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2016-02-04李方照

山西青年 2016年23期
关键词:分层专业课堂教学

李方照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 东阳 322118



《平面设计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报告

李方照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 东阳 322118

教学改革;平面设计

本课程采用实践教学为主,使学生了解掌握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思路,以及相关规范,能够独立完成平面设计的制作。以就业为目的,致力于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的学习。根据该门课程的性质和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特申请《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项目模拟与专业扩展》立项。立项后取得一定的改革效果。现将课堂改革总结如下:

一、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1、《平面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主要以学习平面软件Ps与AI为主。为广告设计、插画制作、平面设计、UI设计等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市场上对于转移的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公司都要求学生掌握多样技能,做到物尽其用,这也使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后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

3、通过项目模拟使学生了解在各类平面公司里系统的工作流程,学会基本的设计技巧,达到心手一致。

(二)研究的意义

1、传统课堂上的教与学的关系对于平面设计这类课程而言已经远不能满足,单一的理论和过少的实践不能做到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法。

2、项目模拟的形式可以直接使学生们了解设计类工作所需要的流程制定、时间的把控、细致的程度、商业化的标准以及和客户之间的交流等等工作的要点。

3、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提出专业拓展。本着一通百通的理念,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们了解各类设计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技法与设计方式的不同。使学生们掌握多样的设计技能。

4、《平面设计基础》的实践性较强,通过课程改革,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紧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加强考证和认证考试的管理,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二、改革前课堂教学主要问题

(一)学生基础起点较低,对于专业知识带有新奇的想法,急于吸收。

(二)学生专业水平与学习能力不同,接受新鲜知识的能力因人而异,运用统一。的课堂教学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优秀的学生会感觉课程进度慢,学习到的知识少;相对落后的学生认为课程知识多,学习压力大;

(三)虽然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边学边练,但是没有明确的成果要求,加上美术基础有限,学生容易懈怠,缺少实践操作压力和动力;

(四)平面设计软件功能强大,涉及的功能模块较多,学生容易感觉无从下手,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五)在公司内部要求设计人员具备很高的团队协作能力,目前作为专业技能课的《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这一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评价由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作品)50%构成,并且完全根据教师的判断打分,评价体系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三、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根据高职教育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特点,强化技能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模拟公司项目制作流程和专业扩展(分组分层)的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提出项目模拟的实行方式并将学生分组

1、在加强实训课程的力度同时,加入模拟实际项目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设计公司内全部的工作流程。

2、前期、中期与后期之间如何协作,如何制定流程以及如何分工。并把全班学生组成若干项目小组(要求每组不超过四人),并且各自推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工作,包括负责项目进度、质量和课堂纪律管理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制定合理细致的模拟方案和分工

1、根据实际模拟项目制定分工。使学生按兴趣进行自身工作。

2、项目组可以根据实践情况重组,组长亦可重新推选。

3、教师在备课时对整个项目的各项要求拟定,课上提出,并以一名客户的身份进行角色扮演,对学生所做的设计提出挑剔、指点以及要求,从而磨砺学生的耐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根据所执行的项目进行专业知识拓展

1、根据所做项目进行拓展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不可过于自我。

2、通过不同的项目模拟,逐步将平面设计理论、海报设计、UI设计、VI设计、字体设计等知识交给学生,做到从实践中掌握技术,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3、小项目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大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并制定项目组成绩评分表,由组长根据项目完成质量、组员态度给予分值,该分值构成课程分值的一部分。

(四)从学生的掌握情况入手,按组进行分层教学

1、注重分层教学。分解组合课程知识模块,对同一课程按专业性质、培养方向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开课,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能力、职业取向选择学习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2、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对象,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置问题情景、形象的比喻、故设错题、组织讨论、启发式、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方法组织教学。

3、课上大力推广讨论式教学,通过与组员讨论、交流、甚至争吵中得到灵感。实施头脑风暴。

(五)提高实践技术要求

1、以就业为前提,在教学设计时确保每次课程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功能,确保学生有时间、有思考、有行动、有成果;使学生了解游戏公司、摄影公司、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等领域的工作流程与所需技能。

2、每个步骤都要求教师严格把关,及时推翻错误以及不足的灵感和做工,使学生作品尽量尽善尽美。

(六)考核标准

学生课程成绩设计为平时考勤成绩30%(满分100分,旷课1节扣5分,迟到早退扣2分)+项目小组成绩30%(组长根据组员贡献值打分,组员给组长打分算出平均值,如果课程总共6个项目,那每个项目占总成绩的5%,以此类推)+项目总成绩40%(教师打分,如果课程总共6个项目,那每个项目占总成绩的8%,以此类推)。

(七)跟踪指导

1、教师及时跟进各项目小组的进度,分组辅导,提升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小组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反馈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八)以展示的方式进行答辩

项目完成后各组组长面向全班分析点评本组项目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教师再对各组做点评。

四、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使学生更为系统地对平面类设计工作进行学习,懂得实际工作流程。熟练地掌握设计手法,提高对设计理念的质量把控,同时,提高了对整个画面的精细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学习,按照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对不同的小组实行单独的有目标的专业课指导,对同一课程按专业性质、培养方向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开课,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能力、职业取向选择学习层次,实现了因材施教。

(二)改变了原来简单的边学边练,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命题项目,通过项目制作促进知识点的理解吸收,同时又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提高了学习动力。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按照专业水平,全班学生组成若干项目小组,并且各自推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工作。根据所学知识,制定模拟项目,同时拓展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会了相关各类设计方法方式,使学生掌握多项设计技能。

(三)通过学习,部分学生作品拿到了省级奖项,其他类奖项若干(详见附件)。

(四)学生课程成绩改变为平时考勤成绩30%+项目小组成绩(组长根据组员贡献值打分,组员给组长打分算出平均值)30%+项目总成绩(教师打分)40%。

五、研究的问题反思

(一)存在的不足

在整个课改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绩,但是由于课时与生源的限制,此次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实施时间短

此次课改研究历时一个学期,以14级电视节目制作班级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属于辅助型课程,原本打算在下学期再进行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但是学校却没有在下学期继续开这门课程,这也使此次研究的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课时不够,学生并不能掌握过多的专业技能,对于细节的把控也不算到位。

2、分层教学的手段需慎重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少数同学不能正视分层后的状况,需要做到分层学习不分态度,对于制作精美的和态度认真的同学挑出其优势和优点,进行点评,以平衡学生心理。否则容易认为老师对班级的分层,就是对他们的放弃。这些同学情绪波动大,心理不平衡。

3、对教师要求高

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授课和课后辅导,对老师的要求更多,压力更大。

4、学生难达到标准

班级学生中极少数属于美术特长生,对于画面的审美、细节的把控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制定项目目标时,除了借助于教师长期的教学积累意外,还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如果目标制定起点太高,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如果起点过低,就难以达到对设计这门课程学习的真谛,对知识的掌握也终为一盘散沙。

(二)专业设想

1、此次课改内容极具实践性,可操作性强,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已达到初见成效的目的。希望在以后的课程安排上可以增加课时量,是此次课改的成效拔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可以使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实现质的飞跃。

TP317.4-4;G

A

猜你喜欢

分层专业课堂教学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有趣的分层现象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雨林的分层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