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学生生活,凸显主体观念
——基于学生经验的音乐课堂教学探析

2016-02-03赵宇卓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

赵宇卓(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贴近学生生活,凸显主体观念
——基于学生经验的音乐课堂教学探析

赵宇卓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基础出发,精选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延伸教学训练,有效契合学生生活经验,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对快速实现教学渗透发挥重要促进作用。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展开音乐教学,是现代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共性认知。

【关键词】初中音乐; 学生经验;主体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音乐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有效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与学生音乐学习成长规律相一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操作时,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因素;整合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延伸教学训练域度,历练学生实践经验感知能力。

一、精选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生活经验

音乐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经验接轨,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教学切入。精选教学内容,应该是课堂教学重要关注点。音乐教材有比较固定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原有教材进行了深度改革,不仅减少了音乐知识的数量,在乐理难度上也有所降低,而且增加了民族民间音乐内容。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引入更多学生熟悉的内容,提升音乐学习趣味性。特别是流行音乐的介入,切合学生生活感知,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发挥重要作用。

在学习《丝路驼铃》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民风民俗相关图片,并给学生讲解丝绸之路的情况。教师提问:在丝绸之路上涉及哪些少数民族?这些地方有哪些特产?你知道这些地方有哪些民歌?学生针对教师给出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很快就给出了讨论结果,特别是新疆民歌,学生非常熟悉的《新疆好》《玛依拉》《掀起你的盖头来》,还有学生列举了流行歌曲《天路》,以及电影插曲《冰上上的来客》。教师让学生现场演唱其中的片段,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的帮助下,有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歌喉。因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课堂内气氛被点燃。

教师让学生观看相关图片信息,对丝绸之路进行了解,并让学生搜集新疆民歌,瞬间点燃了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些认知。特别是音乐爱好者现场展开演唱,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教师引导学生启动生活感知,将课堂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体验有机结合,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入轨,课堂教学进入佳境。

二、整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认知品质

音乐课堂教学有自身规律和特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大胆展开教法优化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课堂教学方法众多,教师示范演唱、多媒体应用、组织学生课堂演绎、引导学生进行创编等,都是现代音乐课堂教学常见教法应用。教师要对学生生活认知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学生音乐认知特点选择教法。

音乐课堂教法应用没有统一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在学习《黄河船夫曲》时,教师放弃了多媒体领唱,而是亲自带领学生学唱,利用多媒体给出音乐伴奏。教师在具体教唱时,还让学生作出一些典型动作加以辅助。为提升歌曲演唱真实感,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采用一组问一组答的形式展开。学生大多显得极为兴奋,用尽力气参与演唱中,课堂学习气氛火爆起来。

教师亲自领唱,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互动,利用一唱一和的形式,给人带来情感震撼。在教师带领下,学生显得生气勃勃,有效渲染了音乐内涵。通过集体分组演唱训练,学生在实践尝试中形成的音乐认知是鲜活的。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激活了学生学习思维,学生情感受到极大触动,自然会将生活体验融入到学习中。一些明星演唱会上,观众被调动起来一起演唱,其实就是情感认知共鸣的结果。

三、延伸教学训练,观照学生实践体验

音乐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是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训练设计时,要观照学生实践体验实际,对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评价进行优化处理。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其现实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展开多重解读和感知,特别是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感知作品思想情感,注意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学习认知。根据音乐作品谈学习体会、对作品展开情感解读、自编自演音乐作品、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个性学习,这都是课堂训练的重要形式。教师不妨征求学生参与意见,对课堂训练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设计,提升课堂训练覆盖面。

在学唱《樱花》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樱花》这首歌曲,展示歌词,让学生熟读记忆,然后具体讲述相关乐理知识,并给出一些思考问题: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歌曲演唱速度有什么特点?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大家对日本鬼子非常痛恨,你会因此不喜欢樱花这首歌曲吗?学生展开感知体验,很快给出结果。有学生说:歌曲节奏舒缓,需要满含深情来演唱,速度不能过快,要有令人陶醉的感觉。樱花是美丽的,这与日本鬼子没有任何关系。我们都是热爱和平的人,当然会对樱花有赞美之情。从学生对相关认知不难看出,音乐是无国界和民族之分的,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对学生形成重要启迪,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学习观。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父母、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友爱之情。”新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生活化有多重解读,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学生生活认知维度,厘清学生音乐体验特点,这样才能展开针对性施教活动,尽快提升学生音乐认知品质。

参考文献

[1]张萌尧.基于课堂生活: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2).

[2]赵英梅.让音乐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关于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音乐大观,2012,(4).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
关于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