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2016-02-03张建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水源街小学河北石家庄050051

北方音乐 2016年7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音乐欣赏

张建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水源街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浅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张建华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水源街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小学音乐教材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上好每一堂音乐欣赏课,从而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引领学生步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就成了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欣赏;深入挖掘 ;精心设计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总结以下几点做法。

一、教师要深入挖掘作品的灵魂

我记得2012年的暑假在网上听了特级教师付宝环的讲座,感触颇深。她是一名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有着几十年得教学经验,她讲的是“中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听了她的讲座使我深深的感悟到,要想上好音乐欣赏课,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深挖教材。如课前反复聆听音乐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教师才能够理解音乐的内涵,只有教师理解了音乐的内涵及创作背景等,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设计或好的教学方法。(她还讲了很多的实例,如《沃尔塔瓦河》《野蜂飞舞》等作品,使我受益匪浅,这些例子更说明了教师要想讲好音乐欣赏课,就必须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挖掘作品的灵魂。)

所以在这些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感觉音乐课堂教学就像一张魔床,拿到一个音乐作品,要进行教学的话,首先要做的不是制做课件,也不是上网查找资料,而是反复聆听作品,反复自己吟唱。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乐曲、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歌曲的情感;分析乐曲、歌曲的结构;挖掘乐曲、歌曲的灵魂。寻求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道路——既找到作品的重点、难点、并设计教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音乐作品与学生中间架设一道桥梁。例如:我在上一年级欣赏课《快乐的啰嗦》时,首先反复聆听这首乐曲,听乐曲是什么的风格,基本情绪怎样等,然后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如《快乐的啰嗦》是一首根据彝族民间音调改编的一首弹拨合奏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以及舞蹈性的节奏,表现了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然后在通过上网或看参考书了解彝族的风俗习惯、彝族节日、彝族舞蹈等。最后再去深入分析作品,如曲式结构、风格、力度变化、音区变化、旋律走向等。如乐曲《快乐的啰嗦》分析如下:

乐曲共分三个乐段 A B A

乐曲情绪: 欢快热烈 抒情优美 欢快热烈

乐曲力度: 较强 较弱 渐强

主题次数: 3 1 2

音区出现: 中 高 低 中 高

舞蹈形式: 群 舞 独舞 群 舞

二、教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上欣赏课时教师要做到讲解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精心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联想。例如我在让学生欣赏《我爱米兰》这首歌时,我首先反复聆听歌曲、吃透歌曲,然后认真分析,精心设计了以下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第一遍让学生聆听,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歌曲歌唱了米兰开什么颜色的花?(2)为什么叫米兰?(3)米兰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了解米兰的形状和特点。(如米兰花形状似米粒,所以叫米兰。米兰没有牡丹、玫瑰花那么艳丽,米兰虽小,看似朴素,但很芬香。)第二遍让学生聆听时设计了两个问题:歌中把米兰比作谁?为什么?通过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听,学生才能够认真仔细的聆听歌词,领悟到歌曲中把“米兰比作老师”。为什么把米兰比做老师?教师引导让学生再次去思考,(如:因为米兰朴素但清洁而高雅,而教师的职业平凡而高尚,所以把米兰比作教师很恰当。)第三边聆听又设计了两个问题?(1)请同学们找出歌中的衬词?(2)这些衬词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情感?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知道衬词在歌中的作用。如衬词“啦”表达了小朋友喜悦之情,衬词“啊”表达了小朋友对教师的赞美之情。以上问题的设计,不但能培养学生专心聆听,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启发他们去思考。

三、教师要采用“听、唱、动”相结合的方法

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我常采用听、 唱 、动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听”的方法是让学生有一个听音乐的好习惯,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首先要精心的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但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有意义,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聆听欲望和兴趣),这样他们就不会心猿意马,才能够专注的去聆听音乐。其次,是“唱”的方法。这里的唱是唱音乐的主题,通过唱主题让学生熟悉音乐,记住音乐。例如我在讲欣赏《快乐的啰嗦》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演唱主题旋律来感受乐曲的风格和情绪。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唱主题不但能让学生熟悉作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最后,是“动”的方法。动就是用律动、舞蹈等动作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例如:在欣赏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时,让学生迈着坚定的步伐,来感受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在欣赏一首优美抒情的音乐时,让学生轻轻的晃动身体来感受音乐内在的美;在欣赏一首欢快活泼的音乐时,让他们用活泼欢快的舞蹈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各自己的理解去即兴的创编律动,通过“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听”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听赏习惯,“唱”能够记住作品主题旋律,“动”能够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风格。

总之,要想上好音乐欣赏课,就需要教师去研读新课标,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音乐欣赏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有效探究源于精心的设计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现路径研究
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