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流行腹泻的流行、防控及治疗

2016-01-31徐炳亮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流行性哺乳传染性

徐炳亮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猪流行腹泻的流行、防控及治疗

徐炳亮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自2015年冬天以来,猪流行性腹泻肆虐山东部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引起哺乳仔猪严重的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带来的经济损失甚为惨重。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文章分析当前此病流行的最新特点,就发生的基本情况(典型症状、剖检病变等)做要点性汇总。在此基础上,就治疗和控制措施做介绍,为健康养猪提升养猪效益提供参考和借鉴。

养猪 腹泻 防治

1 前言

自2015年冬季以来,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在山东省部分地区暴发,引起哺乳仔猪严重的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部分规模化猪场的仔猪死亡率高达90%~100%,给山东省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统计资料证实:猪流行性腹泻一直都是危害本省猪群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很多专家也认为该病是造成去年和今年新生仔猪腹泻病的首要因素,在这里对该病的基本情况,预防和控制进行总结。

2 猪流行腹泻的发病特点

2.1 传播速度快

猪传染性腹泻,传播速度快。1周龄仔猪感染,发病后2~5d即可死亡,死亡率高达100%。成年猪感染,经3~6d腹泻,后期逐渐康复,病死率较低。

2.2 流行情况多变

近些年,单一传染性腹泻病例减少,多数与细菌及病毒性疾病混染。研究证实:常发病毒性腹泻的猪场,此病的混合感染率在60%左右。此外,就流行情况而言,此病细分地方性流行和爆发性流行。通常情况下,首次感染多数为爆发性流行。而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多的养猪场,多数为地方性流行,应提高警惕。

2.3 幼猪危害大

幼猪尤其日龄偏低,抗病能力较差,非常易感染此症。多数,发病1周内,即可死亡。而且,病猪感染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肠胃炎,致死率更高。

2.4 明显的季节性

近年来,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生,越来越趋向一定的季节性。多数发生春、冬季节,以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份高发。

3 典型症状及剖检

3.1 典型症状

传染性腹泻的发生,表现出来的症状,与发病日龄、免疫水平、地区特点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水样腹泻,黄色或灰色粪便,明显脱水,体温变化不大,少数升高1℃~2℃,后期体温降低。同时,不同程度的呕吐症。

哺乳仔猪感染,在吮乳后一段时间,即可呕吐。吐出内容物,多数带黏液的白色胃内容物。紧接着,水样腹泻,腹泻黄色、灰色或透明状,玷污臀部。严重病例,肛门下不,皮肤红肿,脱水严重,眼窝下陷,食欲废绝。病死病例,多数因腹泻带脱水严重,加重病死率。

断奶保育仔猪,个别病猪有呕吐症,多数情况下,短时间出现水样腹泻。早期,为黄色。后期,1周后,呈灰黄色带黏稠状,发病率高达100%。

大猪感染,个别出现呕吐症,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严重不食,病猪不同程度的腹泻症,发病率高达90%。此病发生率高低,与是否接种疫苗、饲养管理好坏等,均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大猪感染后病死率很低,多数在发病后1周康复,极少数10d以上后康复。

3.2 剖检病理

主要病变,集中小肠部。剖检可见,肠壁变薄,肠内淋巴充血,肠内蓄黄色液体,小肠膨胀。在哺乳仔猪胃内有大量的黄白色凝乳块,有时也可见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病变。病死猪尸体消瘦脱水,皮下干燥,眼球凹陷。与传染性胃肠炎相比,该病的胃内膜出血程度不如传染性胃肠炎明显。

4 诊断

根据冬季猪感染腹泻病的情况不同,临床症状也会不一样。经过对猪的初步诊断,比较明显的症状是猪出现了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但是,必须要对患腹泻病的猪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诊断方法一般需要取病猪的阳性细胞进行检测,从而诊断猪患有腹泻病的具体临床特征。因此,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是防止冬季腹泻病的有效措施。

5 治疗措施

外界气候寒冷,圈舍保温性差,猪只受风寒侵蚀而感染此症。由此,临床防治此病,建议针对性治疗,效果会更好些。

第一,消毒

感染猪群排泄粪便中含大量致病病毒,由此,治疗同时配合猪舍及环境消毒,出现的病猪及时隔离诊治。

第二,对症治疗

不同发病猪群,典型症状略有差异。建议分类采取措施,积极对症施治。

育肥猪治疗——早期轻症病猪,西药:庆大霉素,150国际单位/次;补液盐,15ml/次,混合灌服,每天2次。或,磺胺脒65mg/ kg,每天2次。经上述紧急处理后,病情基本可得到稳定。

母猪治疗——5%诺氟沙星,每头25ml,肌肉注射,每天2次。配,硫酸阿托品,每头10ml,肌肉注射,1次。母猪有拒食症,5%糖盐水,450ml/次;氨苄西林钠,5g/次;碳酸氢钠针剂,55ml/次。饮水中,配补液盐,康复效果较好。

仔猪治疗——仔猪感染后,症状普遍较重。临床施治,5%糖盐水,40ml/次;氨苄西林,10万国际单位/次;维生素C注射液,15ml/次,混合待溶,每头取50ml,前肢静脉注射,康复效果较好。

第三,中西药疗法

有学试验研制中草药剂——石乌散,该方剂有驱寒保暖、清热解毒、化湿止泻等功效,有效治愈率达98%以上。中药治疗的同时,注意配合用西药抗生素,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西药:安百痢注射液,用量0.1ml/kg;克菌先锋10号水剂针,用量0.15ml/ kg,肌肉注射。或,安百痢可溶性粉,适量混饲喂饲料,投喂,康复效果理想。

第四,其他注意问题

传染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与脱水严重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严重脱水的病猪,及时补液治疗,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补液:葡萄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补液盐,口服。同时,注意满足病猪的饮水。

防控继发病的发生,防治细菌性感染,建议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比如: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新霉素等等,均为不错的治疗药物。对于爆发性发病的猪场,可考虑用弱毒苗紧急接种。通常情况下,接种1周内,即可稳定病情。

6 预防措施

6.1 隔离消毒

出现类似感染病例,必须及时隔离消毒。消毒药剂——过氧乙酸、碘制剂、石灰乳等,都有着很好的杀灭病菌效果,所有病死畜严格无公害处理。育种方面,条件允许的猪舍,建议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确保引种的安全性。需外地引种,确定引种猪场资质合格后,经严格检疫无病害后方可引进。

6.2 免疫接种

目前,接种免疫疫苗,是防控此病的主要手段。市场上有售的接种疫苗,包括: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肠胃炎二联灭活苗/活疫苗,猪轮状病毒和猪传染性肠胃炎二联活疫苗等等。接种程序,流行季前2~4周,即可实施免疫接种。接种用灭活苗,2周左右即可产生免疫效力;接种用活疫苗,1周左右即可产生免疫效力。而且,基本上在接种后3~4周,即可达到免疫峰值。不同猪场使用疫苗种类略有差异,疫情风险大、不稳定的猪场,建议用活疫苗;疫情稳定的猪场,建议用灭活苗。

6.3 改善猪场环境

猪场环境的改善,应作为重点性工作来抓。加强猪舍管理,清洁圈舍,调控温湿度,控制饲养密度,确保通风顺畅,减少有害气体的密度,保障空气清洗。严格全进全出,加强日常消毒,做好终末消毒。同批次猪空栏后,严格、彻底消毒1次。给猪只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提升猪只的抗病能力和健康水平,将有效控制此病的发病率。

6.4 加强哺乳母猪管理

母猪进入分娩猪舍,彻底清除体内外寄生虫。准备转圈时,待产母猪需消毒1次。产房提前消毒,改善产房环境。稳定产房温度,保持在16℃~20℃,避免温度骤变骤降。哺乳期仔猪,用保温灯或保温板,局部进行加热。哺乳母猪确保饲喂量,每天饲喂3d以上,夜间注意加料。确保饮水量,饮水至少为采食的3倍以上。控制水流速度,1L/min为适宜。母猪开始分娩,擦拭母猪乳房及后躯1次。母猪待哺乳前,将乳头第一滴奶挤掉。胎衣下完后,注射催产素。注意用微生态制剂,调整仔猪肠胃菌群,确保仔猪健康成长。

[1] 沈小根,查德忠,陈旦华,等.浅谈猪流行性腹泻及其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1):108-108.

[2] 孙宝华.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9):52-52.

[3] 于永胜,毕胜,赵海君.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7):80.

猜你喜欢

流行性哺乳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会哺乳的树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