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世纪歌剧的体裁与发展脉络

2016-02-03刘小雨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德奥瓦格纳主义

刘小雨(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19世纪歌剧的体裁与发展脉络

刘小雨
(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歌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以及中世纪的礼仪剧、神秘剧和奇迹剧。本文对19世纪歌剧的体裁与发展脉络进行简述。19世纪歌剧体裁的发展与变化:

一、正歌剧喜歌剧继续发展

19世纪意大利歌剧得到发展,比他国更为固守传统,一直保持着正歌剧与喜歌剧的区别。意大利人对新的音乐风格不热心,正歌剧在19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的手中已不同于传统的正歌剧;喜歌剧在19世纪中叶喀什,逐渐出现两个分支,即以流行曲调为主的讽刺性轻歌剧和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和事为题材的抒情歌曲。抒情歌曲采用能牵动人心的故事情节,那些爱情故事纷纷成为歌剧的题材,其音乐有时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歌曲,舞蹈,进行曲,注重声乐旋律的感染力,代表作品有古诺的《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才的《卡门》等;轻歌剧有说白而不唱宣叙调,戏剧内容幽默,机智,具有讽刺意味,音乐与法国城市歌曲紧密联系,通俗易懂,代表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等。正歌剧与喜歌剧的发展,使19世纪欧洲歌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瓦格那“乐剧”改革对十九世纪歌剧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瓦格纳乐剧是一种喜剧,是个音乐高度融合的体裁,其中戏剧是最终目的,音乐只是手段,其音乐形式不再像传统歌剧那样采用割裂戏剧的分曲结构,而应成为联系不断的整体,他废除了传统歌剧的分号编制,利用“无终旋律”连贯的发展乐剧的戏剧性,他的“主导动机”手法作为组织音乐,描写剧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管弦乐在“乐剧”的中澳地位,其表现意义有时甚至超过声乐部分,并把交响乐队扩大到三管,四管编制。他的歌剧改革在音乐史上地位卓著,不仅把浪漫主义歌剧发展至顶峰,而且对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歌剧产生重大影响。

三、法国大歌剧的发展对19世纪欧洲歌剧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歌剧原指在巴黎歌剧院上演的作品,后专指风格雄伟壮丽的歌剧,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题材。剧中不用读白,多用独唱、重唱、合唱、管弦乐、大规模的芭蕾和壮观的群众场面,追求辉煌的效果。奥柏的《波尔蒂契的哑女》创立了大歌剧的模式。其他代表人物有:阿列维的《犹太女》、罗西尼的《威廉退尔》等。

四、真实主义歌剧的出现,抨击了瓦格纳《歌剧》的歌剧体裁,它是一种反浪漫主义的“真实主义思潮”

真实主义歌剧是在法国自然主义和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是对瓦格纳乐剧的一种反抗。在19世纪末,瓦格纳的乐剧冲击着整个欧洲的音乐创作,在大量的瓦格纳乐剧演出情况下,人们厌倦了那种神话的题材与悲剧性的剧情,紧张的情节和夸张的情绪,于是,真实主义歌剧以反对歌剧采用虚幻的神话题材,反对歌剧篇幅无止尽地扩展,以及音乐的繁杂夸张而出现,真实主义歌剧具有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在音乐上试图以一些不协和的音响效果来描绘人类的欲求心理,它将视角转向了社会底层,都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笔法。代表人物是玛斯卡尼,《乡村骑士》是他第一部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在普契尼的歌剧创作中有所延续,如他的《外套》《西部女郎》等。同时,真实主义歌剧对德法诸国也有影响。然而,由于自身的弱点,很快就衰落消失。

五、各国歌剧的发展情况

(一)19世纪的法国歌剧

在格鲁克歌剧改革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城市文化产生发展的影响下,巴黎成为了19世纪上半叶欧洲歌剧艺术的中心。特别是说白与歌唱结合的喜歌剧形式,但此时喜歌剧中喜剧和滑稽模仿因素已减弱,从内容上,产生了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经历磨难,最终得到拯救的“拯救歌剧”;从音乐体裁上,出现了风格严肃,气势恢宏和贯穿音乐的发展倾向,代表人物有凯鲁比尼、乐絮尔、梅耶尔等;除了喜歌剧的发展外,还有法国“大歌剧”这一重要体裁,“大歌剧”的歌剧模式为法国歌剧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以为作曲家比才,他的歌剧《卡门》成为法国歌剧的里程碑,也是目前上演最多的歌剧之一。

(二)19世纪德奥的歌剧

19世纪上半叶,德奥的作曲家们要求发展一种更通俗,更现实和更有民族特色的歌剧,以对抗长期以来的在德国宫廷上演的意大利正歌剧。他们把眼光转向祖国的自然风光,中世纪传奇和民间故事,常表现善与恶的斗争。音效上效仿本国的歌唱剧,采用德语对白,不用宣叙调,歌曲采用分节歌的形式,旋律带德国民歌风格,管弦乐色彩丰富。浪漫主义歌剧(19世纪德奥)最早代表人物有霍夫曼、斯波尔、威伯等,威伯自后,有不少德奥作曲家从事歌剧写作,其中重要的作曲家和作品有海恩里布-马施耐的《吸血鬼》,尼科莱的《温莎风语的娘们》等。19世纪的德奥歌剧改革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瓦格纳,他的“乐剧”对整个欧洲的歌剧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总之,19世纪的德奥歌剧,已从从属意大利歌剧的境地,转而到占据欧洲歌剧的一席之地的地位。

(三)19世纪意大利歌剧

18世纪下半叶,曾称为“音乐古国”的意大利远远地落后于德奥的音乐发展。到19世纪后,意大利重竖其传统歌剧的旗帜,在欧洲恢复了它的地位、重新得到发展。意大利的歌剧较其他国家更为固守传统,但随着浪漫主义革新精神的深入人心,剧本的选择也以杜撰的神秘主义走向现实主义。音乐创作上,虽然还十分注重发挥歌唱家的歌唱技巧,但重视了与角色个性的结合。使意大利歌剧得以复兴的是罗西尼,他的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至今都有重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威尔第把意大利歌剧创作推向一个高峰。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以反对瓦格纳乐剧的形式出现,但因其自身弱点而衰落至消失。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普契尼的歌剧在继承威尔第的传统基础上把意大利歌剧创作达到一个顶峰,著名歌剧有《艺术家的生涯》《舒蝶夫人》《托斯卡》《图兰朵》等,他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在欧洲歌剧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与法国、德奥的歌剧并驾齐驱。

19世纪欧洲歌剧的发展是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流,它汲取了前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手法与传统形式,加以改革与创新,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一定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德奥瓦格纳主义
霍 金
新写意主义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新铁德奥CN道岔换轨施工关键环节控制
近光灯主义
聆赏乐剧歌剧22 年全记录之三——瓦格纳的“《指环》系列”(上)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生命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