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破”与“立”

2016-02-04王丽文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教育

王丽文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破”与“立”

王丽文*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综观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虽然在国家政策引导之下,一些地区或高校已经在调整发展思路、办学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原有办学特色或培育新的办学亮点,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新的教育理念,但仍然存在千校一面、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微观教育教学方法、内容滞后,管理过于粗放不够精细等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破”与“立”进行深入的研究。现文章主要针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破”与“立”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发展;大学生内涵式;“破”与“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划部署,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加快推进大学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对象和主体到底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如何实现规划纲要所作出的计划安排,始终是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关心思考和探索实践的历史课题与现实任务。

一、“破”与“立”的思想源泉

中国有句古话“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意思是说只有敢于破除旧有的条条框框、保守观念、旧有规章制度才能实现破茧而出完成实质地更新创造。

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是否也需要走一条破与立的发展道路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事务和过程本身中客观地存在着,而且可以说是见诸形体的矛盾”,“有一种客观地存在于事务和过程本身中的矛盾,而这是一种实际力量”[1]。关于如何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破”“立”普遍现象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4]因此,对于目前高校所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一是矛盾问题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一种必然,必须直面应对不能回避摒弃或置之不理;二是解决矛盾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是解决矛盾问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充分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关系;四是解决矛盾问题没有现成模式、成功经验可以遵循,一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智慧。

二、“破”与“立”的目标对象

“破”与“立”作为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哲学概念,深刻反映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法则。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务的外部而是在事务的内部,在于事务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务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务的运动和发展。事务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务的根本原因,一事务和他事务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事务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5]。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6]那我们到底面临怎样的的客观实际呢?

从高等教育宏观上看,“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要走在前面,是因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如果教育不能率先实现现代化,就会影响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相比,我国教育还存在明显的短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教育体制机制不尽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我们的教育管理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7]

从高等学校微观来看,在经过15年左右的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之后,全国绝大部分高等学校均呈现出几个比较鲜明的特征,一是从高校的规模当量上看,相比上世纪末,万人高校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甚至有的高校在校生达到5万人以上;二是从高校内部组织来看,也是随着规模的扩大,绝大部分高校俨然成为一个相对功能齐全的特殊社会组织,除常规意义上必须存在的教学管理运行组织机构,一般还有科研机构、医院、超市、食堂、宾馆、班车、社区、环卫、安保、物业、校办企业等等一系列衍生的配套组织;三是多校区办学甚至异地办学比较明显,随着高校非单一校区发展步伐的加快,校区之间组织关系、层级设置、隶属关系更加多样,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优质资源正在或者已经面临稀释的问题;四是相当一部分高校面临运行成本增大的问题,除必要的管理成本以外,在推进多校区建设过程中,银行贷款还款压力仍然是高校不小的压力,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五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速度缓慢,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始终在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但在面临学生众多,生均实验实验仪器设备、生均图书资料、生均教学科研用房面积保持低位运行的情况下,教学改革推进进程受到诸多因素阻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进缓慢,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等等。

三、“破”与“立”的条件

(一)思想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这两份报告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文件,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进行了指向明确的论述,这是加快推进高校改革的重要政治基础。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物质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从教育观念上,经过世纪以来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在高校领导层面已经切身感受到社会变革的瞬息即变,教师、学生的思想主张、智慧沟通与交流在自媒体时代变得界限越来越模糊,职业模糊促生的人本主义更多的得到表达,由此正在导致教育管理者由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到被动更新的过程。从改革基础上,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相继实施过985、211、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基础工程,相继推出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一期、二期项目,在师资和人才队伍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一批项目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优秀教师的快速成长。从物质条件上,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3-2010年,东部区域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规模由594.99亿元增加到1953.99亿元,增长2.28倍;中部区域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规模由297.59亿元增加到1048.61亿元,增长2.52倍;西部区域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规模由218.58亿元增加到879.77亿元,增长3.02倍。可以看出,近年来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收入增长明显,而且呈现出西部区域快于中部区域、中部区域快于东部区域的特点。[8]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正在形成

在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近15年间,高校招生录取规模的迅速扩张,社会各界对高校培养质量的提高有了更新的要求。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且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10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31万、660万、680万、727万、749,这个比例较2001年114万人分别5.53倍增长至6.57倍,换句话说,也就是2015年较之2010年的增加数就已经超过2001年一年的毕业生总数。加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元化、更具现实功利性,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相适应、相一致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人才培养相关最难就业的专业、学科甚至高校名单相继在手机微信、QQ群等新型社交媒体传播,一些网络论坛也出现“毕业就等于失业”“就业难难于上青天”等言论。因此,相当一部分家庭在考虑子女就业问题上不遗余力,费尽周折,可以说,社会对大学深化内涵式发展的呼声与愿望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强烈。

(四)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基本明确

从国家最近的出台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大致可以归纳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特别是今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起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二,从国家目前启动实施的2011协同计划、专业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和卓越工程、法律、新闻传播、医学、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等方案来看,协同育人将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推进高校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联合培养人才将成为重心。第三,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针对解决“千校一面”、办学特色不鲜明问题的改革力度将会加大,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改革、高校分类管理的改革将快步推出,一些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较弱、招生生源不足的高校将有可能面临合并、重组的境遇。第四,管办评分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进一步加快,伴随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推进,高校办学自主权将会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社会第三方机构将成为更加有力的教育评价监督主体,高校管理层关注点将得到有效迁移。第五,教育信息化将成为高校改革必须面临的主要挑战,特别是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新技术、新设备将更快地被引入并投入实践应用,现有人员的素质能力培训将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培养的重要内容。第六,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提升,人才、技术、资本以及更广阔的社会资源的相互交流、融合将会更加频繁紧密,随之而来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间的对外交流日趋频繁,互派师生学术交流与访学人数将逐年增加,更多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会出现,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体系将逐步得到完善。

四、“破”与“立”的任务目标

大学内涵式发展较之与规模型的外延发展,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要实现由规模效益向管理的转变要效益,当然,这里边的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也包含社会效益,并且更主要的还是社会效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规模效益阶段更多的要侧重于招生人数、办学面积、教学仪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公寓食堂等各项基本办学指标的变化,这也是在世纪初的几年间,各地办学大学城、大学园甚至绝大多数高校创建新校区、开展异地办学等现象的根结所在。但在经历一段时间数量规模积累之后,大学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瓶颈期,并且这个瓶颈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大学管理者的决策。规模有了、摊子大了,下一步要怎么办?是继续扩大规模还是稳住规模,是保持规模逐年压缩还是加快调整培养层次等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衍生的规模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利益格局、既得利益者干扰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个转变过程。可以说,这个嬗变的过程也是向管理要效益的过程,也是全面深化高校改革最为激烈的阵痛区间,因为当绝大多数人习惯于这样一种规模发展的时候,其在更大程度上会形成一种集合性的观念,进而捍卫自身固有的发展理念而排斥其他信息的接受或存在。

(一)要在办学理念上实现破与立

理念相对于大学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讲往往具有虚化、空化的认识体验,究其原因往往在于绝大多数的教师、职员、工人一方面较少能参与学校决策过程,一方面基于生存法则而更关注于自身的现实利益,甚至在相当一部分群体中存在谈理念就是不务正业、耽误发展的偏颇认识。但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经验来看,思想解放必然是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正如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思想一僵化,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9]因此,只有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破与立的目标任务。但办学理念绝非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而是要尊重把握基本规律。一是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要深刻认识生产力及生产要素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问题,如“互联网+”的形成与出现,“慕课”等新型教学形式正在被大力推动,这就需要大学管理者必须敏锐捕捉这种变化而不能无动于衷。二是要尊重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学生心理思想乃至知识结构的变化,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现在90后、00后学生的身心特点较之70后、80后上大学时的学生更具个性,更加关注自我,对新技术接受能力更强、更快。三是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要深刻意识到知识结构瞬息变化的客观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

(二)要在教育教学方式途径上实现破与立

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这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个是目前的师资队伍培养存在重知识结构轻实践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对本学科专业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历,加之现有师资队伍评聘、科研、考核指标体系,重论文、重项目、重科研,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对所学所授缺乏实际体验,难以形成生动鲜活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另一个是大学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尽管企业与大学之间在一些领域的科研项目合作比较成功,但由于涉及人身安全、行业信息安全、劳动社会保障、师资互聘待遇、社会法定责任与义务等诸多局部因素的影响,大学与行业企业之间在人才联合培养深度融合上存在一定困难。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从国家层面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从大学自身也在通过不同渠道,如校友会、政府合作等,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但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大学在推进校内与校外的深度合作等方面的破与立仍然还有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三)要在学科专业融合建设上实现破与立

学科与专业皆有其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以及研究属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过分强调学科与专业的独立性,忽视其关联性也就难免存在孤立、片面发展的问题。在处理精专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统一、融合并形成合力的问题也一直是大学管理者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强调学科龙头地位,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建设、强特学科建设等过程中,大学学科建设的水平也直接反映了其办学实力与科研地位。但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指出,知识本身具有的关联性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本身除了量化积累的纵向关联之外,广泛多元的横向联系更是催生知识本身呈指数增长爆炸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强调学科专业自身属性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握住其横向关联之间的关系,把更多的精力和工作力度用于破解学科与专业的融合问题,牢固专业自身的基础性地位,搭建学科之间以专业为基础的沟通桥梁。这一点对于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

(四)要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融合上实现破与立

这一问题提出的直接原因就是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从早期的板书教学发展到白板教学再到多媒体课件教学,其内在推动的根本动力就是电子信息技术被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所广泛应用,大量的知识信息要求高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与时代同步。但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由于大量的手机APP研发与使用的出现,大范围、及时性的信息获取不再来自于传统的教材传递和教师讲授,而是来自于更多的移动终端,尽管这一信息传递存在碎片化的特征,但对于渴望获得多元信息的青年学生来讲,其所带来的知识信息储备作用尤为突出显现。同时,由于这种信息的储备与传递更能脱离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困扰,短时间内的信息传递甚至成为集数能量的形式而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判断,进而形成某种观点或行动。因此,在移动互联技术的高歌猛进时代背景下,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必须要考虑在保证知识成体系传授的前提下,适当引入移动互联技术的信息,做到所授知识的及时更新、及时传递;另一方面,大学管理者或教育者必须主动参与到课外教学活动中,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积极推进碎片信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完型重建,进而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完整性。尽管这一点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获得相对一致认同,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各种技术、资源、能力、制度等客观因素,以及大学之间文化传承上的历史差异,问题解决的路径还是有所区别、有所侧重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这个问题已经摆在改革者的案头上了,不容回避。

(五)要在国内与国外的问题上实现破与立

教育的发达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上,还要体现在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中,随着中国加入WTO等多项协议的落地,我们必须以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的胸怀走上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的舞台。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参与者,能否在制度建设上、人力资源储备上、财力物力保障上做好与国外大学对话沟通的思想准备、认知准备、体制机制筹备,是考验一所大学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从目前来看,除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外,相当一部大学仍未实现上述理念和行动上的突破,或者即使有所尝试和推动,但由于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进展仍然较为缓慢。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8]夏鲁惠.中国发展观察[J].2013.11.

[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6-0001-03

*作者简介:王丽文(1980-),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韩国全州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行政、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