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薷的人工栽培技术

2016-02-04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6期
关键词:香薷柔毛农家肥

程 瑶

(抚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抚顺 113008)



香薷的人工栽培技术

程 瑶

(抚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抚顺 113008)

主要从选地、繁殖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几个方面讲述香薷的人工栽培技术,旨在为香薷的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归纳,为香薷的人工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香薷;人工栽培;栽培技术

香薷[Elsholtziaciliate(Thunb.) Hyland.],别名:山苏子、小叶苏子,狗尾巴香,为唇形科香薷属1年生草本植物。香薷味辛,性微温。入肺、脾、胃经。全草入药,可发汗、利尿、解热,治颜面浮肿、脚气水肿、霍乱吐泻、急性胃炎、头痛发热等症;亦为挥发油植物。

1 香薷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高30~100cm。主根垂直、斜生或于地下横走。

茎直立,有短柔毛,自基部或中部以上多分枝。单叶对生,叶柄有短柔毛,长0.5~4cm,愈向茎上部叶柄愈短,叶片卵形,有时接近长圆状卵形,长3.5~9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通常渐狭而下延于叶柄,边缘具略整齐的牙齿或牙齿状锯齿,表面沿脉有短柔毛,余部无毛或有微毛,背面被短毛或微毛,脉上较明显,并密布凹陷的腺点。轮伞花序在茎顶及分枝顶端形成明显偏向一侧的压扁形的长穗状花序,其长为2~8cm,宽5(4)~10mm,花轴被短柔毛,轮伞花序的每轮约有6~20花,愈向顶部花愈多而密,花皆有短柄;苞片对生,广卵圆形或近圆形,先端具芒状突尖,长宽约2.5~4.5mm,在花序内排成纵列的2行;萼钟形、筒状钟形或近筒状,长1.5~2mm余,外面被短柔毛并疏生腺点,且在萼齿边缘内侧有长纤毛,萼齿5,三角形或狭三角形,通常下方的2(3)萼齿较长而具明显的芒尖;花冠粉紫色,长3.5(3)~4.5mm,外面被疏毛并疏生腺点,花冠筒自基部向上渐宽,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中裂片大,略呈半圆形;雄蕊4,前雄蕊较长而伸出,后雄蕊较短而略与花冠平齐,花药黑紫色;子房无毛,4裂,花柱内藏或外伸,先端略均等地2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通常略呈长椭圆体,基部狭细,长1mm,棕黄色至黄棕色,光滑或有时有暗色斑点。

1.2 适生环境

生于住宅附近、田边、路旁、荒地、山坡、林缘、林内及河岸草地等处。喜温旺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地上部分不耐寒。

2 人工栽培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选地:香薷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土壤都可以栽培,但最好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作为栽植地。但碱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类、豆类、蔬菜为好。

整地:清除育苗地石头、树根、杂草等杂物,然后深翻30cm,结合深翻整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做为基肥,用量为2000kg/667m2,使土、粪混合均匀。再耙细,做成床,床宽1.3m左右,床高20cm。床长依地形而定。

2.2 种苗繁殖

2.2.1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一般在春季。春播又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较适合的播种方式有条播或撒播。直播:在4月上中旬。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50~55cm开沟深4~5cm,把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土。撒播:将苗床整理好,在播种前浇足底水,在床面上均匀的撒种,表面覆土,踩实。采用直播的方法进行繁殖优点是种苗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一般多采用此法播种。

2.2.2 育苗移栽。在种子不足,水利条件不好的干旱地区多采用此法。

苗床选择光照充足且温暖的地方,施以农家肥,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或者草木灰。4月上旬在畦内浇透水后播种,种子上覆浅土3cm左右,保持床面湿润,7d左右即可出苗。待小苗出齐后进行间苗,使苗床上种苗不致过密,待苗高长到3~4cm,长出4对叶子时,选在阴天或傍晚,栽在田地里,栽植的前一天,育苗地浇透水。

移栽时,根部生长完全的易成活,随拔随栽即可。按株距40 cm,沟深10~15 cm,把苗排好,覆土,浇水,1~2天后松土保墒。每公顷栽苗15万株左右,天气干旱2~3天浇1次水,以后减少浇水,促使其根部生长。

2.3 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松土除草。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2.3.1 追肥。香薷的生长期较短,故以施氮肥为主。在苗高30cm时进行追肥,于行间开沟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然后覆土,用量为1500kg/667m2。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

2.3.2 灌溉。播种后,若天旱不下雨,要及时浇透水。在雨季时应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

2.3.3 间苗。播种苗3~4cm高时,进行间苗。苗高6~8cm时,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第二次间苗或补苗。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每半月施肥1次。

2.4 病虫害防治

2.4.1 褐斑病。受害叶面产生褐色病斑,后期出现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喷施50%的退菌特1000倍液,每周喷施1次,连续3~4周。

2.4.2 斑枯病。危害叶子。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褐色或黑色小斑点,以后逐渐形成圆形或多角形大病斑。病斑干枯后常出现孔洞,严重时病斑汇合,致使叶片脱落。在高温高湿、阳光不足、种植过密、通风差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注意田间排水;避免种植过密;在发病初期可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或者1∶1∶200波尔多液喷雾等进行药剂防治。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即可。

2.4.3 红蜘蛛。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

2.4.4 蚜虫危害。用80%敌敌畏乳浊液1500倍液喷杀。

2.5 采收

采种可以设采种田,也可以在生产田中选穗大健壮的母株,当上部花序的种子已经成熟,下部开始落地时,在早晨轻轻割掉,放在塑料上晾晒3~5天即可脱粒。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echiques ofElsholtziaciliate

Cheng Yao

(Fushun city forestry science institute,Fushu ,Liaoning 113008)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selection, breeding methods, field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recover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boutElsholtziaciliatecultivated technology, aimed atElsholtziaciliate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harvesting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ummary, for theElsholtziaciliateof the technique of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anagemen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Elsholtziaciliat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67.21

B

DOI.:11.13268/j.cnki.fbsic.2016.06.024

猜你喜欢

香薷柔毛农家肥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梨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系2. 文采新翠雀花系 Ser. Flavidilimboida
系3. 门源翠雀花系 Ser. Menyuanensia
香薷饮解暑热
黄连香薷饮中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
香薷挥发油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的作用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