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繁殖障碍呼吸道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6-01-3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猪群猪场母猪

高 继

(青海省共和县切吉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共和 813000)

猪繁殖障碍呼吸道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高 继

(青海省共和县切吉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共和 8130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导致的母猪晚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和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传染病。由于PRRS传播迅速,且在猪群内持续性感染不易清除,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1 病原体

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55~60nm。PRRSV专嗜在猪肺泡巨噬细胞内生长,其对pH值及温度变化非常敏感;pH值大于7或小于5时其感染性降低90%以上,对碱耐受性极差,pH5.5~6.6为其保存最适pH值;室温及37℃以下迅速失活,56℃45min即被完全灭活;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利用这些特点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或热水清洁环境。

2 流行病学

PRRS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实验表明:精液中需要一定数量的病毒才能感染母猪。另外公猪受感染后排毒可达90d之久。将感染猪特别是隐性感染猪引入易感猪群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在怀孕早期,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这可能与感染的巨噬细胞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有关。怀孕中期病毒很难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

3 临床症状

猪是唯一感染PRRSV并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病毒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及其仔猪,造成严重的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系统疾病,公猪感染时可造成精液品质下降,育肥猪发病多数较温和。

3.1 急性感染

初期,猪群表现为食欲低下,发热、昏睡和精神不振等症状,一般持续1~3周。发病高峰的主要特征是母猪早产、晚期流产以及木乃伊胎和弱仔增多;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加,高峰期一般持续8~12周。发病末期,母猪繁殖功能逐渐恢复,达到或接近病前水平。仔猪和育肥猪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痊愈猪一般生长缓慢,体重较轻。若没有继发其他感染,除发病仔猪可见间质性肺炎等特征病变外,一般不表现肉眼可见病变。另外PRRS发病猪群易继发嗜血杆菌、链球菌、霍乱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流感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伪狂犬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发展。

3.2 慢性型

较急性型病情缓和,病期较长,对猪群的主要影响是由其他细菌或病毒侵害呼吸系统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如鼻炎、肺炎等。感染猪生长率、饲料报酬率降低。

4 诊断

PRRS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病毒分离鉴定,借助血清学试验检测PRRS抗原及其抗体。由于细胞制备和PRRSV不同毒株对细胞的选择性生长及毒株间的抗原差异,使实际诊断工作复杂、困难、费时、费力。在未成功分离PRRSV之前,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猪典型临床症状,特征性组织学病理变化,尤其是间质性肺炎。

4.1 临床症状

当暴发急性PRRS时,临床表现出来的母猪晚期流产、死胎、弱胎、顽固性腹泻、断奶前仔猪高死亡率等对诊断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4.2 组织病理检查

由于母猪及肥育猪除非在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体的情况下,否则,不表现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发病仔猪的间质性肺炎具有特征性。

5 防治措施

5.1 健康猪群应坚持自繁自养

减小健康猪同病毒接触,因生产需要从外引种时,应严格检疫,杜绝带毒猪引入易感猪群。配合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是可以建立一个完全没有由PRRSV感染的猪群。但这种做法在本病流行地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猪群因为没有受到感染(野毒或疫苗毒)而产生的中和抗体的保护时,暴发本病往往是急性型,损失也最大。对PRRS发病猪场可通过消除病猪、防止继发感染、热水清洗、消毒空栏猪舍来控制PRRS。在断奶、育肥猪群中通常有较多数量的病毒存在,尤其应注重这些地方的消毒工作,以免病毒扩散到母猪群中,使得易感猪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5.2 主动免疫

目前,国内外已试制了多种PRRS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疫苗,由于疫苗使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对PRRS感染缺乏足够的有效的保护,另外对病毒疫苗的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也意见不一。因为本病具有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和可于猪群中长期持续感染等多种特点,使用疫苗是唯一的最好地控制办法。当务之急是对能引起猪体对PRRSV产生保护性Ab的免疫原性基因的筛选、改造、利用,从而研制一种安全高效的PRRS疫苗。

5.3 天然保护

大多数母猪受到初次感染后便可产生主动免疫力,随之母猪群的症状也变得缓和,育肥猪的情况与之相似。而断奶仔猪随着母源抗体降低往往受到病毒感染。另外当猪群中抗体水平参差不齐时,病毒就会再感染抵抗力低的猪只,不过此时对生产的损失已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所有的猪只的抗体水平都相对较低时,所有的猪都变得易感,一旦受到感染则再次暴发本病,损失必然相当惨重。所以说希望通过自然感染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的做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没有商品化疫苗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的猪场一般都被动地采用该做法。目前有多种商品化疫苗问世以来则大多放弃该做法。因为饲养管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取天然保护的猪群是否第2次暴发本病。而饲养管理因素关系到各方面问题,任何一位猪场业主也不敢贸然称自己猪场管理毫无漏洞可。

[1] 武永春,李新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生原因与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2004,(12):27-28.

[2] 王居平,向瑞平,吴玄光,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J].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2005,41(1):34-37.

[3] 郝廷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04,(6):27-28.

[4] 杨顺修,范承祥.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4,(7):33-34.

猜你喜欢

猪群猪场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