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6-02-04

山西青年 2016年23期
关键词:市民化市民城镇化

陈 萍

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陈 萍

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城镇化真正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背景下有序的推进农民市民化,根据城镇化的目的及要求,针对农民市民化背景下新市民教育的现状、特点和功能等进行分析,指出教育在农民市民化中的作用,找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提出了加强农民市民化背景下新市民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现状;对策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城镇化的稳步建设在党的大力发展十八大的建设以来已经逐步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核心是在于人,因此,要健全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在于一个“育人化人”的过程。农民市民化教育是农民克服各种障碍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要基于教育的内涵,文化的底蕴一步一步地引导农民向市民转变,一步步地改变农民的生活思想,行为准则,引导他们学习城市的文化、城市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生存的能力和城市意识,逐步地向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迈进,要使农民真正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他们成为最终符号城市经济和文明要求的城市居民,并让这些农民具有现代的思想素质。

一、在农民市民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新市民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的依托下,通过对农民市民化的基础条件及市民化的障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农民目前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农民市民化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最重要的内部影响因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而这些素质对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农民的城市化意识,社会化意识在目前转型的过程中展现的尤为突出,农民的这些意识还比较淡薄,整体的自身素质较低,在科学文化素质和在职业技能方面缺乏,小农思想突出严重,在心理上转型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很难尽快的适应城市快速的生活好社会的发展。

农民与现代市民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与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主要集中体现在群体的质量上,同样也是转型要面临的重大任务。农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情况:一类是生活条件较好,比较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但也有不思进取的;二是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的,但缺乏对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大部分人们认为种庄稼的人是不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的;三是多数外出务工的人,他们能意识到文化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但他们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约束,很难接受到教育,或者接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2)思想观念落后,思想上比较保守,感情上缺乏理性,心态上往往是小富即安,缺少危机感。与城市市场经济发达,各个领域充满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相比较,也是农民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3)进入新环境的生活方式转换滞后,农民在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上仍停留在原来农村的消费习俗。如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仍习惯于打麻将、看电视,不愿意参与到社区生活中去。

二、增进新市民教育在农民市民化背景下措施

传统意义上对农民市民化的教育并不适合现在的发展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真正的融入到城市,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合理搭建农民转型的教育体系,如何大力宣传教育,转变农民培训观念,多管齐下创建真正的“融入”渠道。

(一)政府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好市民化教育的助推功能。在“融入”教育上,政府扮演着提供公共教育资源的角色,政府工作人员应邀加强农民主体的教育意识,合理规范对市民化教育的方针,正确的制定该教育将要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的教育基础上给予大力指导,积极帮助农民筹措资金,在发展前期建立市民化教育的专项基金,以备扩大市民化的教育范畴。

(二)在当代新闻报道发行广泛的时代,应该合理运用该报道中的标语,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城市生活的规范、典型案例,弘扬能体现当代精神的人物和事件,鼓励农民向新市民转换。

(三)要以提升素质为着力点,培育树立一批新市民先进典型,让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期保证农民的各项素质能符合新身份的要求。

(四)积极开展绚丽多彩的社区友谊联赛,增进居民间的感情和交往。对行为方式较好的人们,可以作为典型在友谊联赛上让其他居民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增进新市民对城市新生活的感受,进而适应城市生活节奏快捷、秩序严谨、时间观念强的特点。

(五)了解当地地方高校等其他职业类教育机构人才的情况,要充分发挥这邪恶人才的优势,以及这些机构的设施资源、科学研究、教学力量等优势,探索一条适合市民化教育的模式,还可以在地方高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社区职业培训,设立含有完备教学设施的教育机构,让农民接受免费的学习教育,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以期来弥补社区在教育方面资源的不足。

综上所述,在具体实施农民市民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中,要优化市民化教育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重视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农民的在观念上先转变,加强多心理素质的教育,其次要建立规范的教育培训机构,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城市生活,还应该要重视文化休闲娱乐教育,提高农民的城市生活品质。

[1]朱巧玲,甘丹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福建论坛,2014.

[2]尚利娜,郭丽娟.农民工融城的影响因素与市民化路径[J].当代经济,2014.

[3]丁静.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李海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思想道德问题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衡水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6051)。

G

A

猜你喜欢

市民化市民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家乡的城镇化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市民化与个人劳动收入:外部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