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跌跤”人物道具的造型研究

2016-01-31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8期
关键词:假人士兵结构

石 飞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跌跤”人物道具的造型研究

石飞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二鬼跌跤”是起源于今山西忻州地区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由秦朝士兵背假人战匈奴骑兵的作战方法演变而来,最初的形式为身背一个假人道具,在当地称为“抱跤人”。在民间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它既保留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结合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摔跤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形成了身背两个假人道具进行表演的民俗活动,假人形象也随民间文化的需要演变成了“鬼怪”的模样,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二鬼跌跤”。这项民俗活动体现出的是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展现的是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道具人物的形象伴随文化发展的需要,传播至今经历了三次造型上的变化,每一次的变化无不反应出民俗文化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跌跤;人物造型

“二鬼跌跤”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节庆、祭祀等活动中经常表演的民俗舞蹈,属于道具舞蹈的一种形式。现今在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区流传较广,艺术保存形式也较为完整,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忻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太原市小店区文化馆是山西省“二鬼跌跤”的申报及保护单位。“二鬼跌跤”是单人用道具表演的舞蹈,与戏剧中“傀儡戏”的表现形式有些类似,由单人身背“二鬼”人物形象的道具俯身进行表演,表演者通过翻转、打滚、扭转、踢、扫、绊、托举等技巧动作展现两个人物摔跤搏斗的场面。表演生动活泼、滑稽可笑,又能体现出地方文化的特点,很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一、“二鬼跌跤”的起源

“二鬼跌跤”最早的雏形是由背假人战骑兵的作战方法演变而来,相传在战国末年,匈奴人进犯秦国北方边境,并占领了北方大片领土,秦始皇派遣蒙恬将军到今忻州原平一代抵御匈奴人的进攻。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生活生产中都与马匹为伴,非常善于骑马,部队也多以骑兵为主,秦军虽然有骑兵,但在大规模作战中还是以步兵为主,无法与匈奴的铁骑相抗衡,在战斗中屡屡战败,苦无对敌良策。蒙恬将军在当地走访,在军营中与将士讨论、演练,找到了一种对抗骑兵的方法,用木杆和稻草捆扎出假人的半身形状,再用将士在战斗中穿着的盔甲、军服套在假人身上,士兵在打仗时,把假人绑在身上,俯身蹲或趴在地上,从远处看,在士兵背上直立的假人和真人一样无区别。匈奴骑兵进攻时,把假人当成真人,刀都砍到了假人身上,而秦军士兵趁机用刀棍打马腿,匈奴骑兵纷纷倒地,大破敌人的进攻,用这种方法把匈奴人赶出了雁门关外。此后,军中便常常用背假人战骑兵的方式训练士兵,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战斗的胜利也效仿起来进行表演,便有了“二鬼跌跤”这项民俗活动的最初形态。

二、人物道具的结构与材料演变过程

期初“二鬼跌跤”的道具是一个假人,由作战方式演变而来。将士在战斗中需要长时间背着道具,而且还需要行动自如对敌作战,所以道具的材质、重量和大小就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稻草非常的轻便,是非常好的就地取材制作假人道具的材料,用作框架结构支撑的木头也可以换做较细的木条。假人按照真人半身的大小制作,把稻草一堆一堆的捆扎在木条框架上,外面再穿上作战服,士兵背上道具趴在地上,正好是真人半蹲时的高度大小,就像是真的士兵蹲在草丛中伏击一样。虽然用稻草做出的假人道具不像泥胎做的那么逼真,但是重量大幅度的减轻有利于将士长时间灵活作战,在快速移动的战斗过程中敌人也很难分辨出是假人。在军营附近生活的百姓看到士兵用这样的道具进行训练,觉得士兵背着假人摔跤、翻滚时动作形象滑稽、生动有趣,便也开始效仿起来,从此成为当地民间的一种民俗表演活动流传开来,百姓把这种表演形式称作“抱跤人”,也就是“二鬼跌跤”道具的最初形态。

历史上忻州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接壤,文化、生活交流非常频繁,在游牧民族的文化中摔跤是人人都会的体育竞技活动,自然也流传到了忻州地区,由于摔跤活动的流入,这一地区此后还成为我国著名的“摔跤之乡”,并与当地汉族文化结合,形成了“挠羊”的摔跤形式,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抱跤人”是一个真人与一个假人表演摔跤搏斗的场面,摔跤活动是两个真人在竞技搏斗,在长期的两个民族文化融合中,“抱跤人”逐渐借鉴了摔跤的形式,把最初的真人摔一个假人的形式,演变成了两个相互搂抱的假人道具,由真人表演两个假人摔跤的场面,这样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二鬼跌跤”的形式,现今流传到各地的“二鬼跌跤”依然采用两个假人的道具结构。根据现在的道具结构推测,道具的底座应该是被设计成“工”字或“井”字结构,再以这个结构为基础垂直向上制作假人的躯体框架结构。首先,这样的结构与人的脊柱方向一致,背在背上可以均匀承受道具的重量,这种结构便于从两侧把道具牢固地捆绑在表演者身上,表演者在做动作时不会造成背部的不适,能够灵活操作。其次,这样的底座结构有利于和上面人物部分的结构进行衔接,纵横两个方向的结构在位置上垂直向上就可以增加材料制作假人框架,两头的横向结构垂直固定材料以支撑假人的“脊柱”结构,再围绕“脊柱”结构做假人身体的头、手臂、躯干部位,底座与上部结构衔接稳固才能把假人牢固地直立起来。最后,这样结构的牢固性最佳,便于长期表演使用,从道具上面往下看,道具的结构形成了“口”字的框架,“口”字结构四周环环相扣,既可以均匀承受道具的重量,也可以缓冲表演时动作带给道具的冲击力。在道具的材料上,主要的框架结构以木头材料为主,木头便于在当地取材,坚固性与可塑性兼顾,是制作结构主要部件的最佳材料。但木材的韧性没有竹子高,在一些需要弯曲度大的结构上,竹子就是很好的选择材料,而且竹子的重量也轻,木材与竹子就成为制作道具框架结构的主要材料。

现在的“二鬼跌跤”人物道具在结构上依然采用流传下来的框架形式,在材料上有用传统木、竹制作的,也有采用了现代发明的新型材料,框架结构由竹木变成了塑料或是轻型钢材。新型材料可以减轻人物道具的重量,轻型钢材的坚固性高,但造价相对较高,塑料材质轻便柔软,但坚固度一般,这些材料都适合于现代化的机械加工。但是我觉得要保留“二鬼跌跤”这项名俗活动的传统味道,在人物道具的制作上还是要沿用它传统的结构与材料。

三、人物道具形象在不同阶段的造型特点

从发展演化过程看,“二鬼跌跤”的人物道具造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它起源于秦朝时期的战争,由于年代太久,没有具体的图画资料,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文献的记载来推测在当时可能的人物道具样式。最开始的道具人物形象为穿着盔甲和军服士兵的半身像,受当时材料和技术的限制,以及道具在战斗中多数都会被损毁的情况,道具的使用基本是一次性的,人物的造型在制作上就会相对简单概括。人物道具估计会拿一些简单的道具兵器和令旗,上肢的两个手臂可能用木棍制作并与兵器相连,将士在作战时要背着道具灵活移动,所以手臂和兵器应该是固定死的不能移动,道具的面部估计不会制作出具体的人物面部五官,主要通过披在道具身上的军服突出士兵的特点,道具的整体造型不会做精细化的处理,能够整体突出战士的形象就可以了。这样的人物形象是为了迷惑战场上的敌人,用于伏击敌人的战斗所用。这是“二鬼跌跤”人物道具的第一个造型阶段。

其次,“二鬼跌跤”由军营流传到民间后,它经常在民间的祭祀、庆典、社火等活动中进行表演。道具的人物形象随着民俗文化活动的需要,也由士兵逐渐演变成青面獠牙的两个鬼怪形象,据此推测,“二鬼”名字的由来可能就是这时候形成的。“二鬼”形象为两个鬼怪,一般绿脸为女鬼,红脸为男鬼,人物道具在制作时先用木板和竹片穿插、编织出框架,再敷泥、裱纸脱塑出头部形体,待干后用染料描画出鬼怪面部青面獠牙、怒目狰狞的表情,再用毛发或织物贴出头发、眉毛、胡子等部位,身上穿着宽衣长袖的古装,四只手臂相互搂抱做出搏斗之势。人物道具的第二个阶段体现了古时人们的文化、思想活动。

最后,随着人们科学知识、文化素养的提高,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也发生了新的改变,“二鬼跌跤”这项民俗活动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道具人物的造型也变得多元化,不再局限于鬼怪的形象,寓意也随形象发生了改变。山西中南部一些地方的人物道具,把两个假人的人物形象变成了普通的人物造型,男女老少各种形象都有。成年人的形象生动,表现的是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小孩的形象表现的是嬉戏打闹的场景,名字也随形象发生改变,由“二鬼跌跤”变为“二喜摔跤”“二娃摔跤”等。“二鬼跌跤”的人物道具在演变过程中反映出的是民间的文化形式、文化标准、文化观念,是不同阶段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下产生的特殊民俗活动。

[1]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山西卷[M].学林出版社,2014.

G722.2

A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5E02)。

石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师,讲师,研究生。

猜你喜欢

假人士兵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鼠国要上天之假人试飞员
基于MPDB前排乘员调节的Thor与Hybrid-III50%假人姿态差异对比
论结构
士兵独白
儿童Q、P假人在C-NCAP-CRS碰撞试验中各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基于静态冲击的WorldSID与ES—2假人特性对比研究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论《日出》的结构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