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培育关键技术

2016-01-31叶孔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关键时期乳头断奶

叶孔尚

(靖江市靖城畜牧兽医站,江苏 靖江 214500)

仔猪培育关键技术

叶孔尚

(靖江市靖城畜牧兽医站,江苏 靖江 214500)

今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仔猪死亡的数量有所上升,直接影响到了养猪业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从怀孕后期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入手,集中阐述了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教槽料和断奶仔猪日粮的配制和选择,详细叙述了仔猪在哺乳期和断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仔猪的疾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提高仔猪培育的质量。

仔猪 培育 关键技术

0 引言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生产的开端,仔猪的饲养包括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饲养。仔猪是养猪业的基础。由于哺乳仔猪抵抗力弱,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胃肠消化机能低,仔猪死亡率比较高,给养猪者造成很大损失。这个阶段饲养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猪一生的生长成绩。

1 接产

饲养员及有关人员要日夜值班看守待产母猪,母猪出现临产预兆时,应将产床及母猪用消毒水消毒一遍,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清洗母猪的乳房和外阴部。仔猪分娩出后,应将脐带中的血液挤入仔猪体内,以留下5厘米长为宜,并用2%的碘酊消毒断头处;如果脐带因自然断得过短而流血不止时,应立即用消毒的结扎线结扎脐带。如果发现胎儿包有胎衣,应立即撕破胎衣,再抢救仔猪。发现假死仔猪时,要倒提拍打,或向仔猪鼻喷刺激性物质等。把仔猪放入保育箱,保证仔猪温暖,出生30分钟后,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在 12~24h内进行,断牙、断尾。由于仔猪怕冷,防寒保温工作非常重要。因此要把仔猪放入保温箱中,使其吃乳后能“自觉”回到那里。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一般采用红外线保温灯进行保温。仔猪被母猪踩压而死比较常见,养殖户应特别注意,避免无谓的损失,可以设护栏或仔猪保育补饲栏,现代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多将母猪养在限位架内(母猪不会踩死或压死小猪)。商品猪早去势可减少刺激,伤口易于愈合。仔猪生后7~10d内均可实施。

2 断奶前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断奶时体重(即断奶窝重)的高低,是衡量仔猪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使仔猪断奶时体重达到最大。提高仔猪断奶时的体重,重点掌握一下三个关键时期,下面以35日龄断奶为例。

2.1 第一关键时期

仔猪出生后7d为第一个关键时期,称之为初生期,群众称为初生关。要让仔猪吃好、吃足初乳,因为母猪分泌的初乳对仔猪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母猪的每个乳头排乳量不等,一般前面的比后面的排乳多,而仔猪有固定吮吸某一个乳头的习惯,在出生后即有寻找乳头的本能,较强的仔猪很快就能找到乳汁多的乳头,较弱的仔猪则只能吮吸乳汁较少的乳头;时间一长,同窝仔猪个体间大小悬殊,甚至有的仔猪会变成僵猪。为了使同窝仔猪生长一致,可在仔猪产后最初几次吸乳时,采取人工辅助的方法使仔猪固定乳头吸乳。具体做法为:先将个别好抢乳头的强壮仔猪放在一边,而把弱小的仔猪先安排在前面几个乳汁较多的乳头上吮吸,中等仔猪安排在中间几个的位置,等母乳接近放乳时,才让好抢乳头的强壮仔猪在后面空余的乳头上吸乳。通过以上措施,可使每头仔猪都能吃好初乳。仔猪生后2~3天,还要做好补铁和补硒工作。

2.2 第二关键时期

仔猪出生后7~25d为第二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抓好开食,过好补料关。母猪的泌乳量,一般在3周后逐步下降,而仔猪的生长发育加快,随着体重的增加,仔猪每日需要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多,此时专靠母乳提供已不能满足需要,这就需要及时补饲。补料时间宜尽量提早,一般在出生后7d左右即开始调教吃料,使其在20日龄左右时基本上能主动吃料。补饲方法为:在干燥清洁的木板上或开食盘中撒少许优质的乳猪料,5~7d后,当仔猪开始采食教乳料时,便可采用料槽,让其自由采食。遵照“少喂勤添”的原则,一般每天应喂5~6次,防止浪费。每天要把剩余部分弃掉,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对个别诱食困难的仔猪可在补料中添加少许糖水,调成糊状后涂抹于仔猪嘴上,让其舔食,一般经2次~3次后即可自行采食。15~25日龄,是补料关键时期,要补全价配合饲料,让其自由采食;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赖氨酸和微量元素效果更佳。

2.3 第三关键时期

仔猪25日龄后称为第三个关键时期。仔猪生长加快,进入旺食期,此时要让仔猪采食更多的饲料。为过好断奶关,具体要抓好“三过渡”:第一,换圈分群,逐步过渡,把仔猪留在原圈饲养,只把母猪调到其他猪圈,经10~15d后,再按仔猪大小、强弱、性别调圈分养。第二,饲料的改换逐步过渡,进入旺食期的仔猪,能大量吃料,每头每日可吃料0.6~0.8kg,日增重可达240~330g。第三,饲料投喂次数多少的过渡,白天增加饲喂次数,每日5~6次,晚上10点左右再增喂一次,并做到饲料要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突然改变饲料往往会使仔猪减少采食量。

3 保育期仔猪饲养管理(从断奶后~70日龄)

3.1 增加断奶仔猪的采食量

仔猪断奶后,采食量逐日增加,日增重也快,饲料报酬高,选用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的乳猪配合饲料,促进仔猪多采食,是提高仔猪个体体重,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仔猪刚断奶时的主动采食量一般都很低,无规律,并且变化不定,为提高仔猪断奶后采食量,最成功的一种办法是采用湿料和糊状料,在饲喂次数上,实行日喂4次,在夜间9点~10点增喂1次,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为减少应激,养好断奶仔猪,要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及生活环境“两维持,三过渡”,即维持在原圈饲养和维持原饲料饲养,并逐渐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过渡。

3.2 断奶后预防仔猪腹泻

3.2.1 降低日粮抗原物质

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少断奶后腹泻。一般仔猪配合饲料含18%粗蛋白就合理了,而有些农民购料时认为粗蛋白含量越高越好,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3.2.2 应用酶制剂

可以添加蛋白酶、淀粉酶、糖类分解酶、纤维素酶等制剂,以补消化酶分泌不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3.2.3 仔猪日粮

在仔猪日粮中,还可以添加土霉素、大蒜等抗菌药物来防治仔猪腹泻。

3.2.4 添加益生素

微生物制剂益生素是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使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而抑制病原繁殖,达到虽有病原微生物存在,但并不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目的,此类商品有乳酸,制剂、抗痢宝等。但应用时应注意不要与抗菌药物、抗生素同时使用,以免药物杀死有益微生物,而起不到应用的作用。

3.2.5 添加抗菌促生长剂

仔猪腹泻多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主要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梭状病毒等繁殖,分泌毒素。添加抗菌药物能有效地抑制其生长繁殖,以促进仔猪生长。常用的药物有金霉素、土霉素、喹乙醇、利高霉素、喹诺酮类等等。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几种药物要轮换使用,以免病菌产生耐药性、而使药物无效。还要注意,药物用量要足,否则既达不到防病的效果,又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另外,病毒也可引起仔猪腹泻,如轮状病毒等。但至今还没有效药物治疗该病。

3.2.6 注意保温、保持猪舍干燥

气候骤变时要注意保温,保持室温大于20℃。生产中有些猪场的断奶后保育猪舍没有保温设施,仔猪死亡率较高;我们在生产中感到冬季和早春天气较冷,早期断奶后的仔猪还是需要适当保温的。建议保育猪舍于冬季和早春用电热板、保温灯等用具,给仔猪保温,既可保持猪舍干燥。又避免仔猪感冒、腹泻等。另外仔猪不宜养在水泥地上,以免水泥地面太冷,仔猪易生病死亡;我们提倡将仔猪养在网床上,这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确保仔猪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

3.2.7 适当限饲

仔猪摄入自由采食量85%的饲料就能充分生长,过食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致腹泻。

4 小结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猪生产的开端,仔猪是养猪业的基础,也猪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抵抗力最差,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因此仔猪的饲养管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在猪场实习,经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老师的指导,知道了仔猪的饲养管理大体上分为3个时期:①出生仔猪的饲养管理;② 吃乳期仔猪培育;③ 断奶后仔猪的饲养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早吃母乳,适时断牙,断尾,防寒保暖,创造适宜卫生环境等都尤为重要。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有效地改善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防止消化道疫病的发生。在仔猪培育生产中,只要按照要求严格把关,可明显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增重速度;也可减少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和水肿病的发生。

[1] 潘华彪.规模猪场及早期断奶的饲养管理[J].浙江畜牧兽医,2006,(3):15.

[2] 王桂香.提高仔猪成活率的6项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6,(10):9.

[3] 王树林.兽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47-356.

[5] 郑鑫.仔猪水肿病的预防[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6):14.

[6] 胡纯祥,徐华春.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104.

猜你喜欢

关键时期乳头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田径训练的兴趣
有效分析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于教学的影响之处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区域电力消费问题研究
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