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温对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

2018-07-28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受胎率温控圈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江苏句容 212400)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是养猪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繁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技术流程包括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稀释、分装、贮存与运输、输精等环节。猪人工授精技术已逐渐成熟,但也存在着包括技术操作和其他等因素造成的人工授精受胎率下降。猪场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多关注与如何提高配种人员的技术素质、精液品质、母猪的发情鉴定等方面上,而忽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诸多学者在研究环境和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母猪的生产性能都不利。陈赞谋等、陈斌等、曹玉明等报道,夏季母猪的受胎率较低,情期受胎率下降,7、8 月温度最高,受胎率最低。夏彩锋等研究发现母猪的产仔数,尤其是产活仔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热应激作用十分明显。许国林[9]等温度影响母猪受胎率,并提出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随着现阶段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对规模化、集约化猪场中温度对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影响试验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不同月份温度对某一现代化温控猪舍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比较,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试验猪:洋二元杂交猪(长白×大白)体况健康,统一常规饲养管理;

猪精:用于人工授精精液活力均大于0.6,精液保存在17℃恒温箱内,运输途中夏季恒温箱中放置冰袋,用毛毯将冰袋与精液隔开,冬季放置加热板,用毛毯隔开,春秋两季用毛毯包裹。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月份温度及配种舍温度变化情况

收集整理2017年1月2日~2017年12月31日各个月份以及配种舍内的温度变化资料,包括室外和配种舍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和配种舍平均温度。

1.2.2 不同月份温度下受胎率的变化情况

收集整理2017年1月2日~2017年12月31日各个月份的第一情期受胎率的数据。

1.2.3 统计方法

应用EXCLE2013和t检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月份的温度及配种舍温度变化情况

记录每天的室外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室内温度,计算配种计划周期的平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平均温度(如表1、图1)。

图1 2017全年温度变化以及猪舍的温度变化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全年平均温度都在0 ℃以上,但6月19日至9月10日温度超过24 ℃。从4月末开始温度不断升高,7、8月份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到10月份趋于平稳。圈舍的温度在4月24日开始出现波动,之后开始出现温度上升,到7月17日~8月13日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一直到10月23日配种舍的温度开始趋于平稳。但舍内温度变化在6月04日最为明显,即从低温到高温用了两个月(6月04日~7月31日),而从高温到低温用了三个月(7月31日~10月23日)。在1月2日~6月04日和10月23日~12月31日配种舍的温度变化很小,都是在20℃左右。2017全年的温度变化对配种舍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全年温差为29.2 ℃时,配种舍的温差仅有13.9 ℃。高温对圈舍温度影响明显,低温对圈舍温度影响较小,提示生产中无论条件先进的温控圈舍,还是普通圈舍,注重如何防暑降温。

表1 2017年温度变化情况

2.2 不同月份温度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

记录每个配种计划周期的第一次发情配种母猪数、受胎母猪数,计算出受胎率,并进行统计(如表2、图2)。

图2 全年各个月份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变化

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受胎率在1月2日至6月04日受胎率比较平稳,受胎率均高于96 %;从6月04日一直到10月23日受胎率在波动中逐步下降,受胎率从96 %下降到92 %;在10月23日之后有受胎率一定恢复。

受胎率最高是在1月2日~6月18日,期间平均温度均在18℃~24℃范围内。6月19日~9月10日随着舍外温度的升高,舍内温度也随之升高,导致舍内温度远远超过最适温度范围,母猪受胎率明显下降。7、8月份受胎率仅有91.5%,分别低于3月27日~6月18日和1月2日~3月26日的平均值 2.5%、2.4%,低于全年平均值1.2 %,温度对受胎率的影响明显。

9月11日~12月31日的温度基本上都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但受胎率却非常的低,平均值甚至比6月19日~9月10日的平均值还要低2%。分析可能受夏季高温对母猪受胎率影响的后遗影响效果突出,也存在因人员流动而导致的下降。

2.3 不同月份受胎率的 t检验

以全年受胎率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对每个配种计划周期的受胎率进行显著性分析(见表3)。

通过统计多年的年受胎率,发现年受胎率在 95.5 % ~96.5% 间浮动变化,本次的平均值为 95.7 %。经不同月份与全年受胎率的比较,由表3可看出,1月2日~1月29日和2月27日~5月21日的受胎率极显著性提高(p<0.01);1月30日~2月26日和5月22日~9月10日以及11月6日~12月3日的受胎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9月11日 ~11月5日和12月4日~12月31日的受胎率显著性下降。

2.4 不同季节温度下受胎率的 t检验

根据配种计划周期和全年各个月份温度变化情况,划分四个季度进行显著性分析。

按配种计划周期和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按照季度分析时发现高温对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无显著影响(第三季度,p>0.05),相反要关注高温给猪带来的后移影响,第四季度人工受胎率显著低于全年(p<0.01)。当对各个季度进行分别比较时发现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一季度、二季度与三季度差异极显著的(p<0.01),但二季度、三季度和一季度在与四季度比较时差异性极显著(p<0.01)。分析现代化温控猪场在高温季节能够一定程度减缓高温对猪的热应激,但是高温对母猪的繁殖机能能够一定程度上发生后续效应,并在第四季度反映出来,提示今后在做好高温季节的防暑降温,更应关注暑季后生产管理。

3 讨论

高温度对母猪受胎率一定程度上影响较大,6 ~9月份温度偏高,人工授精受胎率低于群体均值,在1 ~5月份温度比较适中,人工授精受胎率最好,而本研究9月份之后,温度日趋下降,但人工授精受胎率依然较低,因此为搞好养猪生产,提高母猪的受胎率,饲养管理必须重视防暑降温工作[1]以及高温对猪群后续效应的影响。一般认为,温度适宜的春秋季节人工授精受胎率水平较高,而本研究发现传统秋季时节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不升反降。赵福[12]等人研究夏季高温对人工授精受胎率影响最为显著,冬季人工授精受胎率最高,其次是秋季。随着养猪产业和设备的发展,温控条件大大提高,制约养猪生产的外界环境影响力下降,同时也因各个猪场的条件和设备的参差不齐,不同猪场影响结果不一。从本猪场温控上看,夏季舍内温度均低于室外,冬季舍内温度高于室外,全年整体波动幅度平缓,舍内温控成效显著。但是夏季的防暑降温注重的程度高于冬季防寒[13]。人工授精受胎率全年数据平均为95.7 %,能够调控圈舍温度一定程度上经济成效显著。

表2 2013年各个月份受胎率比较

表3 不同月份受胎率的t检验

表4 不同季度下受胎率的t检验

人员流动是当前各个养殖场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在分析本猪场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时,发现暑期实习生进场实习,秋季实习生返校。导致场区进行配种的配种员大量流失,且在实习生返校的同时,又有一批新的实习生进行实习,甚至一些中层和管理人才的流动,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和作业标准。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流程中公猪的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保存和运输,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等因素全面综合分析。

猜你喜欢

受胎率温控圈舍
基于小型化的功放单元和温控箱结构及散热设计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浅谈影响驴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主要措施
光学微球腔温控封装平台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