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的甘南郎木寺

2016-01-31王宁雪姚张堡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藏传佛教寺庙民居

王宁雪 姚张堡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100)

神秘的甘南郎木寺

王宁雪姚张堡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100)

建筑作为人类室内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不仅是一种社会物质产品,同时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品。人类在建筑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各种建筑艺术语言表达其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的风貌。宗教作为“文化的基本质量”,在藏传佛教的宗教建筑上具有强烈的表现。藏传佛教的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物化体现,是社会历史的“活化石”。藏传佛教是藏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从内部的佛台到外部的经幡,从火塘边的座位到喇嘛的住床,都打着藏传佛教的印记。藏传佛教的艺术境界,让古今中外的人都为之赞叹,这与藏传佛教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从藏传佛教主要的精神实质出发,以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郎木寺的藏传佛教建筑为例,探讨藏传佛教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

郎木寺;藏传佛教;传统建筑

郎木寺是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辖管下的一个小镇。一条宽不足两米名为白龙江的小溪把小镇一分为二。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甘肃和四川两个省份,并融汇了回、藏两个少数民族;清真寺、喇嘛寺院各据一方地存在着;做礼拜,晒大佛,小溪两边的人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各自信仰的执著。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郎木”在藏语中有“仙女”之意。寺院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其“德合仓”,因此郎木寺也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 郎木寺与格尔底寺隔江相望,早年曾盛极一时。1969年寺院被毁,现正在逐年恢复。寺前有一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山下大片松林葱茏茂密。在这里保存了许多传统的藏族佛教建筑,庞大的建筑群,既体现出纯正的藏族传统建筑文化,同时展现了汉藏文化融合的新的建筑风格。

一、郎木寺的人文

(一)寺庙的僧侣

郎木寺是一个集寺庙与学院为一体的寺庙,这里有僧人居住院落200多所。他们是世界上最虔诚的教徒,诵经念佛,兴建寺庙,孤寡清贫,他们每个人都见证了寺庙的历史演变,是寺庙的建设者,也是最了解藏族传统寺庙建筑的人。

(二)藏族牧民

与牛羊为伴,与草原白云为舞的甘南藏族牧民,世代守护者他们的仙女,悠闲而自在,虽已汉化定居,但保留了能歌善舞与席地而坐的传统。随处可见骑着摩托的居民、马背上放牧的小伙,他们是见证和感受藏汉文化相互影响最直接的体验者。

(三)游客

郎木寺每年不同的季节都有各种重要的佛事,主要有正月十三的展佛、正月十四跳法舞、正月十六的弥勒佛绕寺仪式、六月初九到十二日为香浪节、六月十五为插箭节、七月八日跳米拉劝法舞、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九祭跳法舞。在这些盛大的佛教节日,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藏族佛事。藏族人民的热情令游客们有着最深刻的体验。

二、郎木寺建筑

郎木寺建筑类型主要包括寺庙建筑、民居建筑和风情建筑,其中除了寺庙建筑有规定的建造要求以外,民居建筑和风情建筑都是纯正的、原汁原味的民间建筑。其中大胆的着色、精雕的壁画彩绘使我们在观赏的过程中由衷地感受到了藏族装饰美学的伦理趣味和建筑艺术的宗教韵味。

(一)寺庙建筑

郎木寺的寺庙建筑,除了有上述建筑特色以外,还有以下几点特征:

1.金顶

金顶是藏地寺院建筑主要殿堂的标志,在郎木寺寺庙建筑中也不例外。它主要采取梁架的结构形式,在檐四周装有斗拱,内部立柱支承长额,其上构成梁架,用横梁柱托檩,从而构成独特的金顶坡度,形成极其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使得建筑更加富丽堂皇,气势宏伟。

2.门窗

郎木寺建筑窗户大多是暗窗,只有少数窗户是通透的,所以大殿的照明主要是酥油灯照明。窗上设有可开启的小窗户,这种独特的设计不是故意用来装饰的,而是为了适应藏族地区高寒气候特点,同时有防风沙的作用。门窗靠外墙处涂着梯形下大的黑框,不仅是为了突出墙面,同时展现着黑色在藏族人民的习俗中独特的意义——尊贵。所以讲究的住宅和寺院常在土上掺加着黑烟、清油和酥油等磨光,使得门窗框富有装饰效果同时增加光泽。门窗上的端檐口,有多层小椽逐层挑出,承托小檐口,上为石板或阿噶土面层,有防水、保护墙面及遮阳的作用。

3.梁柱

梁柱是藏式建筑中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位。柱为木柱,一般无柱础,呈正方形、圆形、八角形和“亚”字形。 郎木寺寺院中经堂的柱头、柱身常装饰着各种花饰雕镂或彩画,主要图案有覆莲、仰莲、卷草、云纹、火焰及宝轮等,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梁上常施彩画,梁头、雀替则多用高肉木雕或镂空木雕花饰,涂重彩、色彩艳丽、浑厚与室内木柱等连成整体,呈现出独有的艺术效果。

4. 鎏金技术

藏族的鎏金技术是国内外独有的工艺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郎木寺处处金光闪闪,突出了藏族传统建筑中鎏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熟,郎木寺寺院的金顶,各种鎏金饰物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独具特色。

(二)郎木寺建筑中鎏金技术的应用

1.民居建筑

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生存发展的历史,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是各民族生活、劳动、斗争和智慧的结晶,是构成和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郎木寺的民居建筑独具特色,一江之隔、几米之遥,但在细微之处体现着甘肃、四川两个不同省份的地域文化符号。甘肃一侧土木结合以土为主,四川一侧土木结合以木为主,建筑形式大体是一致的,或阁楼或平房或四合小院,房顶皆被木片覆盖,以石片压牢。这些久被高原阳光照射,被风吹雨淋的木片,远远望去泛着灰中透青的光,层层叠叠地铺陈在山坡谷地上,映衬着红墙寺庙、金顶白塔,犹如一幅巨型的风情画卷。又因气候寒冷和其民族性格热情奔放,郎木寺的民居建筑同他们的彩画一样其主要色彩是暖调的,如朱红、深红。以白色的墙为冷调。再加上藏汉文化融合、近几年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使得藏族民居建筑在保留其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红白为主体的民居,传统的木顶压石与红瓦现代建筑相互交错形成了美丽的郎木寺小镇。因此,郎木寺有“东方小瑞士”的美称。

2.“东方小瑞士”郎木寺民居

有人说“不来郎木寺,等于没有到甘南”,来到这里之后颇有同感。郎木寺小镇的真正魅力,在于它不同于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风光小镇,这里的一切都回归自然、恬静、和谐、原汁原味。圣洁中映照着精致,静谧中透露着人与天之间的和谐。它虽没有青藏高原的伟力和震撼,但总给人一种潺潺流入人心的感受!

瑞士的风情我无从知晓,但郎木寺——这里的寨民藏族生活习俗纯正,衣饰也少有现代符号,地道的藏衣、藏袍,头饰与康巴藏民十分相似,性格的豪爽、好客、强悍也像极了康巴汉子。这里有着极具藏族传统特色的寺庙和民居建筑,还有着浓郁的藏族风情,宗教的兴盛带来艺术的繁荣,这里的每一个符号都是千百年来艺术的结晶。

[1]甘南州州志编纂委员会编.甘南州志[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2]杜齐著,向红茄译.西藏考古[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3]嘉铭,赵心愚,杨环.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4]甘肃宗教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B947

A

王宁雪(1993-),女,河北省邢台市,兰州大学,汉,本科生,环境设计;姚张堡(1992-),男,甘肃省平凉市人,兰州大学,汉,本科生,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藏传佛教寺庙民居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