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2016-01-31赵先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针头毒力饮水

赵先萍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赵先萍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在养殖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不小损失。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疫苗方面、动物方面、环境因素、免疫程序因素以及免疫操作等。为此,应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做好控制。

1 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1.1 疫苗

1.1.1 疫苗疫质

国内使用的动物疫苗,必须由兽用预防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按照特定的规程和质量标准生产,并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批准同意;对进口疫苗必须先注册登记,批准进口后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检验合格,并加贴“中国兽药监督”防伪标识,方能销售使用。然而在使用中,很多人因为图便宜或者认识不到位而误用了伪劣、假冒疫苗,或者是非法生产和进口的疫苗,导致免疫失败。

1.1.2 过期、失效

疫苗保存不当,会使效价降低或无效;有的疫苗在不同温度中保存,有效期是不一样的。因此,超过有效期的疫苗不得使用。

1.1.3 疫苗的株和型

疫苗的血清型与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血清型不同,则免疫后起不到保护作用。

1.1.4 疫苗失效

稀释后的疫苗长期放置在高温下、放置疫苗的容器密封不严或者有破损等都会使疫苗收到污染而变质,导致免疫失败。

1.1.5 其他

最主要的是在饮水免疫过程中,饮水容器不符合标准,所饮水本身质量不佳,在饮服疫苗前停水的时间太短导致在开始饮水时集体不能及时、有效吸收,反之亦然,如若稀释疫苗所用的水过量,会导致畜禽不能再有效的时间内将其饮用完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1.2 动物

1.2.1 营养及微量元素

动物营养不良,或者上期饲喂的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会影响机体本身免疫球蛋白的产生而影响其免疫力。

1.2.2 动物自身状态

怀孕后期、吮乳畜禽应当等待期分娩结束、哺乳终止之后再对其防疫;瘦弱、患病的畜禽应当等待其体质好转之后再对其进行防疫。

1.3 药物的影响

进行免疫的当天不能对畜禽舍进行消毒,因为消毒剂残留会导致疫苗失效,从而引起免疫失败;鸡新城疫免疫接种效果会受到鸡体内残留的地塞米松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庆大霉素、金霉素等对免疫也有抑制作用。相反的,有一些药物对免疫也有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比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左旋咪唑等。

1.4 畜禽的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

如鸡群早期患传染性法氏囊病,将影响多种有效疫苗在免疫接种鸡群后免疫力的产生;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或混杂其他传染物如农药、重金属镉、铅、汞等,也能导致畜禽免疫抑制。

1.5 母源抗体的影响

母源抗体有保护幼龄动物不发生传染病的功能,但它对疫苗抗源又有中和作用。因此,当母源抗体还没有消失到一定程度时,不宜接种疫苗。

1.6 动物处于应激状态

动物处于不良应激状态下,会产生免疫抗体,比如:畜禽刚经过了长途运输,应该等其缓和之后再进行防疫,除此之外还有惊吓、畜禽舍内湿度过大,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等。

1.7 潜在影响因素

在预防接种时,部分动物已经亚临床感染或处于潜伏期或在免疫阴性期感染强毒,在接种后往往会诱发病情,造成免疫失败。

2 环境

当动物舍内环境中存在着高浓度的病原微生物,或由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病原微生物时,使用任何一种好的疫苗,往往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因为动物接种疫苗后,一般10天后才会有好的免疫效力,这10d的抗体空白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如鸡马立克氏疫苗、猪链球菌菌苗免疫阴性期都长达21d。

3 免疫程序

(1)免疫过早、接种次数过多,间隔时间过短,常可使接种的疫苗全部或部分被体内抗体所中和。反之,免疫时间过晚,接种次数过少,间隔时间过长,会造成抗体水平较低,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2)免疫程序不合理。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疫区,用弱毒力的疫苗给7日龄以内雏鸡饮水的效果就不如用中等毒力的疫苗14日龄注射好。畜禽防疫要因地制宜,本地没有的传染病一般不要主动防疫,经常发生的疫病要加强防疫。

(3)不同的疫苗产生的免疫期不同。有的疫苗须在配种前免疫,有的须在产前接种,不严格按免疫程序接种将影响免疫效果。

(4)疫苗选择不当。有的疫苗有几个不同的品系,不同的品系毒力不同,若首免时选用毒力较强的品系,不但起不到免疫保护作用,而且接种后还会引起发病,导致免疫失败。

4 免疫操作

(1)稀释液使用错误或不合格。不同的疫苗要求使用不同的稀释液,如马立克疫苗必须用专用稀释液,猪肺疫、猪丹毒二联苗用10%氢氧化铝稀释。

(2)免疫途径不正确。动物免疫接种的途径有点眼、滴鼻、饮水、喷雾、注射、刺种等,采用哪一种方法给动物接种是根据疫苗类型及抗体产生的形式决定的。

(3)疫苗接种量不当。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按剂量操作,绝不可粗心大意。使疫苗接种量过大或过小,或针头未刺入皮肤,都会影响免疫接种剂量。

(4)操作不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接种前注射器、针头等没作彻底消毒;疫苗注射和治疗注射使用同一个注射器;不按照一头一针头的防疫要求接种;稀释疫苗时皮塞上不加进气针头,造成针头传染,这些都是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

(5)超剂量或多次免疫引起免疫系统麻痹。

(6)操作失误。接种时,操作无次序或无标记,造成漏防或重防。点眼、滴鼻免疫时,药液没有滴入眼、鼻内,或未待药液吸入后已放手,会造成免疫剂量不足。喷雾免疫时喷射不均,雾粒大小不当,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1] 王春梅,江波.浅谈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2):176.

[2] 杨廷桂.动物防疫与检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赵先萍(1970—),女,山西太原人,研究生学历,畜牧师,现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教学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针头毒力饮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简易饮水鸟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pLVPK毒力质粒的分布及与耐药的关系
饮水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