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2016-02-03李狄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文化建设

李狄嘉

摘要:技工院校实训中心的文化建设工作,是实训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实施途径进行描述,力图探索文化建设对实训中心的重要性表现。

关键词:实训中心;技工院校;数控实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95-02

全国范围内技工院校建立实训中心的目的和要求基本一致:培养具备一定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能力直接参与企业或工厂的一线生产的高素质、专业化技能人才。而实训中心正是技工院校全面实施专业素质教育和创新型教育的完美体现,在文化建设工作上如何实现与实训中心相匹配,也是是否能发挥职业教育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也是实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技校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概念和特点

(一)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概念

实训中心文化建设必须是以实训中心本身为载体,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主要包括实训室的布置情况、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教学活动的合理情况。如数控车间设备的摆放位置,需要配备足够的电脑和数控机床,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及时动手操作的机会,模拟机房的电脑每人一台,每台机床最后不多于两人等。二是制度层面,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文明公约的制定情况、奖惩条例的执行情况。第一次到车间上课时,教师明确规定车间制度规定,学生必须按照执行。三是精神层面,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职业道德、审美情趣方面的内容。除学会专业技术外,教师需结合企业实例主导学生认识学习道德文化等,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正是基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等层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专业技能水平、职业操守培养、职业素质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1]。

(二)实训文化建设的特点

在环境建设上,要求建设和企业接近或者一致的物理环境和管理氛围,按照企业标准规划布局;氛围上,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安全守则、标语等相关措施,使学生置身于这种职业氛围之中;在管理上,引进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使学生提前熟悉未来企业的就业管理理念和管理规范。特别是在数控加工实训过程中,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企业运行模式和特点。

二、建设实训文化中心的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之中。因此,结合学生在实训中心的管理中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要求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同时尊重学生的这三个特性。如我们在数车技能实训课堂上,教师在实训计划中可以多准备一部分材料毛坯,每天较快加工完成实训任务的同学可取一块毛坯,当然数量有所限制,取得毛坯的同学可不受约束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去设计有趣的产品及零件并加工出来,如螺钉、小酒杯、子弹外形等。建立规定不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使学生得到了一个实现想法、加工创新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精神环境,发挥了实训中心教学中尊重学生特征的功能。

(二)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需求为主导

以教师为主体,要求实训中心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根据教师特长和优势,搭建平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相关的评审和评教制度,激发教师在其工作岗位的潜能。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导,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主导思想,为学生创造出开发、工程实践能力的工作环境;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创新和时间意识,使其在具备相应的专业化技能理论的同时,又能在其他相关方向全面健康的发展[2]。

(三)加强制度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加强和改进实训中心文化建设,除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制度规范主要指的是在实训中心发展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验形成的特有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3],起到规范师生行为和调节各方面关系的作用。制定令行禁止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设能有效保证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通过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又要给予师生发展必要的空间和灵活性。使师生在制度的范围和约束下,自觉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将制度建设融入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中去。

(四)建立良好的实训文化氛围环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著名教育学家齐斯霍姆说过:“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因此,建立建设一个符合实践教学活动且有艺术气息的文化氛围,對一个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环境设计必须考虑它的教育效果。比如悬挂、张贴相关操作规程、生产标识、职业行为规范,创造更真实的工作场景,充分利用中心内部的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使每一个小部件都能体现其积极向上的教育功能。

除了自然环境建设,在人文环境建设上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即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等的表现,通过有序的管理,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使实训中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统一起来,使实训中心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实现实训中心文化的健康、向上发展。

三、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表现

(一)营造职场氛围,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由于当下学生从小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精心呵护下生活,和社会的接触面少之又少,所以导致在其毕业之后,在企业中会对企业文化有陌生感,产生不适应甚至抗拒等不利工作进行的情况。因此,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实训中心的建设必须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以行业为背景,以企业为依托。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强化生产方式、技术标准、岗位设置、管理规范的建设力度。同时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应当面向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主导。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企业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出良好职业素质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企业严格的纪律和规范,感受到企业员工的求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什么一些平时实训过程中调皮捣蛋的学生到企业后却能认认真真的工作?除了金钱的刺激,更重要的其实是职业场所氛围的感染,有效地锻炼和磨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升了他们毕业后适应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4]。

(二)提高学生进取心,有利激发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在职业学校中,由于许多学生年龄过低、人生阅历浅、心智也不够成熟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实训中心的文化正是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营造出真实的职场氛围,能够促进学生准确地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同时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人才的竞争亦是残酷的,从来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使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感染之下,清楚地认识到不学无术、无一技之长的人,在激烈的社会中必然惨遭淘汰,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时不我待的时代使命感,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使学生在职业氛围的影响下,充分认识到社会需要何种人才,企业需要员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通过在学校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三)有利于拓宽办学途径,形成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强校之本,也是固本之源,没有特色的学校最终将难以为继。在自己的办学特色上,不仅仅要体现出专业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以及硬件特色等方面的优势,还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才能够在百家齐放的同等院校对比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通过接受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熏陶,逐步习惯、适应、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工作岗位中的优异表现得到企业对学校教学模式的认可,从而也提高了社会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可度,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程度。

(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由于传统式教学在很多时候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消极甚至是抵触的心态。而实训中心的建立,通过学生模拟职场和企业的一些相关活动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的需求和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将职业观和價值观与企业的道德素养要求相结合,使学生对企业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识。通过这种认识,使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5]。

四、结语

职业教育的中心就是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学校通过教育活动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表现。职业教育应该走知识与理论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训中心建设中,不仅仅关注于实训条件的改善,还要为其相关的文化建设工作做足功夫,通过文化建设工作,给学生营造出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有所用,学以致用,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传统式教育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周立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以仙桃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姚丽霞.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现状调查及成因与对策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张家港职教中心办班点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马骎.高职院校生活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杨玉南,周英,陈丽峰,等.构建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5).

[5]王维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文化建设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