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腹痛症

2016-01-31余大有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患畜候温药用

余大有

(甘肃省武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1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腹痛症

余大有

(甘肃省武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1300)

腹痛症,是家畜胃肠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有差异。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家畜常见腹痛症212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在收治的212例腹痛病例中,阴寒腹痛85例;湿热腹痛53例,血瘀腹痛35例,食滞腹痛39例;沙积、虫扰各20例。临床以阴寒、湿热型为多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若治疗不及时,病情继续恶化,甚至死亡。

2 辨证施治

2.1阴寒腹痛:又称“冷痛”或“伤水起卧”。本病多因气候突然改变,由热变冷、阴雨苦淋,夜露风霜,寒邪侵入,滞留于胃肠,清浊不分,气不升降,阴胜阳衰,致成其病。症见起卧滚转,前肢刨地,回头顾腹,间歇性腹痛。粪便稀软,肠鸣如雷。鼻寒耳凉,口色青白,口津滑利,脉象沉迟。治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药用橘皮散加减:陈皮60g,木香、桂心各30g,细辛15g,茴香、枳壳、厚朴、当归、乌药、白术、青皮、灵脂、泽泻各50g,甘草20g,生姜、大葱为引,水煎候温灌服;另用10%氯化钠300ml、5%葡萄糖盐水2000ml、40%乌洛托品溶液40ml、10%安溴100~150ml、10%安钠咖20ml、一次静注。或水合氯醛10~20g加适量温水内服。

2.2湿热腹痛,即所谓肠胃炎腹痛。暑月炎天,劳役过重,役后乘热喂草料;或草料霉料,谷气料毒凝于肠中,郁而发热、损伤肠络,使肠中气血瘀滞而作痛。患畜表现回头顾腹,时起时卧,腹痛不宁,身热,口渴喜饮,泻粪粘腻恶臭,尿短赤,口色赤红,舌苔黄腻,脉洪数。治宜清热燥湿、行郁导滞。药用郁金散加减:大黄80g,桔梗、滑石各60g,郁金、枳实、黄芩、栀子、连翘、银花、苍术、陈皮各50g,甘草20g,公英9g为引,水煎候温灌服;另用5%葡萄糖盐水 2000ml、10%安溴 100~150ml、40%乌洛托品40ml、50万单位四环素8~10支,10%安咖20ml,一次静注。

2.3血瘀腹痛: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肠系膜动脉瘤引起的慢性腹痛。患畜多在使役中发生腹痛起卧不安,前肢刨地,或仰卧朝天,痛有间歇,在间歇期患畜一如常态。肠道入手检查,在肠系膜根处可摸到有指头至鸡蛋大的肿瘤。治宜健脾理气、活血化瘀。药用七补散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白术、乳香、没药、自然铜、青皮、陈皮各50g,益智仁、茴香、三稜、木通各40g,甘草20g,葱、酒为引,水煎候温灌服;另用链霉素400万单位、青霉素800万单位、注射用水40ml,混合肌注,每日1~2次,30%安乃近注射液30~40ml,一次肌注,每日1~2次。二是产后瘀血未尽引起的腹痛。患畜表现腹痛起卧,回头顾腹,慢草或不食,有时从阴道流出带黑色血块的恶露,口色发青,小便频数、短少,脉象沉紧。治宜补血活血、袪瘀止痛。药用四物汤加减:川芎60g,当归、白芍、白术、枳壳、乌药、五灵脂、云苓、泽泻、陈皮、桃仁各50g,红花30g,香附、益母草各100g,甘草20g,红糖300g为引,水煎候温灌服,另用25%葡萄糖 1000 ~1500ml、10%安溴100~150ml、维生素C40ml、10%安钠咖20ml,一次静注。

2.4食滞腹痛:又称为过食疝。患畜因乘饥饲喂太急,采食过多,或突然更换草料,采食易发酵饲料或霉败饲料,停滞胃腑,不能化导,阻碍气机引起腹痛。表现回头顾腹,急起急卧,或前肢刨地。有时食道有逆蠕动,口色赤红,舌苔黄厚,脉沉紧。治宜以消食化滞为主。药用建曲、大黄各80g,陈皮、枳实、莱菔子、云苓、泽泻各50g,槟榔100g,木香30g,滑石、山楂、青皮各60g,甘草20g,水煎候温与石蜡油1000g同灌。如是牛患病,则应首先以10~20kg温水用胃导管反复洗瘤胃,导出胃内容物、使左肷部凹陷、发软。危症者,可按常规手术切开瘤胃取出胃内容物。再以10%葡萄糖液1000~2000ml,10%氯化钠300ml,10%氯化钙100~150ml,维生素C40ml,10%安钠咖20ml(如有自体中毒症状者,加入5%碳酸氢钠500~700ml),混合1次静注。

2.5沙积:是指肠道积沙。本病多发生于马属动物,轻者主要表现为胃肠卡他,渐进性消瘦,喜卧,粪便或干燥、粪中偶尔混有细沙,严重者呈现慢性轻度腹痛,若不继发肠阻塞时,一般无剧烈腹痛。因沙在肠内呈黑色,故其颜色越暗,表示含沙量越多;严重者,粪呈暗灰色。但应指出,粪色变暗不一定都是因含沙所致,应予鉴别。治宜消积泻下、通便止痛,药用肉苁蓉、大黄各80g,当归、芒硝各100g,滑石,枳实各60g,香附、三稜、青皮、灵脂、茴香、木通各50g,甘草20g,水煎候温,加石蜡油500~1000g同灌。另用5%葡萄糖盐水1500~2000ml、10%氯化钠 300ml、10%安溴100~150ml、维生素C40ml、20%安钠咖20ml,一次静注。

2.6虫扰:本病是各种胃蝇幼虫寄生在马属动物的胃肠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病。日久脾胃受损,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逐渐消瘦,毛焦肷吊,精神不振,有时出现腹痛。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贫血。在排虫季节,可在粪便中或患畜肛门黏膜上发现幼虫。幼虫呈血红色,或黄褐色,虫体分节,形似花生米,治疗以驱虫为主,结合健脾益气补血。药用贯仲散加减:鹤虱30g,当归、白术、云苓、苦楝子、砂仁、使君子、桔梗、薏苡仁各50g,山药、扁豆、贯仲、党参、莲子各60g,泽泻、槟榔各40g,甘草20g,水煎候温,加麻油300g同灌。另用敌百虫,按每公斤体重0.05-0.075g配成10%溶液口服,或胃管投服。另加适量红糖疗效更佳。

3 典型病例

3.12013年9月22日本县城关镇一头8岁红色母马,使役后饮冷水过多致病。体温37.5℃,口温低、口色青黄,舌色淡红或微白,舌津滑利,耳鼻俱凉,肠音雷鸣。前肢交替刨地、行走蹲腰卷尾,卧地滚转,阵痛短而剧烈,急走急卧。耳根、脸部出汗,脉象沉紧,初排球粪后拉稀,诊断为阴寒腹痛。方用橘皮散加减,结合补液等治疗。23日复诊精神好转,口色、体温基本正常,腹痛停止,又服原方中药1剂治愈。

3.22014年9月15日,本县山丹乡宋建平一头6岁红色母牛就医。主诉:最近饲喂马铃薯秧较多,加上又喂马铃薯渣发病。经过两次治疗无效。症见:肚胀,手按左肷部坚硬,鼻镜干燥,发吭,低头拱背,回头顾腹,后肢颤动,粪便干黑难下,口色发红,每分钟心跳78次,呼吸46次,诊断为食滞腹痛。用温水反复洗胃、导出大量胃内容物、左肷部发软,再按上述食滞腹痛治法用药治疗。16日复诊,体温38.2℃,每分钟心跳70次,呼吸40次,腹痛消失,肚胀减轻,但大便干燥,混有褐色粘液,鼻镜干燥,口色红,饮水量增加,当时又输液1次,灌服原方中药1剂。当晚开始反刍两次,17日检查体温38.4℃,心跳54次/分,呼吸36 次/分,其他症状均有好转,尔后进行一般治疗,19日痊愈出院。

S858.2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2-0018-02

猜你喜欢

患畜候温药用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东部白松物候学特性及年生长规律观测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猪外感腹泻可用中药治
用姜巧治猪腹泻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四季划分啥标准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加减大承气散配合大剂量输液治疗马属动物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