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016-01-31朱长春陈光辉储晓林仲储森邱月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兽医站狂犬病活疫苗

朱长春陈光辉储晓林仲储森邱月建

(1.江苏省海安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海安 226600;2.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海安 226600)

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朱长春1陈光辉1储晓林2仲储森2邱月建2

(1.江苏省海安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海安 226600;2.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海安 226600)

由海安县畜牧兽医站牵头,全县各驻镇畜牧兽医站参与组织实施的“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养殖生产中遇到的由于伪狂犬病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了生猪规模养殖的健康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三年来,累计推广母猪13.4万头次,占存栏总数的96.4%,育肥猪226.2万头,占出栏总数240.46万头的94.07%,使用疫苗298万头份,总经济效益21754.19万元。

猪 伪狂犬病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猪感染后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的高病死率,是生猪主要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2012~2014年由海安县畜牧兽医站牵头,全县各驻镇畜牧兽医站参与组织实施了“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项目。

1 技术措施

1.1 开展疫苗免疫相关试验,科学制定猪病免疫程序

自猪伪狂犬病疫苗上市以来,疫苗免疫已成为预防伪狂犬病感染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免疫接种方法:一是母猪免疫,仔猪吮吸初乳通过母源抗体的传递来预防仔猪发生早期感染;另一种是仔猪免疫,在感染前或仔猪母源抗体较低时进行免疫接种,诱导仔猪产生主动免疫抗体、坚强的免疫应答反应。我站在国产疫苗上市后,项目组进行了猪伪狂犬活疫苗的相关试验。

(1)安全试验

2011年9月下旬,项目组采用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活疫苗,分别在2个镇的规模养猪场对3日龄和25日龄哺乳仔猪进行了活疫苗安全性试验,共免疫接种了80头猪,每个规模场40头,各分二组,每组20头,第一组3日龄每头滴鼻1头份,第二组25日龄注射1头份。以上试验猪免疫后,由专人进行临床观察,80头试验猪除一头3日龄乳猪有一过性应激反应外,其余猪精神、食欲、体温及生长发育情况正常,无过敏反应。

(2)免疫产生期及持续期试验

2011年3月~2011年9月,在城东镇某规模猪场,挑选80头哺乳仔猪,分成两组,A组40头为试验组,25日龄按照免疫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猪伪狂犬疫苗免疫接种,B组40头,注射1ml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疫苗后7d、14d、21d、28d、90d、120d、150d采取血样,用猪伪狂犬病胶乳凝集试剂盒检测抗体效价,经检测,免疫7d后,A组抗体阳性率0%;免疫14d后,抗体阳性率52.5%;免疫21d后,抗体阳性率82.5%;免疫28d后,抗体阳性率100%,免疫90天后,抗体阳性率100%;免疫120d后,抗体阳性率92.5%;免疫150d后,抗体阳性率75.5%。由此得知,疫苗免疫21d才能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到28天可完全保护;免疫后6个月还有保护,育肥猪免疫一次即可。B组免疫后7d、14d、21d抗体阳性率均为0,28天检测抗体阳性率12.5%,90d、120d、150d抗体阳性率均为7.5%,这与35日龄时有部分猪发病有关。

(3)疫苗免疫试验

项目组在海安县城东镇某生猪养殖场于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试验,选择个体、膘情、胎次、发情配种时间基本一致的母猪80头及其所产仔猪作为试验猪,随机分成4组,A组是对照组,20头母猪及其所产仔猪均不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B组是试验一组,20头母猪于分娩前28日龄肌肉注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2头份,其所产仔猪25日龄进行免疫,每头肌肉注射1头份;C组是试验二组,20头母猪于分娩前28日龄肌肉注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2头份,其所产仔猪不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D组是试验三组,20头母猪不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其所产仔猪到3日龄进行滴鼻免疫,每头滴鼻1头份,25日龄时每头肌肉注射1头份。所选母猪均按免疫程序进行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猪喘气病等疫苗免疫接种。试验用苗为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由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A组、B组、C组、D组母猪分别产仔265头、264头、262头、267头,产活仔数分别为256头、259头、257头、261头,活仔率分别为96.6%、98.11%、98.09%、97.75%,其中B组高出对照组1.51个百分点。至28日龄断奶时各组分别存活250头、256头、251头、255头,断奶成活率分别为97.66%、98.84%、97.67%、97.7%,B组比A、C、D组分别提高1.18、1.17、1.14个百分点。转群至保育舍、育肥舍,在随后的保育45d、育肥90d中,各组总发病数分别为26头、12头、19头、17头,其中典型的伪狂犬病发病数为16头、0头、9头、8头,伪狂犬发病率B组分别比A、C、D组降低了6.40、3.57、3.14个百分点;死亡数分别为17头、4头、8头、9头,死亡率B组分别比A、C、D组降低了5.24、1.63、1.97个百分点。至试验结束时,四组分别上市233头、252头、243头、246头,总重分别为20477kg、24358kg、22340kg、22981kg,消耗饲料分别是60636kg、69420kg、65230kg,66422kg,四组利润分别为45005.20元、81309.92元、62911.84元、66972.46元,平均每头利润分别为180.02元、317.62元、250.56元、262.64元。经过试验,B组分别对母猪、仔猪使用猪伪狂犬活疫苗免疫后,猪群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比不使用疫苗的A组多收益137.6元,提高了76.44%。

(4)制定综合免疫程序

通过以上试验,可知该疫苗是安全可靠的,根据免疫产生期试验、免疫对比试验和厂方稀释后稳定性试验等免疫比较实验的结果,结合我县以前制定的免疫程序,制定出以猪伪狂犬病、猪喘气病、猪圆环病毒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疫病为主的综合免疫程序。

1.2 制定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经过大量的试验,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制定了能够直接供养殖场和村级防疫员使用的免疫操作规范,包括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接种器械的准备和处理,接种方法和途径、接种剂量,接种前的检查和接种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结合本县猪场一般28日龄断奶的实际情况,免疫注射时间调整为25日龄进行,提前添加多维以减少应激反应,免疫注射时配合使用免疫增强剂等有效方法,减少猪群的应激反应,确保了疫苗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科学饲养管理,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我县过去不少养殖场到邻近的母猪养殖大县购买苗猪回来饲养,有的批次的苗猪购回不久就发病,主要病种有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等,死亡率达10%~50%,有的甚至全军覆没。而饲养日龄不一、大小不同、免疫不详的猪群,易导致应激因素发生,也为猪伪狂犬病感染埋下了隐患,一旦饲养管理不善,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下降,猪群就会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项目推广中,我们重点在全县规模养殖场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积极引导发展母猪生产,有效防止购入苗猪时引入隐性感染猪,阻止猪伪狂犬病病原场外传入;在生产过程中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均做到全进全出,降低猪群之间猪伪狂犬病的接触感染机会。

1.4 规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技术

病死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我县制定下发了病死猪无害处理办法,要求各驻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病死猪的无害处理工作必须亲自到场监督,并根据《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及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2012年全县无害化处理病死猪35303头,2013年处理79576头,2014年处理98146头,三年累无害化处理213025头,各级财政补助1704.2万元。

2 推广效益

2012~2014年累计饲养母猪13.9万头,存栏生猪157.4万头,出栏生猪240.46万头。项目实施的三年中,累计推广使用猪伪狂犬病疫苗279万头份,其中母猪推广使用13.4万头,推广率96.40%,育肥猪推广使用226.2万头,推广率率94.07%,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提高了经济效益

提高哺乳期苗猪成活率:通过项目实施,28日龄断奶苗猪成活率由93.34%提升为96.97%,提高了2.63个百分点,以每头能繁母猪每年平均按生产2.2窝、每窝产仔13头、每头仔猪160元计算,减少经济损失1612.63万元。

降低育肥期生猪死亡率:育肥期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从10.40%和6.80%降低到4.69%和1.56%,分别下降了3.6和5.24个百分点,生猪按每头630元计算,平均每头生猪发病以32元药费计算,则因发病用药和死亡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727.92万元。

增重效益:三年累计出栏240.46万头,每头生猪比项目实施前多增重8.775kg,增加效益12413.64万元。

项目实施三年来,总经济效益21754.19万元。

2.2 增加了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全县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养殖占比逐年提高,至2014年底,已建成省级规模养殖场22个、市级规模养殖场251个、县级规模养殖场2782个,规模养殖占比达92.46%以上。

[1] 孔德江,何晓玲,易栋,等.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筛查与防控[J]. 中国兽医杂志,2010,(10):37-39.

[2] 宋春莲,王艳芬,王凤刘,等.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方法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1):109-111.

猜你喜欢

兽医站狂犬病活疫苗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打败狂犬病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科学看待狂犬病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