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通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6-02-03全贞花简毅文樊洪明潘嵩李炎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

全贞花 简毅文 樊洪明 潘嵩 李炎锋

摘要: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面对研究问题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具有初步独立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暖通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应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任务,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把握创新方法,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素质。

关键词:暖通专业;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86-02

一、全日制专业硕士及其培养背景

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是位于一个层次的,是相对学术型硕士而设立的硕士学位类型,其目标是在理论基础上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相比,培育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差别是明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奖励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学术型学位是以科研为导向,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主要目的;而专业学位以实践为指导,侧重应用和技术能力,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的教育特点相对突出,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主要培养拥有明确专业背景的人,如工程师、建筑师、医生、会计等。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习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统一管理。中国自1991开始建立专业硕士学位,并持续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特别是从2009开始,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提高,招生的比例也有了大幅增长。到2020年,我国以学术型学位为主的局面将成为历史,将转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并重的硕士学位教育模式。

二、暖通专业全日制硕士培养目标与方式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分支。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对本学科的本科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该专业主要研究在民用和工业建筑物内的空调环境,建立能保证室内人员舒适、身心健康的热湿环境并且具有良好室内空气品质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建立符合要求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相应的冷热源和能量转换设备、楼宇自动化系统、能量传输系统和能源输送系统。从能源需求侧来看,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研究是建筑节能完整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能源生产和转化来看,一方面能源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人类的文明和繁荣离不开能源。另一方面,能源也会为人类的生活和环境带来巨大的问题,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变成一场灾难。能源问题造成的许多问题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资源日益严重短缺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建筑环境的暖通空调系统达到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能源问题,如此,就要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且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暖通专业全日制硕士主要围绕本专业领域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与能源应用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学科的交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工程人才。根据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学习期限为3年。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在学校进行,一般安排在1年内完成。工程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1年,由实践教学基地或导师负责安排工程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由导师指导完成。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内导师与来自工程单位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专业硕士研究生须修读32学分,其中基础知识课程8分,专业知识课程10学分,工程知识课程4,工程实践6学分,综合素质6学分。

三、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1.生源质量不能保证。充足优质的生源是招生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学术型硕士的认同度仍比较高,社会对专业硕士还有偏见,考生對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还有所顾虑。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多被忽视,多数考生的首选依旧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就目前学生的情况而言,专业硕士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要差一些。

2.实践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全日制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体现出专业硕士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培养特色。从而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实践技能,积累技术经验,以达到社会对专业硕士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但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传统思想是“重理论、轻实践”,再加上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历程较短,各大高校对其实践教学的看法各不相同,思想尚未完全统一,很多高校并未以实践教学为主,没有体现出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职业性。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一个重要方面也表现在毕业论文中,专业硕士学位的工程特点并不突出,不完全脱离学术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

3.学生缺乏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与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现在有些学生觉得“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因此一旦被录取研究生,不专心科研,工作态度不端正。但是有时,工作的态度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但是工作的态度很受个人习惯和个性的影响,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若在校学习阶段没有很好的态度和精神,势必影响其日后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生涯。另外,现在很多专业硕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如果导师不能有效引导与督促,时常是学生的动力严重不足,无法主动科研,更谈不上实现创新。

四、针对问题的思考

1.提高认可度和生源质量。专业硕士的教育是很受重视的,国家也在积极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加快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给专业学位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也提高了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一方面,应塑造出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是一样重要的思想,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使考生和社会意识到专业硕士拥有更强的实践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鼓励优秀本科生,特别是读完研究生后不想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优秀本科生报考专业硕士。

2.充分重視实践教学,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专业硕士可以实际参与导师正在研发的科研项目、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进行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从而直接为科研和企业生产服务。校内导师对专业硕士进行理论和学术方面的指导,与此同时,校外导师根据工程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如此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既能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外导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具有高级职称、从事重要科研及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管理和教学能力。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专业硕士的论文,校内的导师负责主要指导工作,校外的导师辅助指导技术方面的内容。同时,双导师和学生应该相互沟通,共同解决论文中出现的相应问题。

3.追求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能力。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因素不是能力,而是他的态度。”严谨、求实、积极的态度是从事科研和未来工作的必备素质。当然,导师在专业硕士论文的选题时应结合研究生的特长、基础和爱好确定研究方向,这样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论文工作。在学习和论文完成过程中,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同时,教育学生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是严肃的、认真的,不能是任何虚假的,任何疏忽与粗心都会导致失败。校内导师应定期进行指导,实行“每周汇报”、“定期检查”、“导师全程跟踪”的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为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保障,并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长期培养。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面对研究问题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具有初步独立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暖通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应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任务,让学生学会创新思维,把握创新方法,激发创新灵感,提高创新素质。

目前,我国正大力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转型,社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特征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各界对专业硕士的认识在不断改变,专业学位也会被更加认可。暖通专业硕士着力于培养“节能减排”社会发展中,暖通空调领域及其他能源利用领域的相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在国家制度的引导下,通过导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专业硕士发展前景越来越乐观,就业前景和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莫磊,翟晓龙,赵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92-95.

[2]李永安,刘学来,陈明九,沈恒根.暖通空调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17-118.

[3]于维艳,李冲,朱大胜.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75-76.

[4]肖顺华,刘峥,杨建文.浅析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教育观察技术装备,2012,(3):50-55.

[5]赵姝明.中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探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4-156.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
《过程监测技术实践》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交叉学科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研究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现状调查及分析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体育学科专业硕士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