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舞发展中舞蹈作品的时代特征

2016-02-04王常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喜儿古典舞古典

王常琳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古典舞发展中舞蹈作品的时代特征

王常琳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中国古典舞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审美观念也出现了变化,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经历了不一样的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发展中,研究者可以深入分析中国舞蹈在不同历史情况中展现出来的特点。从早期发展时期娱乐化、综合化以及多样化的发展特点,逐渐与当前的专业舞蹈分化出多样化的层次。

古典舞;舞蹈作品;时代特征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其具备不同的民族文化,以此促使中国历史遗留的文化知识和物质是具备一定价值的,中国舞蹈的发展主要是从原始社会开始,其文化的建立和生存的发展不断地为中国舞蹈增添文化素养,其中包括了图腾文化舞蹈、民族文化、以及多样化的现代舞蹈等,发展到现阶段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对其有一定的影响,推动中国舞蹈不断地发展和推广。

一、中国古典舞

其从根本意义来说,主要是古代舞蹈的又一次出现,也是戏曲舞蹈一次崭新的出现,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舞蹈艺术的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观念并不是什么新的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更将各个阶段的发展文化和特点穿插在一起。这些原则不仅在戏曲中常见,还在唐宋乐舞中常见,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文化特点,究其发展的根本来说,古典舞是一种依据中国历史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艺术作品,其是可以与芭蕾舞、现代舞相对比的一种舞蹈[1]。

古典舞不仅包括古代舞蹈,还包括近现代舞蹈和当代舞蹈。建国以后欧阳予倩先生在北舞创建了第一个中国古典舞蹈课程班。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了西方芭蕾舞的培训方式和过程,又融入了一定的戏曲表演形式和方案,以此展现了古典舞蹈的艺术系统和有效的教学方案。例如,非常经典的红色芭蕾舞曲《红色娘子军》中吴清华“倒挂紫金冠”的动作就是依据中西结合的形式进行的,在后来的发展中有非常多的后人进行模仿和学习。其主要是结合了芭蕾舞的劈腿舞和戏曲舞中武旦的倒踢紫金冠,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后来者的模仿。中国的当代舞在舞蹈形式、表现形式以及风格中,都存在丰富的系统,例如现代舞中就有非常多的分支,其中遵循的形式和特点各有不同,但是最终的目标就是美学原则,以此构成自身舞蹈的特点和魅力,促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现阶段的生活状态。例如,已经获取舞蹈比赛金奖的舞剧《昭君出塞》就阐述了一段非常浪漫、凄惨、孤独的故事,为了平息战乱,汉元帝下旨将才貌双全的王昭君下嫁到匈奴,以此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以此展现出王昭君为了民族利益可以放弃自己家乡和幸福的一种伟大情怀。由此可见,依据我国同名小说改编的《红楼梦》等经典舞剧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以及对婚姻的束缚,歌颂了纯洁、忠贞的爱情故事和德、心、美的人物特点。同时,依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剧《三家巷》已经获取了我国舞蹈“荷花奖”金奖,其展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三家人在实际发展中的悲欢离合、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一个小姐摆脱社会风俗的影响和束缚,努力追寻自己的爱情,并且与青年铁匠相爱的爱情故事,后来又参与到实际抗日战争中,展现了人们群众所处抗日战争时期的坚定信念和永不言弃的精神,舞蹈更好地诠释出人们纯真无邪的爱情,表现了人们群众在面对国家危机的时候永不言弃、不断努力、共同建立美好中国的伟大理想。现阶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依据自然环境为背景的舞蹈编剧不断增加,例如《牡丹颂》《雀之灵》以及《红扇》等,都模仿了花、草、鸟、山水等生物的生动丰富性,依据情景展现情节,表达自我情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点,又展现出一定的时代意义,有效表达出人们的美好愿望。

二、诗、舞、乐的整体结合

在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辅相成的,有助于彼此的共同发展。音乐的产生一定会有舞蹈的出现,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更需要音乐的伴奏。在《诗经》的时代,伴随着民间诗歌的发展,相应的古典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以此构成三位一体的文化特点。这种形式的中国古典舞蹈在唐朝得到了展现。例如,《大武》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属《六舞》之一。共分为六段:第一,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武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武王伐纣的决心。第二,舞队两面有人振铎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做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讲,表示已有灭商的铺垫。第三,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第四,舞队可以分为两行,展现周公和召公分别在左右,以此公共辅佐周王。接着不同形式的队伍,构成整体的队形之后,舞者都要坐下来,静止,以此展现国家的有效治理。第五,舞队重新组合,队列整齐,以此展现对周王的尊重。以此全舞结束。还有《胡旋舞》是唐代时从康国传来的民间舞,舞蹈以旋转为主,故名胡旋舞。又如当代舞《小溪·江河·大海》,这一古典舞主要是依据女子进行,从整体的课堂训练开始,依据“圆场步”获取创作的灵感。其主要是依据一种拟人化的形式进行表达,每一个动作都融入了水的形象,从始至终都表现了“圆场”的主题思想,结合不同的队形转换、舞台调度等,有效地为观众展现了一幅潺潺流水、欢腾奔流的大海、小溪以及江水的动感画面,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情感[2]。

三、“娱乐人神”的双向发展时代特点

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应的管理制度逐渐发生改变,封建主义社会的管理模式逐渐建立起来,古典舞蹈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若是说原始古典舞蹈是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形式的表现,那到了奴隶社会,人们逐渐脱离了原有的神秘生活形式,渐渐地发展成人的艺术形式和宗教信仰。因此,中国古典舞蹈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在两种意义中进行发展[3]。

四、古典舞蹈的程式性与专业性

唐代时期的舞蹈是整体古典舞蹈发展高潮的时期,并且具有较大规模、多民族文化、历史等融合的大型演出活动,获得了唐朝人们的接受和推广,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没有不喜爱观看的,以此促使唐朝时期的古典舞蹈成为发展的高潮阶段。宋朝时期的古典舞蹈成为重要的转折点,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为未来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就是指具有程式性的“对舞”,以此形成新的舞蹈。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戏曲艺术发展的较快,以此促使舞蹈成为戏曲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实际展现的过程中也成为舞蹈表现舞者姿态的重要决定因素,以此逐渐地形成宋朝时期戏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形式。现阶段,也有很多经典的古典舞蹈艺术,例如《白毛女》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主要剧情为:抗日战争时期,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杨白劳用其女儿抵债,杨白劳奋起反抗,被打死。喜儿也被抢进黄家。贫农青年大春与喜儿自幼青梅竹马,为替喜儿报仇,投奔八路军。在张二婶的帮助下,喜儿逃进深山。喜儿的头发渐渐变白。大春所在的八路军某部解放了杨各庄。大春从深山中找回喜儿,镇压了黄世仁。喜儿翻身后,参加了八路军。依据不同阶段的喜儿、杨白劳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促使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其所处社会背景的人物特点和生活情境,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困难,以此向观众展现一种多样化的舞台场景,促使人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特点[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在发展过程中,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实践性,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式,以此导致很多问题都说不清楚。同时,这也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特点,在中国舞坛中占据重要的影响。上述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阐述,并依据战略发展性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相应学术研究专家对于中国古典舞的研究认为是中国的“国舞”,并给予其很高的厚望。更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表现了中华民族以及其精神风貌的发展。依据相应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古典舞也确实被称之为“国舞”,并且在中华舞蹈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1]陈静.中国古典舞发展中舞蹈作品的时代特征[J].舞蹈,2016(1).

[2]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3]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11.

[4]李卓翰.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J].音乐时空,2015(12):

95.

G613.5

A

王常琳(1985-),女,汉,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猜你喜欢

喜儿古典舞古典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憨福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段研究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怎样读古典诗词?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艺术形象分析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