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保护与利用在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中的作用探析

2016-01-31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古籍利用图书馆

郑 娟

(四会市图书馆,广东 四会 526200)

古籍保护与利用在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中的作用探析

郑娟

(四会市图书馆,广东四会52620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丰富璀璨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古籍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成果,理应受到重视和保护,其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当前,绝大部分的古籍都被收藏在图书馆中,因此,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对古籍保护、抢救和开发的工作。如何协调好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古籍的作用,是每个图书馆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古籍保护的必要性为基础,重点探析古籍保护与利用在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精神文明;图书馆;古籍保护;社会职能

古籍,顾名思义,是指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主要是指在1912年前印刷或书写且具有古典装帧特征的书籍,包括我国清朝以前的拓本、写本、刻本和稿本等,民国时期排印、影印线装古籍等。目前我国共收藏15万种古籍,古籍中较为珍贵的资源可称之为善本,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古籍的保护力度,通过图书馆自主采购、藏书家捐赠、国家拨交等方式,大部分古籍都开始收藏于各类型图书馆。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图书馆的古籍达2800万册,再加上寺庙、高校图书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等机构的收藏,古籍的总数已经超过3000万册。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积极承担起保护古籍的责任,做好利用古籍的工作,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古籍的发展和作用

古籍主要是指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籍,古代该类书籍都收藏在藏书楼,并有专门的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护各区域的著作,以供后人借鉴学习。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性质的图书馆开始建立,其逐渐代替藏书楼发挥着收藏古籍的功能。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华儿女能够通过古籍了解历史,唤醒其民族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时期,古籍发挥着其他文物不可替代的优势[1],相关部门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古籍。

二、古籍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综合竞争力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逐渐突出,古籍作为文化建设中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必须结合其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当今社会群众文化需求,加大对古籍的保护和利用。

(一)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而流传至今的古籍是其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优秀文明成果,不仅记载着中国五千年以来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历史事件等,还收录了祖先研究、观察人类社会、自然界的各类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精神价值、创造等[2],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同时,古籍在塑造人格、拓展思维、丰富修养、领悟人生、陶冶性情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新时期综合型人才有着促进作用。

(二)国家政策的出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建设政策,加大了对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大批古籍得到抢救,并重新整理出版,政府机构每年都会在古籍保护方面投入一笔专项经费,利用缩微复制等方式,保护图书馆中收藏的古籍。但受到历史原因、书籍多、散、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古籍保护中仍存在破损严重、家底不清等问题,导致保护和利用工作进展较为缓慢。

2007年,我国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2016年5月24日,文化部再次召开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新闻发布会,本次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收录139家藏书单位的899部古籍文献,囊括754部汉文古籍,131部民族文字古籍,14部其他文字古籍[3]。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国政府正逐步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力度,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有序做好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

(三)数字化古籍的片面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书籍开始出现,给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子型数字古籍打破了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具有资源利用率较高、信息传播范围大等优点,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数字化古籍仍不能代替纸质古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字化古籍不能帮助工作人员进行鉴定工作,古籍的装帧、版本、印刷都代表着古籍所处年代的艺术,而数字化古籍无法反映古籍的装订、油墨等特点;二是数字化古籍录入书籍字体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较难全面还原书籍,而用现代简体字代替古籍中繁体字或异体字,不利于学者考究古籍的历史。

三、古籍保护与利用在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中的作用

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是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其社会职能,承担社会责任,深入研究古籍保护政策,更全面地保护好、利用好古籍资料,主要可以从制定古籍保护与利用计划等三方面进行:

(一)制定古籍保护与利用计划,发挥图书馆社会职能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古籍保护的重视力度,并指出应针对古籍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其利用、保护和抢救计划,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智能。首先,开展全国古籍普查的登记工作,了解我国现存古籍情况,并按照相关古籍分类标准,形成科学的中华古籍目录;其次,有序推进我国古籍的抢救、修复工作,重视对文献保护实验室的运用,充分发挥古籍传承文化的作用。目前,图书馆应按照国务院的政策发展方向,系统地进行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培养古籍保护与利用人才,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

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古籍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推进古籍保护工作中,应重视对古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古籍利用与保护队伍。古籍的抢救与修复属于一门古老的技艺,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西周时期,该项工作具有技术性、责任心强等特点,如果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将无法胜任这一工作,我国政府虽然开展了专门的古籍修复培训,但受到工作量大、复杂、枯燥且工资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仍然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机构和图书馆管理层应结合古籍修复的实际需求,大力宣传古籍保护的迫切性,让工作人员转变对古籍修复的看法,并不断创新古籍修复的工作程序,优化其资源配置,提升修复工作效率。同时各高校也应设立古籍修复相关专业,培养高素质古籍修复人员,在学校中锻炼学生各项技能,树立其古籍保护意识,从而保障古籍修复的质量。

(三)统筹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部分图书馆对古籍仍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古籍是“古董”,并将其封藏起来,使得研究者都无法接触,这种做法虽然保护了古籍,但没有发挥古籍传承文化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必须统筹好保护与利用古籍之间的关系,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保护古籍。通过印刷新古籍、数字化古籍等方式,扩大古籍的影响力,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应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研究交流,科学配置古籍保护工作中各项资源,通过培训、展览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古籍保护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成果,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其不仅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更在形成民族凝聚力,激发民众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日益迫切,相关部门必须积极肩负起责任,不断挖掘中华古籍中优良思想,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基于此,图书馆作为收藏古籍的核心单位,应加大对古籍的保护力度,采取多方位的措施,合理利用保护古籍资源。在实际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应结合古籍情况,并深入分析我国古籍相关政策,为保护和利用古籍创建良好环境,通过培养高素质古籍保护人才、开展培训讲座等方式,统筹好古籍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从而保障古籍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1]张理春.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途径拓展的探讨——以川北医学院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3):114-116.

[2]莫凡.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与MOOC结合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1):24-26.

[3]雒虹,陈斌,高文莉.高校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比较分析和修订设计——基于985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调查[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5(4):1-6.

G255.1

A

猜你喜欢

古籍利用图书馆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图书馆
我是古籍修复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