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6-01-31吾肯卡米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吾肯·卡米力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阜康 831500)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吾肯·卡米力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阜康 831500)

近些年,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林下禽畜养殖热不断。基层养殖户主纷纷利用林间、草地、草丛等养鸡,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但是,林间养殖必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地面湿气大,球虫病的发生频率高,一旦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为惨重。此病气温高、雨水大的季节,最为流行,一旦发现诊治不及时,将加重病死率达50%。此病除导致雏鸡死亡外,更会影响痊愈鸡的生长发育,影响产蛋效率。而且,随用药量的增加,可导致继发病感染,隐性损失不言而喻。

1 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大约从4月份开始到9月份未为流行季节,5~8月份最严重,尤其在多雨、闷热潮湿时多发。各种鸡均可感染,但外来品种鸡比本地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世界公认的有9种艾美耳球虫,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我国各地的鸡场普遍存在。球虫卵囊抵抗力很强,在湿润的土壤中可存活1年,对大部分的消毒剂均有耐受性,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但是卵囊对干燥抵抗力差,当空气中湿度为20%时,卵囊仅存活1~5d。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多见于雏鸡,病程为数天,多者2~3周。病雏血便、拉稀,血便是鸡球虫病最早、最容易发现的临床表现。随着血便和拉稀的出现,患鸡逐渐精神不佳,沉郁或闭目呆立,羽毛耸立,头卷缩,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嗉囊积液,充满液体;病的后期,患鸡羽毛蓬松,翅下垂,两腿不断地发生痉挛性收缩,不久即死亡。

2.2 慢性型

多见于4~6月龄的鸡或成鸡,病程数周到数月。病程发展缓慢,患鸡逐渐消瘦,足和翅膀发生轻瘫,贫血,出现间歇性下痢和血便,生长发育缓慢,产蛋量减少,但极少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鸡鸡冠颜色变淡,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血污染,羽毛逆立凌乱。剖开腹腔后,病变肠段显著肿大,呈深棕色,有大小不等(从针尖到粟粒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点和紫色出血点相间杂;切开病变局部小肠,见肠壁增厚、粗糙、溃疡和坏死,肠腔内有大量红棕色血样物或含有血凝块的液状物;盲肠高度肿胀,内含大量血液及干酪样物质。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鸡群管理

改善通风,及时换气,清洁鸡舍,确保卫生。

控制饲养密度,产蛋鸡做好防机械传播的可能。及时更换垫料,注意清除污物。

坚持全进全出,不同鸡种分开饲养。

加强鸡群护理,发现有病畜,及早隔离诊治,避免延误,影响最终康复疗效。

常年林下养鸡,建议分区轮牧。轮牧周期,间隔1年以上,效果最佳。

4.2 药物防治措施

4.2.1 用药种类

克球粉、盐霉素、马杜拉霉素、拉沙霉素等,适用峰期感染后1~2d,用于肉仔鸡效果,普遍适用于预防,高效、广谱,且增重效果更好。

尼卡巴嗪、球痢灵、氯苯胍等,适用峰期感染后3~4d,尼卡巴嗪普遍适用于毒害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等等,使用安全稳定,防控效果理想,适用峰期后第4d。球痢灵,比较而言,对毒害艾美耳球虫防治效果不错,适用峰期后第3d,使用安全稳定,防控效果理想。

强效氨丙啉,适用峰期感染后5~6d,比较而言,对盲肠球虫作用效力最强,堆型艾美耳球虫防控效果同样不错。

4.2.2 用药剂量

药物治疗期间,用药剂量不宜过量,至少应保证1个疗程。选择治疗药物的同时,配合用多维素。饲料中混拌多维素,增至平常的3~5倍,每千克饲料或饮水中,加维生素K3,3~5mg/次,降低粗蛋白含量控制在7%,提升疗效。此外,药控球虫病期间,易产生强耐药性,用药期间最好几种药物交替使用。

4.2.3 用药时机

球虫病的发病特点,一般在感染后第4d,才会出现典型症状。常用的抗球虫药,盐霉素、马杜拉素等等,普遍适用于球虫发育第1天。由此,药物治疗球虫病,不能等到症状出现后再用药。此病防控的重点在预防。但是,球虫卵囊抵抗能力强,分布较广泛,感染力强。由此,防控球虫病采用综合防治才是关键。

4.3 疫苗接种

肉用仔鸡,1~3日龄,接种1次即可,通常不需要加大剂量。部分厂商,推荐两次免疫,首免3~5日龄,二免8~10日龄。免疫后2周,禁用抗球虫类药物,10d内不要换垫料。通常情况下,接种疫苗后,鸡群还需重复感染,才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即:接种疫苗后,体内球虫繁殖产卵排出体外,再次吃进后经体内繁殖,才产生较强的免疫力。由此,换掉垫料的话,就减少了二次感染的机会,影响最终的防疫效果。接种防疫期间,有的鸡只会产生应激反应,用后1~2周有血便,可考虑用抑制球虫繁殖类药物,投喂1~2d,控制一下。

5 体会

今后发展林下养鸡,球虫病的发生不可避免,此病温湿季节发病率更高些。此病防控的重点,在于搞好日常防治措施。加强鸡群管理,通风换气,清洁卫生,控制养殖密度,坚持全进全出,及早隔离诊治。同时,注意分区轮牧。此外,提前药防,仍是关键。高效药防,应注意用药剂量,至少应保证1个疗程,科学控制剂量。用药期间,最好几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林间养鸡防球虫病过程中,接种防疫疫苗的作用仍不可忽视。一般情况下,1~3日龄,接种1次即可,防疫效果更好些。

[1]梁喜林.抗鸡球虫药的合理使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6):76.

[2]张正黎,廖党金.球虫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8,16(4):35-40.

[3]李金永,赵爱婷,于青霞.农村散养鸡的放养注意事项及防疫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79-80.

猜你喜欢

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