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新城疫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2016-01-3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典型性新城疫病死率

张 静

(四川省宣汉县上峡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宣汉 636164)

鸡新城疫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张 静

(四川省宣汉县上峡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宣汉 636164)

鸡新城疫根据临床症状发病特点的不同,可细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之分。在掌握不同病型的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剖检病变等的基础上,就治疗和防治建议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新城疫 防治 建议

鸡新城疫病俗称“鸡瘟”,因感染鸡新城疫病毒而诱发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危害养鸡业严重,遏制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应注意掌握此病发生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毒毒力程度差异,鸡群易感性不同,呈现的典型症状和病变均有所差异。此病根据临床症状发病特点的不同,可细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之分。

1 典型性鸡新城疫

1.1 病因分析

接种免疫不当,使用疫苗不合格、接种程序不合理、疏忽漏免等等,同时,受鸡球虫病、黄曲霉素中毒病、淋巴细胞败血病等侵染,同样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或免疫不全等,加重此病的感染率。

1.2 发病特点

此病常见非免疫或免疫力低的鸡群,不同日龄阶段的鸡均有易感性。但是,30~50日龄阶段,此病的发病率较高,在50%以上。而感染后,病死率同样较高,此日龄阶段病死率高甚至达到100%。

1.3 典型症状

受染鸡群中的个别鸡只,尚未出现临床症状,即可突然死亡。而部分感染鸡只,可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嗜睡不动,嗉囔积液明显,有典型波动感。倒提,积液流出。病鸡下痢,稀便,呈黄白色。典型症状2~3d后,病死率骤升,死亡高峰期明显。随后,部分鸡共济失调、转圈、前冲、后退等等。产蛋鸡受此影响,可降低在50%以下。

1.4 剖检病变

喉头黏膜有散在或弥漫性出血,食道与腺胃交界处以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可见出血条或出血斑点,腺胃乳头出血,十二指肠黏膜枣核样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溃疡,直肠和泄殖腔黏膜出血较明显。蛋鸡卵泡萎缩、卵泡膜充血、出血、变形,腹腔中有破裂卵黄液,腹膜充血。

1.5 非典型性鸡新城疫

1.5.1 病因分析

养鸡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善,接种程序不合理,使用过期疫苗,疫苗运输不当,接种未严格参照要求操作,将导致此病的发生。

1.5.2 发病特点

非典型性病例,常发生已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或经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鸡群,此病有高发病率。比较典型病例,此病发病低、病死率低。典型症状和剖检病变,表现均不明显。病程略长,零星死亡。不分季节,不分日龄阶段,此病均有易感性。但是,冬春季节发病率要稍高些。而且,雏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要高出成年鸡很多。

1.5.3 典型症状

雏鸡、成鸡感染后,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低头,口鼻有大量黏液。同时,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稀便呈黄绿色。随病程加剧,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歪头、甩头、站立不稳、前进、后退等等,诊治不及时,继发其他感染症,比如:大肠杆菌病等等,将加重病死率。蛋鸡感染,受此影响,产蛋率骤降50%,而且,问题蛋:软壳蛋、薄壳蛋等,均有增多趋势。

1.5.4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喉头、气管出血、充血,有大量黏液。肌胃肿大、糜烂,乳头极少出血、肠道卡他性炎症,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泄殖腔黏膜出血。

2 防控措施

发病鸡群,治疗用抗血清、卵黄抗体。使用的病毒蛋黄抗体,至少应达如下标准:鸡新城疫病的HI滴度,至少在1:2560以上,同时不含有其他致病病毒。配合,用抗生素治疗,可有效防控并发病。发病受威胁鸡群,紧急接种。用Clone-30疫苗或IV系疫苗,5倍量滴眼,紧急接种。配油乳剂灭活苗,0.5ml/次,皮下注射。同时,注意用黄芪多糖、白细胞介素等等,能有效减低病鸡病死率。处于爆发期鸡群,病死鸡数量多,治疗价值不大,建议必要动用行政手段捕杀,所有病死鸡严格消毒,经无公害化处理,能有效防控此病的大面积流行。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供给鸡群配合饲料,满足其营养需要,尤其是硒、VA、VE、VC等。注意控制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保持空气新鲜。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在应激刺激不可避免时应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VE、电解多维等。

3.2 搞好消毒工作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强毒污染时有发生,而疫苗接种只能减少病毒侵入鸡群带来的损失,并不能消灭鸡群内存在的强毒。要注重鸡场的环境卫生,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包括带鸡消毒,定期对鸡场内外进行消毒、更衣、换鞋;勤换垫料,及时清除粪便;注意病、死鸡的处理,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3 控制其他疾病

如果鸡群中有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氏病、支原体病、鸡白痢、球虫病等,势必会影响鸡群的健康状况和免疫效果;有些疾病的混合感染(如新城疫和禽流感)还会给还会给鸡群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必须做好这些疾病的控制。

3.4 免疫接种

通过免疫接种,能提升鸡特异免疫力,保证鸡群较强的免疫状态。由此,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是有效防控此病的关键。鸡群5日龄,首免用Clone-30弱毒苗,点眼免疫。配ND灭活油苗,皮下注射免疫。鸡群20日龄,二次加免。用Ⅳ系苗,1羽份,肌肉注射。配油佐剂灭活苗,0.5ml/只,肌肉注射。鸡群80日龄,3次加免。用油佐剂灭活苗,0.5ml/只。冬春季节,土鸡养殖经3次免疫,基本可有效防控此病。接种免疫期间,注意于35日龄、60日龄、100日龄,分别抽检鸡群抗体水平,HI抗体基本维持在8的滴度,可确保鸡群不发生新城疫,保证免疫的有效性。

[1] 吴延功,丁国义,宋翠平,等.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J].中国家禽,2012,(5):5-7.

[2] 韩昌孝,马黎明,司彦明.家禽新城疫的诊治及防治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1,(1):31-33.

[3] 王友华,盛全友.鸡新城疫综合防控措施[J].新农业,2010,(3):39-40.

猜你喜欢

典型性新城疫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地基处理典型性施工效果分析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来源国信息和产品类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