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犊牛成活率

2016-01-31傅常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能力差初乳肠胃

傅常春

(河北省围场县农牧局,河北 围场 068450)

如何提升犊牛成活率

傅常春

(河北省围场县农牧局,河北 围场 068450)

养牛各日龄阶段,犊牛最难养。这与其免疫能力低、体温调节能力差、外界适应能力差、神经反应不足等等,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掌握提升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犊牛 成活率 提升

1 前言

犊牛饲养为养殖敏感期,出生后的犊牛,免疫能力低、体温调节能力差、外界适应能力差、神经反应不足等等,非常容易由此而感染各种病菌侵袭增加病死淘汰率。文章重点阐述,提升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 提升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1 提高母牛妊娠期营养水平

在母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大量消耗母体营养。故在母牛的妊娠期的最后2个月,饲养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影响母牛本身的健康和产后产乳量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在母牛的妊娠期的最后2个月,适当补充精料,既可增加胎儿的出生体重,又可提高初乳的质量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妊娠后期停止使役等,以尽可能减少可能人为性的流产、死胎、畸胎、早产、过期妊娠等情况的发生。

2.2 加强犊牛产后护理

受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基层养殖户主对新技术的把握较慢,不能准确掌握母牛的分娩时间。分娩过程中,常会因分娩困难、助产不当等,导致犊牦牛感染某些病患。比如:肢体脱臼、肢体拉伤、窒息假死等等,此类问题应急处理不到位,极易诱发假死症状。

由此,犊牛初生后,应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内的黏液,利于其呼吸和吮乳。如处理不及时,导致窒息假死,做好应急处理。倒提假死犊牛,倒出咽喉部羊水,清除口腔、鼻腔内黏液,紧急救治。同时,轻拍胸腰数次,有节奏的按压。或,用酒精涂抹犊牛的鼻内,用冷水激头,刺激其呼吸。或,注射强心剂和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直到犊牛自主呼吸为主。

犊牦牛出生后,脐带应自动扯断。但是,未被扯断或残留较长,应辅助人工断脐。方法:由远端向腹部持留存在脐带内的血液,距离腹部5~8 cm处用消过毒的手术缝合线用死扣系死,远端断开,断短沾碘酒消毒,防止感染。

此外,犊牛新生后,体温调节能力低,体表保护能力差。由此,断脐后,应及早擦干体表黏液。避免因黏液挥发,而导致犊牛受凉。特别是高寒地区,此项措施尤为关键。擦干后,母牛同样会舔舐犊牛皮毛,更有利于犊牛血液循环,加快犊牛呼吸。

2.3 犊牛应及时吃足吃好初乳

初乳营养价值高,为母牛生产后1周内分泌的乳汁。

初乳中,镁盐含量高,可刺激肠胃排出胎粪,达到清泻目的。

初乳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为常乳的10倍;维生素D的含量,为常乳的3倍。而且,母牛头1~2d分泌的初乳,化学成分近似犊牛血液,其内含有的白蛋白,可直接透过肠胃壁进入血液,提升犊牛体内血浆蛋白的浓度。

初乳中丰富的免疫抗体,犊牛吮吸初乳,将提升自身后天性被动免疫机能,抵抗各类传染性疾病。初乳中含有的溶菌酶,对多种细菌有清灭作用。由此,补充初乳,是犊牛获得免疫球蛋白的唯一途径。

初生后的犊牛肠胃系统发育不完善,细菌抵抗能力较差,经吮吸的初乳进入肠胃附着肠胃壁上,能有效阻止细菌的侵入,达到提升抗病能力的作用。

犊牛只有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胃肠道黏膜才允许初乳中大分子免疫球蛋白通过,此后这种通过作用急剧减弱,所以尽早哺喂初乳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犊牛出生后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36 h后仅能吸收极少量或不吸收。犊牛越早哺喂初乳,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越多,这和犊牛的死亡率直接相关。所以犊牛出生后1h内,应吃到初乳,体弱的犊牛可迟至2h。

2.4 加强犊牛日常管理

犊牛刚出生后,机体免疫能力低,抗应激能力差。由此,20日龄内的犊牛,不建议外出放牧。尤其,遇到降雨、气候骤变等情况,更不允许犊牛外出。

改善犊牛生长环境,注意加强卫生护理。饲养犊牛,建议专设饲养室。同时,定期用草木灰、生石灰等消毒,确保舍内干燥卫生。定期更换垫草,及时清理粪便,所有污物集中堆积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滋生传染。人工哺乳用具,每次喂完后,都要开水消毒一遍。犊牛生活圈舍附近、运动场等,禁止有布条、塑料、绳条等异物,以防犊牛误食。

2.5 重点做好应激性腹泻的防治

犊牛初生后,应激性腹泻为常发病。由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病害防治的同时,应注意重点防应激性腹泻。

犊牛1~20日龄,为应激性腹泻的高发期。尤其,10日龄内,此病发病率最高。犊牛初生后,抗应激能力差,自身免疫力低。遇到气候骤变,温度降低,水源质量差,奶源质量差等情况,都可导致犊牛机体的突然不适应。首先,肠胃不适应,代谢紊乱。后期,伴有典型的腹泻症。由此,必须要加强犊牛的护理,避免应激性腹泻的发生。犊牛10日龄内,尽量不要凉圈过夜,注意保温加温。供给足量温水,定时、定量、定温饲喂优质奶源。早先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同样可预防应激性腹泻的发生。

而护理不及时,临床出现感染病例,建议及早隔离诊治。犊牛刚拉稀,用硫酸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次40万单位。2h后,用磺胺脒,首次10g。之后,5g/次,2次/d,连用3d。脱水严重者,注意补液。葡萄糖液,500ml/次;生理盐水,500ml/次;痢菌净,0.5g/次;维生素C,2g/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药3d,补液效果理想。

[1] 戚江涛,李成松,李亚萍,等.犊牛智能化饲喂装置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4,(10):127-130.

[2] 迪里拜尔·阿布都热依木.如何提高犊牛的成活率[J].中国畜禽种业,2014,(9):63.

[3] 郭美青,戴远棠.提高犊牛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8):52-53.

猜你喜欢

能力差初乳肠胃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老人辨别方向的能力差了,该怎么办?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实心球投掷能力差的原因及提高策略
笨鸟先飞
浅谈大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差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