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2016-01-3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果洛吸虫病肝片

吉 玛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江日堂乡兽医站,青海 果洛 814399)

牦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吉 玛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江日堂乡兽医站,青海 果洛 814399)

通常情况下,一个阳性螺能逸出700个左右的尾蚴。囊蚴外界抵抗力较强,尤其潮湿环境下,长期寄生达半年,持续有感染能力。高原地区的牦牛,应常年放牧在草甸、沼泽等草场,更容易感染肝片吸虫,此症诊治不及时,将诱发批量死亡。文章介绍了此病的诊断要点,同时,介绍了防治疗,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牦牛 肝片吸虫 防治

肝片吸虫病因感染肝片吸虫而诱发的反刍动物常见多发病,感染牦牛典型症状逐渐消瘦、严重贫血、水样腹泻,最终可因营养代谢障碍而死亡。高原地区的牦牛,应常年放牧在草甸、沼泽等草场,更容易感染肝片吸虫,此症诊治不及时,将诱发批量死亡,及时痊愈甚至可影响牦牛的正常发育,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牦牛养殖区做好肝片吸虫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1 病原体

肝片吸虫虫体大,成虫为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 扁平,虫体长 20~40mm、宽 5~13mm;体表有细棘,前端突出略似圆锥(称为头锥)。口吸盘在虫体 的前端;在头锥之后腹面具腹吸盘;生殖孔在腹吸盘的前面。口吸盘的底部为口,口经咽通向食道和肠,在二肠干的外侧分出很多的侧枝;精巢 2个,前后排列呈树枝状分支;卵巢 1个,呈鹿角状分支,在前精巢的右上方;劳氏管细小,无受精囊。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褐色,卵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

2 流行病学

致病虫体,可长期寄生螺体内,大量进行无性繁殖。通常情况下,一个阳性螺能逸出700个左右的尾蚴。囊蚴外界抵抗力较强,尤其潮湿环境下,长期寄生达半年,持续有 感染能力。本地螺体内尾蚴7~8月份趋向成熟,之后大量逸出。而3月份牦牛外出放牧,在啃食沼泽、草甸等草场时,往往易受感染。此外,虫卵排量大,生活周期长,及时有少量病出,传播条件适宜时,同样可导致批量流行。

3 临床症状

此病典型症状,因牦牛品种、年龄等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有感染病例中,幼畜、弱畜等,病死率偏高。急性感染病例,多数发生犊牛。典型症状,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骤升,严重贫血,甚至黄疸有腹泻。急性感染病例,多数在3~5d死亡。慢性感染病例,典型症状,皮毛杂乱,干枯易断,渐显消瘦,缓慢下痢,渐显消瘦。多数放牧期,离群掉队。严重感染病例,伴有明显的前胃弛缓。母牛感染病例,产奶量锐减。母牛怀孕期间,易发生流畅。随病程加剧,禽畜肺脏受感染,叩诊扩音扩大,时有咳嗽产生。

4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肝肿大、出血,肝实质及表面有许多虫道,内有幼龄肝 片吸虫;体腔 内充满 大量 红棕 色液体。一般慢性病例除消瘦、贫血外,主要是肝实质萎缩、变硬;胆管增生、内壁粗糙,胆管内充满虫体。

5 诊断

水洼地是肝片吸虫的滋生地,被感染的牦牛表现为贫血、消瘦、可视黏膜苍白,根据此症状并结合放牧场地可做出初步诊断。采集患畜的新鲜粪便5~10g,用尼龙筛淘洗法或反复沉淀法可检出肝片吸虫卵,虫卵呈长卵圆形、金黄色,可进一步确诊。

6 治疗措施

6.1 西药疗法

可选硫双二氯酚,能有效驱虫。但是,同样有强下泻作用,由此体弱牦牛禁用。使用此药,剂量每次50mg/kg,口服。

可选六氯乙烷,驱虫效果同样较好。常规剂量,0.2~0.4kg/ kg,驱虫效果理想。常规使用的六氯乙烷,粉剂较多。临床施治期间,可选择斜口竹筒,竹筒内加适量饮水,混合均匀。灌服期间,一人牵牛鼻子,将牛嘴打开。另一人,取竹筒灌服口中,借水流冲进食道。用此药施治此症,毒副作用较小。但是,经投喂后,有减食的可能。个别症状,易胀肚。但,后期可自行康复。根据施药效果比较,有效驱虫率可达75%左右。

可选硝氯酚治疗,首次用量口腹投喂,用量3~7mg/kg,能有效驱杀成虫。为有效驱虫,在首次用药后,间隔3d,投喂10mg/ kg,1次性投服。之后,参照此法重复用药,每月1次,连续用药4次,配合检查粪便,查不到虫卵后,方可停药。

6.2 中药疗法

慢性感染病例,或患病后期,病畜极度虚弱,严重腹泻,明显贫血,额下水肿等并发症出现。就中药医理,属内虚、肝损,导致。临床施治,注意滋补,消肿,止泻。中药配方:苏木、肉蔻各20g;大黄、党参、当归、陈皮、泽泻各30g;胆草、槟榔、苦参、胆草、苦谏皮各40g;黄芪60g,以200g蜂蜜为引,混水煎服。西药治疗,取能量合剂,50~100ml/次;葡萄糖,25%,剂量1500ml/次;安钠加,10%,剂量20ml/次,混合1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几日后,症状基本可消失。

7 预防措施

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科学防治此病的关键,应在于落实好防控措施。

针对流行病学特点,有目的地进行预防。夏秋季节外出放牧,禁止到低洼、潮湿地有椎实螺的地方放牧。防治肝片吸虫病,最根本的措施,在于消灭椎实螺。提前预防性驱虫,此病流行季,每年的春、夏、秋等季节,全群都要进行预防性驱虫1次。出现感染病例,应立即隔离另圈饲养。同时,加强治疗措施。圈舍内残留的粪便,集中堆积发酵。供给易消化的饲草,补给清洁饮水,提升牛体抗病体质。

[1] 彭毛.肝片吸虫病的研究概况及防治进展[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4):46.

[2] 刘宝娟,谢永生,沈维力.北极狐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7,(2):56.

[3] 钟艳玲,王振来.如何防治羊的肝片吸虫病[J].河北畜牧兽医,2005,(10):35.

猜你喜欢

果洛吸虫病肝片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藏羊肝片吸虫病治疗与预防探索
果洛州草原建设综合措施初探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现代塔哇”的含义及其特征——以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三大寺院的塔哇为例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青海果洛州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推广探究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果洛玛沁的九天九夜——青海果洛玛沁“8 ·30”山体滑坡抢险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