锦(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



族裔民族主义解析

安 锦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族裔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里,可以理解为宗族或家族;在西方语境里,族裔指的是以种族、语言、宗教、部落或阶层等要素为归属性的群体;族裔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延伸,其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其研究应得以重视。

【关键词】族裔;少数民族;族裔民族主义

引言

要想了解族裔民族主义,首先要考察族裔一词在中西文化里词义上的不同含义,再深入了解其在中西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族裔民族主义是在民族认同的浪潮冲出现的一种民族主义类型,可以与公民民主主义相对应,其对当今国际上的国家关系和交往具有独特影响。

一、族裔在中西语境里的词义考察

族裔一词,在汉语语境里,“族”表示亲属,泛指同姓之亲,也可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裔表示衣服的边缘。族裔一词表示祖宗的后代,见于清代文人的文章里。清·方东树 《〈刘悌堂诗集〉序》:“ 刘君悌堂 , 海峰族裔也,质性端悫,践履甚至;其诗宗述,本乎家学。” 清·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一日,先生族裔有居湘潭名世全 者,介其友 欧阳君兆熊 ,访余于城南旅寓。[1]以上两文里的族裔,皆表示宗族或家族的意思。在小范围里,宗族和家族是同一个意思,宗族是一个人类学上的概念。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的居住聚落;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2]然而不管是家族或宗族,很少用族裔一词代替。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里,“族裔”一词较少使用,没有多重含义。

族裔一词的英文翻译是“Ethnic”,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史密斯给族裔所下的定义是:“具有共同祖先神话和历史记忆、具有共享文化成分、与历史版图有一定联系、具有一定团结的(至少在精英层是这样的)、有名称的人口单元。”[3]阿苏图什·梵什尼认为,族裔在狭义上可以被理解为种族或语言的群体(racial or linguistic group);在广义上,族裔指的是种族、语言、宗教、部落或阶层等归属性的群体(criptive group)。[4]以上两个定义以文化上的归属性为基础来定义族裔,然而在国家官方认定的族裔划分中,不一定以文化的同一性为依据。以美国为例,按照美国政府的划分,少数族裔(Ethnic minorities)是指除了白人之外的各族美国人,包括“黑人或非洲裔人”、“亚洲与太平洋群岛裔人”、“印第安人与阿拉斯加土著”和“其他种族”。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队族裔的划分还依据了人种、地域等因素。[5]在西方语境里,族裔有时表示“少数”的身份认同,使得这部分人增加凝聚力;有时这部分少数全体也会遭受来自外部更强大民族或国家的压迫或制度性歧视。

二、族裔民族主义

与族裔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族裔民族主义。族裔民族主义可以从文化和政治两个方面来了解。部落氏族的血缘,肤色区分的人种,用于沟通交流的语言等因素,从这些最初的要素的标识逐渐上升到某个特定族裔的传统和文化,最后形成一种被世代人铭记的历史的记忆,成为某个特定人群“想象的共同体”。

文化语境里的族裔民族主义强调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个特定群体共同的心理诉求和愿景。从政治语境看,族裔民族主义可以指以“我族为中心“的极端民族政治诉求,既可以是强势民族或多数民族征服、统治和同化其他民族,也可以是一个民族寻求“一族一国”的政治理想,从多民族国家分离。[6]政治语境里的族裔民族主义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建立为政治理想,可以看作是特定群体政治上的利益诉求。这种诉求以追求民族自决权为目标,表现为某个族裔民族认同感的回归和高涨。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内部,某个族裔群体对自身所处的政治阶层和社会地位的不满和诉求,是其族裔集体意识和政治意志的表达。

族裔民族主义出现主要的原因是民族认同感的加强。特别是二战以来,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里盛行起来。族裔民族主义成为其中重要的主张。民族主义或族群认同,是“一种替代品,在一个破碎的社会里替代原先的凝聚作用。当社会崩倒,民族便取而代之,扮演人民的终极保镖”[7]。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条件下,笼统的族群性与族群认同作为一种动员原则又回来了。当更广大的社会中的某些力量崩溃时,民族主义又调转船头,部落主义的幽灵又在徘徊。”[8]民族认同包括文化上的认同和政治上的认同。文化的上的认同强调血缘、人种和语言等因素,进而转向某个特定族裔的传统与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它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经济规模的扩张、人口流动的增加,以及教育的普及使得家族、血缘等生物学意义上的标识日趋淡化,文化上的认同感不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在一个新地区或国家内由于具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体系,从而衍生出共同的价值观。这种因后天耳濡目染习得而带来的认同感有别于传统的民族认同感,它具有刻意制造的成分。这种认同感是从国家的层面,以政治精英为主导而引发的认同行为,可以看作是狂热民族主义的一部分,也可以解读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

族裔民族主义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就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内部而言,族裔民族主义能使特定族裔团结一致,增强社会文化认同感,提高社会影响力,提高政治话语能力,从而使整个族群获得更多的资源,达到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结果。然而,如果族裔民族主义追求民主自决权,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单一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就会损害一个国家的政治认同性,破坏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和行政权力的权威,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后果,影响国家的正常发展。如果族裔民族主义上升到极端的种族主义,引发暗杀、屠杀等暴力行为,造成地区的极端不稳定,给人类的和平发展带来威胁。

在一个国家内部,民族认同可以凝聚特定的少数或多数,这种特定的人群会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诉求。有时这些诉求是符合国家的利益的,能够增强国家实力。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黑人运动,这次运动不仅使黑人获得空前所未有的权利,也增强了美国各个少数族裔的认同,特别是对国家的认同感,这对国家的强大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可以增强社会信用资本,也有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推行。然而,族裔民族主义有时也能使国家分裂,使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原来苏丹内战多年,在国际的调解下允许南苏丹举行公投。南苏丹人民经公投决定要独立后,苏丹政府表示接受投票结果。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独立,北苏丹总统也出席了开国典礼。虽然北苏丹承认南苏丹独立,两国因为国界线一带石油蕴藏量丰富,在界线划分上仍有争议 ,时而发生冲突。

三、结语

二战以来,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会诱发一个国家政治权威的缺席,由此诱发的族裔冲突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难题,特别是在现代政治体系不成熟,或宗教势力庞大的地区。族裔对立和冲突同经济、宗教、阶级、意识形态等一系列其他社会政治问题缠绕在一起,如箭在弦,在一个甚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引起连锁反应,特别是在有过往历史纠结不清的地区和国家里,轻则引起相关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动荡,重则导致社会分裂和国家解体,甚至演变成大规模的种族屠杀和血腥战争,造成局部地区的动荡不安。族裔民族主义和公民民族主义的辨析理论,也许有助于看清真相,有利于民族冲突和地区争端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UYcH_DX5WQAZr98LE4u8Ahg5 CnNntKoNYjPv6lpSEhdCUCVMW8MrmBuZy7r_A9Yx14AIZInfyidIqlQrQGbq.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leGvbkxH1b3MOapM0PEY792bvYx NR9So2Px5ov1lzPhIWiLGiF68aqCT5ABWa.

[3][英]安东尼·史密斯,龚维斌,等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65.

[4]参见Ashutosh Varshney,Ethnic Conflict and Civil Society:India Beyond”, World Politics Vol.53,No.3(April 2001),pp.328-329.

[5]陈奕平.当代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变动特征及社会经济状况比较分析[J].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3)124-131.

[6]严庆.冲突与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M].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1,93.

[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67.

[8]王剑峰.多为视角的族群冲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1.

作者简介:安锦(1989-),男,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在读,研究方向:族际政治。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族裔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21世纪美国族裔文学发展研究
散居族裔的生存困境:浅析《砖巷》中的男性角色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