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谭恩美作品中美籍华裔女性的多维身份*

2016-02-04张艳霞

山西青年 2016年23期
关键词:美籍谭恩美文化背景

刘 娜 张艳霞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谭恩美作品中美籍华裔女性的多维身份*

刘 娜**张艳霞*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之下,谭恩美作品中美籍女性形象具有多维身份,既反映了当时华裔女性的国族认同、又体现了华裔女性的立场、处境,体现了在西方主流社会文化空间下的自觉和抗争。

谭恩美;美籍女性;多维身份

一、谭恩美作品展示的多元文化背景

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研究,很多学者采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叙事学、后殖民等多种视角进行剖析。谭恩美的作品描绘的多是以华裔女性为主,作品的时空背景放在20世纪初的中国和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处于封建革命、民主革命时期,而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经济进步、政治环境宽松、自由安宁,成了许多移民的梦想之地。谭恩美作品中美籍华裔女性,主要是中国20世纪初逃离中国旧社会,带着寻梦理想,找寻幸福自我而赴美的大陆女性和她们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寻梦之地,是对当时中国落后的封建传统的扬弃,是对美国先进、现代文化的追寻。寻梦之旅的美籍女性,因生存空间和文化的变迁,特别是面对居于美国和中国的不同政治和文化传统,面对西方势力和本土传统多元文化空间中的美籍华裔女性,实际面临着国族、地域和阶级性别等文化空间冲突。

二、谭恩美作品关于美籍华裔女性多维身份的重建

谭恩美作为一名美籍华裔女性作家,其所著几部作品,探讨了华裔女性两代人在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中的边缘化境地。谭恩美在塑造这个家园环境的母女关系时,主要构造了两个时空环境,一个是以母亲为维的旧中国的文化生活环境,另一个则是以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为为的美国的文化生活环境。这种文化多维背景中,一个展示了第三世界女性的贫穷、缺少现代文明教育、受传统封建约束、没有个人权利意识、注重家庭取向、软弱无能的文化身份定位,另一个展示的则是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具有较强自主权利意识、对自我命运自我掌握的现代西方女性的文化身份定位。这是当时美籍华裔女性的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描述的是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以夫为纲的意识形态束缚的女性,另外一个侧面描述的是华裔女性关于自主融入美国现代文明生活的美好愿景。在一个简单的家园环境中,母女之间的冲突充分折射了两个时空中的文化冲突,一种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寻梦移民后的母亲们身上依然背负传中国统文化,传承着忠孝观念,重视家庭利益、自我牺牲,而她们的女儿们则出生美国、长在美国,受西方文化影响更重,对民主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个人权利追求为主的美国文化观念。从而,不一致的生活文化环境,不一样的生活阅历,形成的差异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会导致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作为移民美国的母亲们,尤其是出生于美国的女儿,因受西方文化熏陶,对西方文化深入接收,从而对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抵触强烈。这些新成长的认为自己是美国人,从而对自己的中国身份极力想要摆脱。《喜福会》中,对丽娜的描述很传神,她“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想使自己看起来更像欧洲人。”而另一个女性——吴精美自小不承认自己还有中国的特征。在《灵感女孩》这部作品中,对奥利维亚的形象描述中,不但拒说汉语,不喜欢东方的文化,还在交友、学习与婚姻等各方面都与母亲相对立。

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美籍女性在主流社会的地位却不被认同,而是作为了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文化代表,不相称的认同使得母女们受到了一定不平等待遇甚至欺辱,而母亲们打破沉静勇于抗争。在《喜福会》、《接骨师的女儿》和《灶神之妻》中,分别描述了顾莹莹、苏安美、茹灵和珍珠母亲,展示了母亲们走过的刻骨铭心的经历,讲出了深层次的故事,从而帮助女儿们重新找回自我自信,重建自我信心,从而有效改变或摆脱自已在婚爱方面的窘境。

三、美籍女性多维身份的构建体现了一种超越精神

身份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对于谭恩美笔下那些身处双重文化背景的美籍女性,对身份问题的追寻就尤为重要。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是谭恩美作品的一个中心。谭恩美的《喜福会》及《接骨师之女》这两部代表作,我们可以看到美籍女性寻求和重塑自我的途径方式。谭恩美塑造了全新的女性形象,以反叛形象颠覆传统美籍女性的呆板印象,以自己的笔触让美籍女性发声表达自我,打破沉默失语。特别是对母女关系的深入描述,揭示了承载东方文化的母亲与承载西方文化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的冲击,并展示了母女在冲突中的融合,从而重新找到自我,确立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在这身份的确认过程中,也表现了谭恩美对两种文化的取向: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借鉴新文化。

谭恩美对美籍华裔女性族裔身份的构建问题作了深入揭示,特别是描述了第二代移民的尴尬境遇。从女儿的角度出发,因她们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但同时,又不被西方主流文明所认同,不能完全融入主流文化的,他们建构族裔身份,主要采取的方式:一是全力追寻家族历史,找到自己的根,民族文化的根、血缘源流的根。二是通过应用象征意象和中国神话的创新来强化自己的民族情感认同。通过这种寻根,这些美籍边缘女性从而得以新的身份,重新定位自我,定位自己的民族身份。

美籍华裔女性进行身份认同十分重要,身份建构体现了多元化特征。美籍华裔群体的身份建构体现的不是简单的身份追寻,更体现了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化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对立抵触,有效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多维的身份追求,有利于美籍华裔女性更好地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从而实现和谐的生存和生活。比如在《喜福会》的末尾,华裔的女儿们终于如她们的母亲一样找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定位,体现了身份的追求和回归。当自己的母亲去世后,女儿晶梅在《喜福会》中坐在了麻将牌局中母亲经常坐的位置,并且最终回到了中国,完成了母亲的心愿,就是一心想要找回两个在战乱中遗失的女儿。这也象征了新一代美籍华裔女性试图在基督教西方传统文化与儒家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个沟通、交融,从而实现中西文化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借鉴。

四、结语

谭恩美作品中的美籍华裔女性尽管遭受各种不公,但她们并未消极,而是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奋争,在自我身份的追寻的过中不断净化、提升完自我、充实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的文化价值。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努力寻找自身文化身份,并进行积极建构。

[1]马玉.《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蔡雨秋.《文化夹缝中华裔女性的身份寻求——以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小说为中心》.《作家》,2013.

*2015年咸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谭恩美作品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研究”(编号15XSYK002)。

刘娜(1979-),女,陕西人,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张艳霞(1981-),女,内蒙人,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I

A

猜你喜欢

美籍谭恩美文化背景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叠置与平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美籍华裔少年“支教”屏南乡村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放弃美国国籍的人数近年有所增加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多元文化身份与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