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精液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2016-01-31张昌华仲俊蓉王祖俊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受胎率输精公猪

张昌华 仲俊蓉 王祖俊

(江苏省海安县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00)

生猪精液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张昌华 仲俊蓉 王祖俊

(江苏省海安县畜牧兽医站,江苏海安 226600)

生猪精液质量是影响生猪人工授精的普及率、受胎率及产仔率的重要因素,也是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围绕生猪精液质量控制这一课题开展技术研究,经过近3年的技术攻关,掌握了生猪精液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同时大面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猪 精液 人工授精 品质

1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供输精网点布局与建设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2)供精站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

(3)供精站种公猪疫病防控技术。

(4)生猪精液从采精、稀释分装、运贮到输精各个环节精液质 量的控制技术。

(5)生猪人工授精仿生输精、重复输精 等配套技术。

2 项目采取的技术措施

2.1 供输精网点科学布局

2.1.1 新建两家供精站 按照海安县的区域特点,在原有县家畜改良站的基础上,在海安西片墩头镇建设里下河生猪人工授精站,在海安东片大公镇建设大公生猪人工授精站,全县形成了3家供精站共同供精的模式。3点供精后,平均供精距离13.33km,比2009年前一家供精平均距离27.4km缩短了14.07km,这样缩短了供精距离,避免了由于运输时间较长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的不利因素。

2.1.2 设立精液发放点 海安县共有10个镇,按照供精直径平均5km左右的要求,共设30个精液发送网点,平均每镇达3个,对这些精液发送网点严格按照“八有”的要求建设。30个精液发放点平均距离4km,比2009年缩短了5km。这样方便了输精员或农户拿精,在精液发放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精液保存,确保输精时的精液质量。

2.2 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

3家供精站均采用大栏或限位栏饲养种公猪,饲料配方设计按照种公猪精液生产的要求,满足其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需要,并根据种公猪的体重、采精频率决定投喂量,猪舍装有冷风机等降温设备,保证夏季舍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刨刷、运动、采精、饲喂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保证种公猪有健康的体况投入生产。

2.3 科学开展疫病防控工作

三家供精站统一实施由县畜牧兽医站制定的种公猪疫病防控措施和免疫程序,重点是隔离封锁、消毒灭源,按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注射,定期进行抗体检测,确保种公猪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据资料报道,假如有种公猪出现发热或腹泻症状,即使治疗痊愈后,其精液质量两月内难以恢复,有的甚至不得恢复,这样避免了由于一家供精站供精,一旦发生疾病,造成精液质量不高,影响受胎率和产仔率的局面。

2.4 规范操作,确保精液质量

(1)供精站从采精到稀释分装严格按《江苏省猪人工授精技术规范》生产精液。种公猪每周采精次数不超过2次,采精时注意精液不被污染,精液稀释时保证密度在每毫升0.25亿以上,每份精液40ml,有效精子数十亿以上,活力0.7级以上,每批精液都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合格产品方可出站。

(2)实施分点供精,大大缩短了供精距离,并使用汽车运输,稀释后1h内将精液运送到各发放点,既保证了温度的恒定性(一般保持在15℃),又避免了震动和日光照射对精液品质的影响,每个精液发放点在精液到达后或精液发放时都要进行质量检验。

(3)每个精液发放点添置17℃恒温保存设备,使精液从出站到发放至输精员的过程中保存温度基本一致,同时配备了高清显微电视镜检系统,使输精员、养殖农户拿精时可通过液晶电视显示屏直观地观看到精子活力、密度。

(4)输精员或养殖户到精液发放点领取精液时必须用保温杯保存。确因特殊情况未携带保温杯的养殖户,若是冬天将精液放置在内衣袋内借体温保存,若是夏天则由精液发放点提供15℃左右的温水保存。

通过上述措施,项目实施后各精液发放点精液质量得到了保障,与项目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经过对角斜、大公、雅周、墩头4个镇畜牧兽医站精液发放点连续3年7月份精液质量检查,平均精子活力分别为0.736级、0.762级,分别比一家供精时的0.708级提高了0.028级、0.054级,精子密度每毫升0.258亿、0.266亿,分别比原来的0.25亿多0.08亿、0.16亿,畸形率5.47%、4.57%,分别比原来的6.72%低1.25个百分点、2.15个百分点。

2.5 组织研究生猪人工授精配套技术

(1)加大宣传力度,对全县所有的母猪养殖场(户)发放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明白纸,让养殖户知晓母猪人工授精的好处,使母猪配种由自然交配改为人工授精。

(2)加强技术培训,两年共举办人工授精技术培训25场次,参训人员3000多人次,讲解母猪仿生输精技术,并制作了标准的专题输精录像,共培养专、兼职输精人员427名,农户自行输精人员1820名。

(3)掌握母猪发情规律,做到适时输精。广大输精员针对母猪不同品种、不同胎次做到“洋种早输精,本种晚输精”、“小配早、老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同时大力推行农户自行输精,不错过最佳输精时间。

(4)采用仿生输精法输精,将输精器插入母猪阴道内,摇动输精器,刺激阴蒂等部位,提高了母猪的兴奋点,外部可见臀部上抬现象,在5~7cm范围内来回抽动输精器,让精液自然吸入,避免精液倒流现象。

(5)增加输精量,改过去每次20ml为现在的40ml,有效精子数不少于10亿。

(6)采用重复输精,每头母猪均进行2次输精,间隔时间二元母猪为8~10h,本种母猪为6~8h。

(7)积极组织参加全省母猪输精技术大比武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县内通过初选、复选、审核,历时3个多月,共拍摄录像带600多盘,在全省1000多人参加的母猪输精技术大比武活动中,经江苏省专家组根据技术规范程度、精液倒流情况及输精时间长短等进行综合评审,海安参赛队荣获团体冠军,其中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3名。

3 项目推广取得的成效

3.1 人工授精全覆盖

县家畜改良站、大公生猪人工授精站、里下河生猪人工授精站常年存栏良种种公猪120头左右,人工授精覆盖范围为全县10个镇,覆盖面为100%,项目实施后满足了全县所有能繁母猪的输精需求。

3.2 供精量大幅增加

项目实施后,当年3个供精点向全县供应精液165510份,比项目实施前增加18828份,提高了12.84%;第2年供精179168份,比项目实施前增加32486份,提高了22.15%。

3.3 提高了母猪人工授精普及率

通过宣传和培训,母猪人工授精普及率第1年为90.74%,比项目实施前的85.08%提高了5.66个百分点,第2年为93.51%,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8.43个百分点,2年采用人工授精多配种25657窝次。

3.4 提高了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

项目实施第1年一次情期受胎率为92.8%,比项目实施前的90.31%提高了2.49个百分点,第2年为93.87%,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3.56个百分点,两年多受胎28422窝。

3.5 提高了母猪人工授精产仔率

项目实施第1年母猪人工授精产仔数为12.51头,比项目实施前的11.04头增加了1.47头,提高了13.32%,项目实施第2年为13.00头,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1.96头,提高了17.75%,2年累计多产仔591492头。

3.6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1)提高了经济效益。县家畜改良站、大公生猪人工授精站、里下河生猪人工授精站3家供精站两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44.68万元,运行成本共232.12万元,净利润达112.56万元,扭转了原来由县改良站一家供精时的亏损局面。

(2)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了母猪人工授精普及率,各供精点精液生产安全可靠,并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良种公猪的利用效率,第1年供精达到18万份,淘汰了偏远地区劣质公猪,节省了因自然交配饲养较多种公猪的饲料消耗;母猪受胎率提高后节省了母猪空怀期饲料消耗,增加了每头母猪年产窝数,母猪生产性能和头均上市肥猪数显著提高;提高了母猪产仔率,2年增加产活仔数59万头;完善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加速品种改良的进程,推广了优质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生产,缩短了生猪饲养周期,提高了育肥猪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瘦肉率。

[1]倪俊娟.猪常温精液生产中的质量控制[J].畜牧与兽医,2014,46(9):110-112.

猜你喜欢

受胎率输精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
气温对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