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下痢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2016-01-31刘兴元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拉稀下痢流行性

刘兴元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兽医站,山东 莱州 261418)

仔猪下痢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刘兴元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兽医站,山东 莱州 261418)

仔猪下痢是导致仔猪高致死率的重要疾病,这些年,规模养猪中仔猪下痢极为普遍。有资料统计:仔猪30kg以下的仔猪下痢平均发病率在46.5%,死亡率高达10.3%,为养猪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更好防控此病,提升仔猪成活率,就成为养猪生产实践中极为重要的课题。

1 症状及诊断

仔猪下痢诱因症状复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但是,临床症状差异显著。比较而言,哺乳仔猪以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发的黄白痢、魏氏梭菌诱发的红痢、冠状病毒诱发的传染性肠胃炎为常见。断奶仔猪以断奶应激诱发的下痢、寒冷应激诱发的拉稀为常见。

各诊断症状汇总如下:

1.1 仔猪黄痢

仔猪1周龄多发,1~2日龄常见,潜伏期3d。被感染仔猪,出生后多数正常,12h后,1~2头相继死亡。随后,同窝其他仔猪,相继出现感染症状:腹部疼痛、排黄色稀便、明显有恶臭味,肛门失禁,粪便黏附尾部,会阴及后退均被污染,剧烈拉稀,导致肛门红肿。精神不振,吃乳锐减,萎靡脱水,体弱昏迷,病发及致死率均高。

剖检病死畜,肠道内病变最严重。可见:肠道肿胀,内含黄色液体,伴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肠病变最严重。其次,空肠、回肠。

1.2 仔猪白痢

7~30日龄多发,7~14日龄最严重。随日龄增加,30日龄以上发病率最低。病猪典型症状:剧烈腹泻,白色糊状粪便,有明显腥臭味。受染病猪,皮毛杂乱,行动弛缓,肛门红肿。阴雨天气、圈舍潮湿、母乳稀稠等,都将加重此病病发率。此症病程约30d,治疗及时,饲喂合理,死亡率较低,部分可自行康复。

剖检病死畜,结肠内症状最明显,内黏膜卡他性严重,肠系淋巴轻度肿胀,肠系内容物显乳白色、灰白色不等。

1.3 仔猪红痢

又叫出血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由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发病,主要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以排红色黏液粪便为特征,发病快,病程短,常常是全窝发病全窝死亡,发病季节不明显。

剖险病变主要为肠黏膜充血、出血、易脱落,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

1.4 断奶后腹泻

常发生于断奶后4~10d,粪便为水样,严重者肛门失禁,有时仔猪边吃料边排粪,或睡觉时也排粪。饲料突变、卫生不良等应激也可促进本病发生。

1.5 病毒性腹泻

主要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仔猪轮状病毒感染,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粪便腥臭,混有气泡、凝乳块或未消化的饲料。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5周龄以上的死亡率较低。

剖检病变主要是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胃底黏膜轻度充血,肠内充满白色至黄绿色液体,肠壁薄而缺乏弹性,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个别病例除尸体严重脱水、肠内充满液体外,无其他可见病变。

1.6 非传染性拉稀

主要是由于气候、天气突变,栏舍潮湿而受寒感冒,或突然改变饲料,或吃得过饱而引起消化不良,或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而引起普通的胃肠黏膜炎和肠炎等环境管理因素所造成的腹泻,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呈散发性。仔猪常突然发病,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喜饮水,有时呕吐,粪便稀薄甚至水泻、腥臭,常混有黏液气泡和未消化的饲料,尾根和肛门周围沾满粪便。病初体温40℃~41℃,耳尖和四肢发冷,随病情进展,拉稀更严重,常出现眼窝下陷、消瘦、皮肤无弹性等脱水症状,后期体温下降,呼吸、心跳加快而无力,卧地不起,眼结膜发绀,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1.7 寄生虫性腹泻

球虫、蛔虫、锥虫等寄生虫感染均有腹泻症,仔猪感染集中在20日龄以上,多数为慢性经过。典型症状: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极度贫血等等。部分感染病例,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体温骤升,发育不良,渐显消瘦,后因衰竭而亡。

临床诊断,根据发病时间、粪便性状、剖检病变等,基本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结合粪便实验室分离鉴定试验。

2 治疗

治疗仔猪腹泻,本着早发现、早治疗,抗菌消炎,及时补液,而且母仔兼治的原则,康复效果理想。

防治球虫病,母猪配种前1周,仔猪断奶后1周,例行驱虫效果较好。同时,注意消毒粪便,集中无公害化处理,避免恶性循环。分娩前母猪,适量用硫酸镁、植物油等缓药剂,有效防治便秘。母猪哺乳期,饲料中用土霉素、红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等,有效防控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效果较好。仔猪初生,适量用保命油,达到增强免疫机能,减少发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仔猪拉稀严重,西药用硫酸黄连素,肌肉注射,每次5~10ml。或,联合用药,磺胺脒,1g/次;小苏打,1g/次;穿心莲粉,0.5g/次,混料拌服,每天1次,连续用药3d,康复效果较好。

感染病例,脱水严重,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浓度10%,剂量10~30ml/次,配合少量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同时口服补液盐。补液同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达到提升康复疗效的目的。

3 体会

有感染病例,及早隔离诊治。本着早发现、早治疗,抗菌消炎,及时补液,母仔兼治的原则,尚且有康复治疗的可能。

结合多年的防治经验,有效防控此症,根据本地流行病情况,查清仔猪腹泻的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接种疫苗,方可起到防空与未然的目的。母猪怀孕期,分娩前3周;分娩前4周;分娩前7周,分别接种大肠杆菌腹泻基因工程三价(K88、K99、987P)或四价(K88、K99、987P、F41)灭活疫苗;二次猪流行性腹泻苗;猪传染性肠胃炎-轮状病毒二联苗,仔猪出生后将自母乳中获得较强的免疫保护能力,能有效保护机体免受病毒侵蚀,而诱发感染。

[1] 洪云华.猪流行性腹泻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140-141.

[2] 张百灵,陈建飞,邢雅玲,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与抗病毒天然免疫[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6):516-523.

[3] 陈芳洲,库旭钢.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兽医导刊,2011,(8):73.

猜你喜欢

拉稀下痢流行性
WGZ1165/17.5-2型锅炉前包墙过热器拉稀管断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
怎样防仔猪拉稀
什么原因可致蛋鸡拉稀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