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痘病的流行及防治

2016-01-31马连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痘疹羊痘丘疹

马连兰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羊痘病的流行及防治

马连兰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作为古老的疾病,羊痘广泛存在世界各地,尤其亚洲部分国家流行最严重。这些年,国内羊痘发病率较高,多数呈地方爆发性流行。文章介绍此病发病机理,阐述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变,结合临诊经验就确诊此病阐述要点。同时,就预防和治疗分别给予重点性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羊痘 治疗 防治

1 前言

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在冬末春初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致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饲料、垫草、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都可成为传播媒介。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羊养殖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要抓住时机做好预防和治疗。

2 发病机理

致病病毒对黏膜上皮细胞、皮肤有着较强的亲和力,无论是经过何种途径和方式进入机体,都将经血液直接到达皮肤及黏膜处繁殖增生,诱发一系列的炎症而发生特异性丘疹,表现出丘疹、水泡、丘疹等典型的病理过程。

3 流行病学

作为古老的疾病,广泛存在世界各地,尤其亚洲部分国家流行最严重。有资料证实: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比如:印度、尼泊尔、俄罗斯等等不少国家,都有此病流行的报道。这些年,国内羊痘发病率较高,多数呈地方爆发性流行。

作为急性传染性疾病,山羊、绵羊均有易感性,羔羊感染后病死率最高,妊娠母羊感染流产率较高。自然感染情况下,山羊痘和绵羊痘不交叉感染。自然痊愈的病羊,能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幼畜可通过哺乳,自母体中获得高抗体水平,提升其被动免疫能力。

羊痘传染经含病毒的皮屑,随风、灰尘等侵入呼吸道感染。或,经破损的皮肤、消化道,进行感染。羊痘流行的严重性,取决于易感群的大小、流行毒株的毒力、羊只的品种及日龄等等。有资料证实:山羊痘发病率在75%,死亡率在50%。绵羊痘各项略低些,但羔羊病死率高达100%。

4 典型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1周,长可达2周。发病初期,个别发病,后期蔓延至全群。早期,体温骤升,高温42℃不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鼻黏膜潮红,早期青液,后期流脓,呼吸增速,脉搏加快,寒战不止。发病后4d,发生痘疹,后期红斑。其后的1~2d,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后期扩大,显淡红色,形成球状隆起结节。结节经2~3d,形成水泡,内容物不断增加。后期,成脐状,中间凹陷。期间,体温下降,水疱化脓。无并发病感染,几日内脓疱干瘪,形成痂块脱落,留下灰褐色瘢痕,逐渐痊愈,病程约2-3周。此病易混染化脓性乳腺炎,导致怀孕母羊流产。

此病除典型病例,同样有非典型经过。体温轻度升高,黏膜卡他性经过,有少数痘疹经过。或,出现丘疹后,不再继续发展,即可消散痊愈,呈良性经过的病程,为顿挫型。个别病例,早期症状与典型痘疹类似。但是,在丘疹期不在发展,而后期结节增大硬固,不形成水泡,为“石痘”。如果痘疹密集,相互粘连融合。期间,化脓菌侵入,将造成大面积的坏死,伴有明显的恶臭味,即所谓的“臭痘”。有的痘疹呈黑红色,称之为“黑痘”。此种情况下,病死率在20%~50%。

5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前胃和第四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结节,严重的可形成糜烂或者溃疡。咽喉部、支气管黏膜也常常有痘疹.肺部呈大理石样硬块结节以及卡他性肺炎区。有的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瘤胃、肠管等有硬块结节,体表皮肤呈典型的痘疹病理变化,气管、支气管黏膜上有浅灰色小结节并附有浓稠黏液,肺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其他内脏器官没有典型病变。

6 诊断

病羊呈现典型临诊症状时,诊断比较容易。在临诊诊断时,应当系统全面的检查。如果发现有典型羊痘症状,要结合流行病学等判断,一般可以得出较为确实的诊断。如遇到非典型病例,可以用羔羊进行生物学试验,以便确诊。对非典型病例也可通过对羊群个体不同检查做出诊断,必要时做微生物学分析,具体做法是:无菌剪下羊体上的丘疹,磨碎以生理盐水稀释成乳剂,加入链霉素1 000μg/ml、青霉素 1 000 IU/ml,皮肤划痕接种于健康绵羊,若引起痘疹,即可确诊。

7 防治措施

发病疫点,严格封锁,禁止随意进出。发病羊及同栏羊,全部捕杀,尸体经消毒后深埋。未发病受威胁羊只,紧急接种山羊痘弱毒苗。

改善羊舍环境,及时进行清扫。所有污物集中堆积,运往指定地点,经消毒后发酵处理。羊栏、器具等,用菌毒敌消毒;料槽、水槽等,用新洁尔灭浸泡,冲刷;通道、羊舍及周边环境,用石灰水消毒。此外,福尔马林、石炭酸、盐酸等,均为不错的消毒药剂。

注意普查受威胁羊群,假定健康羊严格圈养。及时接种山羊痘弱毒苗,限制受威胁区羊只及产品调运,加强市场及产地检疫,避免疫情被扩散开来。

条件允许的,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全进全出。必须要引种,禁止自疫区引进羊只。即使非疫区引进的羊只,同样应加强疾病检疫,单圈饲喂隔离20d后,经检疫无病害后,方可合群饲养。

留意疫区疫情变化,一定发现疫情,及时上报,采取得力的封锁、扑疫制度,遏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加强饲养管理,禁止疫区放牧,搞好圈舍卫生。冬春季节,适量补饲,注意保暖防寒。疫病区,例行接种防疫。山羊痘苗,0.5ml/次,皮下注射。每年春季,无论大小,一律尾内侧、股内侧注射。有效免疫期1年之久,7月龄加强注射1次。

8 临床施治

(1)患病初期,注射免疫血清。用量:每次每kg体重20ml,体重较大者,酌情增加剂量。

(2)麝香酒精液,浓度0.1%,皮下注射。调配方法:取麝香1g,研磨成粉。配无菌蒸馏水,1000ml/次,微热溶解均匀。放置调配溶液1周,经过滤取出滤液。滤液显棕红色,有特殊气味。取滤液适量,溶解60°白酒或生理盐水中,皮下注射,1ml/次。必要情况下,重复注射1~2次。通常情况下,注射后4d,丘疹开始结痂,逐渐痊愈。体况较好的病羊,注射后第2d,精神好转,食欲恢复。

(3)针对性治疗,皮肤部痘疮,涂抹紫药水。待水疱破裂后,先用石炭酸擦洗,然后涂药治疗。黏膜部病灶,先用高锰酸钾擦洗,之后,涂抹碘甘油或紫药水。

(4)恶性山羊痘治疗,用新砷矾纳明,康复效果好些。用量,0.02g/kg,浓度5%,静脉注射。早期感染症状,及早注射,1周即可康复。具体用量,成年羊,取5%新砷矾纳明0.3g,溶入生理盐水10ml。成年奶羊15~20kg,用量控制在0.5g之内;山羊5月龄下,用量控制在0.15g之内;山羊5月龄以上,用量控制在0.25g之内。早期注射,有呻吟、不安等症状。但是,第2d,症状有所缓解,食欲恢复,体况好转。

(5)蘑菇水治疗,处方:蘑菇,30g/次;白糖,3g/次。混水待溶,500ml/次。微热加温,适用20只大羊,25只小羊。恶性羊痘,酌情增加用量。1次灌服,漏斗冲洗干净。初发注射,3~5d后痊愈。恶性羊痘注射,1周后痊愈。

(6)防控继发病,防继发病感染,磺胺类药物、四环素、青霉素等,均有不错的效果。用量用法,四环素,每次50万国际单位,溶于生理盐水,50ml/次,1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

(7)中兽医辨证施治,羊痘因湿热诱发,内伤饮食导致脾胃失调,导致湿热内积。由此,治疗原则上,以清热解毒、健脾燥湿、发表和里为主,注意内清五脏之湿,外清体表之毒,达到根治的目的。

处方1:葛根汤——黄连,9g;苍术、葛根、紫草,各15g;白糖、绿豆,各30g。温火煎服,每天1服,连用3d。

[1] 王保东,信丽双,田培生.浅述绒山羊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09,(4):76.

[2] 陈学生.对牧区一起暴发性羊痘疫情的调查及思考[J].畜牧与兽医,2009,(2):110-111.

[3] 孟日增,石建平,王伟利.绵羊痘与山羊痘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1):31-32.

猜你喜欢

痘疹羊痘丘疹
叶天士治疗小儿痘疹经验探析❋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尾寒羊痘病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关于羊痘防控难点及对策分析
羊群防治羊痘早动手
基于数据挖掘宋代《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用药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