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指挥教学策略分析与研究

2016-02-03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教学策略音乐

高 谋(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高校音乐指挥教学策略分析与研究

高 谋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在高校音乐类专业课程中,合唱指挥是一门必修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类学科,集理论、技能、审美等于一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音乐艺术发展客观需求,需要结合课程特点,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音乐指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音乐;合唱指挥;教学策略

随着合唱艺术日渐普及和提高,和合唱指挥紧密相连。就指挥而言,指挥并不是普通的打拍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传达内心情感,需要深层次揭示音乐作品内涵。为此,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合唱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者。

一、借助排练合唱作品,引导学生掌握指挥技能技法

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在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合唱排练而言,属于动手、动脑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再创造,灵活运用新的知识点,提高实践能力。在合唱指挥技能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起拍、预备拍、收拍等知识,灵活运用不同类型拍子打法,还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法,比如,互助练习、集体练习,巩固所学的合唱指挥技能技法,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具体来说,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热身运动,使他们的身体、颈部等处于放松状态,更好地指挥合唱者,还要培养学生察言观色的能力,使自己的指挥能够有机融合到合唱中,能够在合唱关键点给以合唱队员重要的提示,确保合唱演出能够顺利完成,也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指挥能力。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要持之以恒地练习

就合唱指挥而言,要加强练习扩大肋骨,但需要进行呼吸活动,还要通过不同途径引导学生养成下意识习惯动作,才能顺利完成完美的歌唱呼吸,要学会气沉丹田,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获取歌唱的动力,逐渐掌握作为一名合唱指挥需要具备的歌唱必要技能,所处的生理状态。在呼吸的时候,口部要微微张开,保持口、鼻同时呼吸,不断拉长声带,这是因为如果只用鼻子进行呼吸,无法顺利拉长声带,更无法产生更多的泛音,保持优美的音色。但不能用“si”来练习如何控制气息,主要是因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练习,需要用牙去阻挡内部气息的排出,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息,需要学会借助吸气的肌肉有效控制呼气的排出,提高合唱效果。

在掌握正确呼吸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的练习,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已有水平,选取一些熟悉、简明的作品,专注于相关的操作基本要求,尽可能达到理想的歌唱、指挥统一状态,并借助反复练习,成为一种下意识习惯状态,全身心融入到每次排练中。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增大练习难度,练习不同类型的作品,通过实践练习,不断完善自身已有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身技能。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要要求学生注重坐、行走等姿势,要保持指挥合唱时候人体的乐器状态,长此以往,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不断规范自身动作。在此过程中,还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保健,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从容地进入工作状态,做好本职工作,有效指挥不同类型的合唱作品,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并影响、激发合唱人员保持良好的合唱状态,高效完成合唱。

三、采用合唱和指挥的综合式教学方法

在传统合唱指挥教学作用下,合唱教学、指挥教学处于独立状态,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在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向学生传授合唱部分的原理内容,很少融入指挥部分的知识。同样地,在指挥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合唱作品的指挥,但缺乏合唱队员的配合,只能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合唱指挥。长此以往,合唱课、指挥课性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前者之间成为排练课,后者逐渐成为形体课,严重阻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无法顺利完成具体的表演实践。实际上,合唱、指挥二者属于统一整体,学生在具备扎实声乐、指挥知识的同时,还要反复排练合唱作品,才能高效完成合唱表演。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展开教学,要优化利用双向交流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积极组织学生角色互换,在合唱训练中,组织部分学生伴着合唱练习指挥,而在讲解指挥知识与技能的时候,要让部分学生进行合唱,进行必要的实地训练,还能帮助剩余学生学会站在合唱队员角度,准确把握指挥知识,领会指挥方法。优势互补,实现指挥、合唱的完美结合。

四、开展欣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合唱指挥艺术属于一门综合艺术,集节奏美、和声美、和谐美等于一体,表现形式具有特殊性,表现力极其丰富,有着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综合美感。学生在掌握必要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综合艺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充分感受合唱指挥的独特魅力,要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合唱作品,不同题材、流派的合唱作品,比如,交响曲《欢乐颂》,歌剧《茶花女》《费加罗婚礼》,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工具,让学生欣赏著名的演出作品,比如,“伏尔加之声”“世界经典合唱博览”,引导学生在歌词中准确理解作品内涵,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得到艺术的洗礼。

五、结语

总而言之,合唱团演唱水平和合唱指挥水平紧密相连,而指挥便是整个合唱队的最具权威的艺术指导,是合唱队艺术生命的核心,起到灵魂作用。教师要综合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优化指挥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法,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指挥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借助再创造,不断提高学生的指挥技能,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更多优秀的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颖.改进合唱指挥教学策略之我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157-158.

[2]王勇.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创新[J].大舞台,2013,(12):221-222.

[3]刘玉.新时期我国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大舞台,2013,(10):203-204.

[4]田歌.论如何创新合唱指挥教学方法[J].戏剧之家,2015,(2):50.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教学策略音乐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表现
音乐
浅谈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