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等院校民俗学研究方法

2016-02-01王郁君张建林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事象研究法民俗学

王郁君 张建林

(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浅谈高等院校民俗学研究方法

王郁君 张建林

(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高等院校在民俗学研究中重视理论研究,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而民俗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民俗学是一门值得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学科。在高校民俗学研究中,专家学者对于地方的历史研究,并未真正以符合当地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高校的民俗学研究缺乏真实性。因此高校的民俗学研究如果想要有新的突破,还要从不同的视角去关注民间和民俗。

高校;民俗学;研究方法

引言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文化事象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的民众文化事象及生活方式进行研究,不但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历史,了解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还能因此而达到改造社会生活的目的,而且民俗学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1]。高校的民俗学研究,不仅是为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开展民俗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审视传统的文化遗产和当代的文化发展成果,还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民俗学,积累优秀的人类文化财富,从而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民俗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高校民俗学的研究,和普通的民俗学研究并无明显区别。而民俗学研究的目的不同,所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同。比较研究法在过去一直都是民俗学研究法中的唯一方法,在实际的民俗学研究中很常用。但如今的民俗学并不局限于这一种研究方法,除了比较研究法外,还有区域研究法也是民俗学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大研究方法。

传统的比较研究法作为民俗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研究方法,是对全国的民俗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确定各个阶段民俗事项变迁的一种方法[2]。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比较研究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了。而且,对民俗事象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在民俗学研究中所用的比较研究法已不同于以往的比较研究法。

区域研究法是通过对区域内的民俗事象传承和民俗解释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从前民俗学研究者进行民俗调查是为了获得资料,以便于对全国范围内的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但如今这种利用民俗调查所获内容和民俗研究内容不相符的方法已经被民俗研究者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将调查和研究相结合,然后再对当地的民俗事象进行研究。

二、利用档案资料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民俗学

田野调查法是近现代的一种学术研究方法,很多学科都运用了田野调查法进行研究。而民俗学的研究更需要研究人员进行田野考察。另一方面,民俗调查作为民俗学研究中获取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民俗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俗学的理论建设也是在进行民俗调查的基础上获得的,因而民俗调查在民俗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学者在民俗学传入我国后,便对民俗学中的民俗调查引起了注意,而且关于民俗调查的说法,有学者表明,民俗调查在搜集资料时,要确保资料的真实无误,还要保证资料的数量,以便在大量的民俗材料中完成对民俗学的基本研究[2]。

我国的民俗学者在进行民俗调查的过程中,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我国的现代中国民俗学史,也是民俗学学者利用民俗调查进行民俗研究的民俗调查史。比如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标志是以北京大学歌谣征集活动为开端的,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民俗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虽然退出了高校教学的历史舞台,但民俗调查却没有就此中断。而近年来,民俗学的恢复,和全国各地的民俗学组织及研究机构的成立,使得民俗调查工作又进入新阶段,一些地方在原有的民俗调查基础上出版了民俗书籍,并通过各种民俗调查活动对民俗学进行深入研究,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田野调查法是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不过,民俗学研究中仅仅运用田野调查法进行民俗调查显得过于单调,也无法在民俗学研究中取得更多有用的资料。在目前的民俗调查中,调查人员对于现代音像设备的过于依赖,成了民俗调查的普遍现象。利用现代化音像设备进行民俗调查,不但能节省时间,减少民俗调查者的工作量,还有利于民俗调查者搜集大量的民俗资料,且使用现代音像设备还便于民俗资料的收藏,因而这种方法对民俗资料的搜集和民俗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通过区域研究法对民俗学进行研究

区域研究法是对民俗事象传承进行区域内分析,以历史的视角为切入点,对区域内的民俗意义进行解释的研究方法[3]。区域研究法杜绝以民俗传承的区域内抽中个别民俗事象,并对调查项目进行列举,对民俗事象进行记录。而将民俗事象放在区域传承中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民俗调查过程中被进一步具体化。另外,民俗不是以民俗调查的项目来划分,也不是根据民俗事象的分类而单独存在的。民俗不仅象征着古代社会文化的遗留产物,在当代社会中也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对民俗采用区域研究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也决定了其对民俗进行了不同于其他民俗研究法的分析和解释。

区域研究法在民俗研究中的实际研究方法,是在对某一民俗事象理解之后,结合其他民俗事象对其进行分析。比如,日本的某个地方每到正月十一那天都会举办OKoshizome仪式,把仪式中要用的祈祷牌子插到稻田里,然后用锄头对稻田进行翻耕。作为全国性的祈祷丰收的仪式,通过对祈祷用的牌子进行观察,会发现这一民俗事象和其他民俗之间也存在关联。因而,民俗学研究者在对各个民诉事象之间的联系有所理解之后,才能通过区域研究法对民俗事象传承的原因及其意义作出合理的解释。

另外,民俗学研究者在对某一民俗事象进行分析研究时,还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条件。如果把民俗事象进行分类划分的话,会发现不同的地区会有相同类型的民俗事象。不过,各个地方的某一民俗的具体形态却不会相同。因此,在进行民俗学研究时,还要对民俗的这一特点引起重视,结合某些民俗在当地的应有状态,对民俗事象进行思考和分析[4]。并把民俗事象放进当地的实际环境中进行观察,这样更能理解民俗在当地的应有状态。比如,某些地方的寺院、祠堂和墓地等位置及庙会或节日时挂的装饰物,或者一些旅游路线等,将民俗置于某种空间结构中,都可以明确其应有的状态。

区域研究法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当地人民对本地区传承某种民俗而做出的解释正确与否,而是为了揭示当地民众对民俗的意义是否了解,也可以说是对民俗的功能是否清楚[4]。尽管民俗研究者在进行民俗调查的过程中,从当地民众那里得知了本地民俗的由来及其当前的状态,但这仅仅属于基本的民俗资料,而想要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民俗学资料,民俗学研究者还要对所掌握的民俗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科学的研究结果。

四、民俗学研究方法中的比较研究法

区域研究法无法对所有民俗事象及民俗传承的意义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比如,一些相同类型的民俗事象,虽然分布在不同地区域内,但是却传承着同一类型的民俗,又或者同一民俗事象在同一地区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差异。而造成民俗传播范围广泛的原因和民俗地域差异,及其意义是什么?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民俗学研究者还需要借助比较研究法对民俗事象和民俗传承的意义进行分析。

虽然比较 研究法可以对某一个民俗或是其他民俗进行比较分析,但民俗学研究人员应注意的是,不同的民俗事象之间具有相互关系,并不能证明这两个民俗事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5]。比如,拿同族神的民俗和若者组民俗进行比较,有同族神民俗的地区的若者组只允许青壮年型的长子加入,而没有同族神的地方的若者组,允许村落里的所有青年加入。因而,两个民俗事象之间虽然存在相互关系,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当然,民俗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他民俗事象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对此进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五、结束语

无论是民俗调查法(田野调查法),还是比较研究和区域研究法,研究方法并不能决定民俗学研究的结果。而民俗学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确定,能帮助其选择适合解决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在确定了所用的研究方法后,才能便于民俗学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因此,在进行民俗学研究时,研究人员还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民俗事象,运用多种方法对民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深刻认识民俗事象,对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有更清晰了解的目的。这也是我国民俗学研究未来需要在实践中认真践行的方法,也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民俗学进行研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使民俗学的研究更有社会意义和价值。

[1]邵卉芳.记忆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J].云南社会科学,2014(6):83-88.

[2]黄永林.新时期民俗学研究范围与方法的探索[J].民俗研究,2011(4):55-58.

[3]高木立子,福田亚细男,陈岗龙.民俗学的研究方法[J].民俗研究,1999(1):29-31.

[4]过伟.汪玢玲民俗学研究方法[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8.

[5]黄鹏.高校民俗学教学方法新尝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157-158.

G642

A

王郁君(1968-),女,云南景东,硕士,普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学、人类学、茶文化、写作理论及教学研究;张建林(1970-),男,云南马关县人,文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艺术。

猜你喜欢

事象研究法民俗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2007—2016年我国图书馆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分析*
总括*
诗词教学中的“量体裁衣”与“对症下药”
《超越“20世纪民俗学”: 我们从与福田亚细男的讨论中学习什么?》序 言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