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和县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的探讨

2016-01-31昂毛吉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牦牛肉环湖牦牛

昂毛吉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海南 813099)

共和县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的探讨

昂毛吉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海南 813099)

共和县的主导经济产业是畜牧业,主要以木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畜牧业大县。全县现存栏各类牲畜162万头只。其中绵羊144万只,牦牛14.8万头,黄牛1.2万头,奶牛0.4万马属1.5万头匹。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全县牦牛主要分布在环湖地区的石乃亥、黑马河、江西沟、倒淌河等4个乡镇,在塘格木镇、龙羊镇、廿地乡也有少量的牦牛。牦牛对高海拔、低气温、缺氧等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全县牧民群众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1 牦牛发展现状

共和县牦牛养殖由于长期以来生产管理粗放,经营方式落后,本品种选育力度小,造成牦牛生产性能降低,成熟晚,周转慢,影响了牦牛个体生产性能和群体产出能力的提高,加之由于长期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草地建设、畜种改良、疫病防治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全县自2007年以来紧紧抓住畜牧业生产调整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共和县畜牧业资源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牦牛提纯复壮项目,在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实现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发展效益型、生态型畜牧业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牦牛改良工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了一定的倾斜,积极鼓励农牧民群众引进、培育饲养优良畜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环湖地区建成畜棚5120座,人畜饮水管道57条423.15km,水井322眼,围栏草场212.6万亩,人已种草24.33万亩,为加大牦牛改良力度,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培育优质牦牛新品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群众改良的积极性。

2007年至今,全县共引进含有1/2血液的野血牦公牛1680头,细管冻精5.6万支,分别在石乃亥、黑马河、江西沟、倒淌河采取人工控制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牦牛杂交改良,在环湖4乡设立冷配点4处,配备了专业人员和器材,县站按时供应液氮和冻精。据2008年统计控制本交受胎率达49.2%,人工授精受胎率达31.5%,犊牛成活率达92.2%。

2008年本单位对复壮牦牛与家牦牛进行了生长发育和屠宰对比测定,导入野血生产的牦牛后代平均初生重为12.33kg,比家牦牛多1.03kg,提高了9.1%。6月龄时平均体重为52.5kg,比家牦牛多9.18kg,提高2l.lg%,平均体高77.66cm,平均体斜长79.86cm,平均胸围99.43cm,比家牦牛平均分别提高4.5%、5.13%、8.65%,差异显著。导入野血生产的牦牛后代18月龄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比家牦牛分别提高了28.75%、49.2g%、20.5%,差异极显著,野血牦牛的生长发育均高于家牦牛,说明采用导入野血牦牛血液,并对犊牛采取全哺乳,半哺乳的方式,配合冷季采用暖棚饲养,并对当年犊牛进行适量补饲,是复壮家牦牛的简便可行措施。牦牛复壮项目实施以来,加强了疫病防治,适时在牛群中进行疫苗注射和驱虫,杜绝了疫情的发生,增强了牦牛体质,降低了死亡率。

目前黑马河乡已建成牦牛繁育基地,成立了环湖景区加隆村牦牛养殖合作专业合作社。环湖地区农牧民人纯收入达5375元。牦牛产业化是本县牦牛养殖中较好的养殖模式,它与畜产品加工企业密不可分,有了养殖业产业化才能保证加工企业的发展。环湖地区生产的牦牛奶给共和县雪峰乳业提供了所需原材料,从而创立了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青海湖”牌奶制品,牦牛肉更是“可可西里牦牛肉干”品牌产品的依靠,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县牦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良种畜少,杂交改良幅慢,选种不科学;二是放牧强度大,生态问题较突出,饲草饲料储备意识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三是牦牛优势产品少,在市场上占有率低,其经济效益不显著。

2 牦牛产业发展模式

2.1 普及良种

牦牛的品种(特别是生产性能的牦牛)要进行长期的更新换代,同时,牦牛的养殖技术也要进行广泛的运用与推广,这是提高牦牛养殖品质的最重要手段。然后,在过去的实际工作当中,在牦牛的选育阶段,工作人员没有将牦牛的系谱进行记载导致没有办法系统的进行牦牛的育种工作。现在为了去报牦牛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牦牛的良种繁育,大范围的将良种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和普及。

2.1.1 牦牛品种的选育阶段

选育之前,必须首先要确立选育目标和选育的牦牛标准,然后在选育区内将一些劣质的种牛和达不到种用标准的牦牛淘汰,将符合要求的留作种用,并且要对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育。对特别优秀并证明遗传性稳定的种牛应采用人工控制繁殖技术,尽可能地扩大其利用率在选育区要组建核心群,制定选育标准和选育方法,建立稳定的选育基地,逐步提高牦牛的群体质量。

2.1.2 牦牛杂交改良

利用奶牛、肉牛改良,开展种间杂交组合,改良其遗传组成,提高其产奶量、产肉量。

2.2 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传统的养殖方法是将牦牛全年放养在牧区,导致饲养周期极长、出栏率和商品率都很低,而淘汰的老龄牦牛是牦牛肉生产的主要来源,没有形成规模,导致经济效益低。新方式的革新,采用杂交改良,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牦牛的生产周期,犊牛2年内育成出栏,在提高牦牛肉品质的同时,由于减少了饲养管理成本,两方面提高饲养的经济收入。

2.3 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全县牦牛产品加工没有形成规模,加工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加之牧民的饲养目的还不太明确,在生产牦牛肉还是生产牦牛乳的天平两端徘徊不定,从而无法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真正的、长期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将牧户与企业与市场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牧民能尽早地明确养殖的主导方向,在全县形成牦牛产品生产的规模,走上专业化的生产之路。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完善牦牛产品的开发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基地,生产出绿色、具有民族特色的名、优、特牦牛系列产品而带动整个牦牛业的发展。

2.4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促进市场、技术、标准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产地、生产过程、投入品种和终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构建牦牛产业化的稳定发展环境。

2.5 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派人到现场指导和科技示范区、示范户,稳定牦牛产品数量,提高质量,使牦牛产品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加快饲草料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培育龙头企业品牌产品不断提高牦牛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昂毛吉(1967-),女,大学专科,畜牧师,从事畜种改良、技术培训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牦牛肉环湖牦牛
辐照剂量对风干牦牛肉中鲜味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绿道规划设计的人文关怀调查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环湖绿道为例
去势甘南牦牛和公牦牛肉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对比分析
武汉市中心城区环湖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评估
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