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珍断与治疗

2016-01-3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病鸡鸡舍鸡群

吴 瀚

(广东省信宜市贵子镇畜牧兽医水产站,广东信宜 525300)

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珍断与治疗

吴瀚

(广东省信宜市贵子镇畜牧兽医水产站,广东信宜525300)

随养鸡规模的扩大,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染的病例有增多趋势.支原体病致病菌为支原体,大肠杆菌病致病菌为部分致病大肠埃希氏菌.此症诊治难度大,防控重点应落实到日常免疫接种工作中,注意提升饲养管理水平.文章就诊断和治疗此混染病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断治疗

1 前言

随地方政府对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视,养鸡业逐渐成为广东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比较其他禽畜养殖,养鸡业的发展更容易受疫病的影响.一经感染,诊治不到位,将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打击养鸡户的积极性.结合多年的防病经验,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日渐成为这些年防病的重点对象.一经感染后,致使鸡群生长速度缓慢,治疗起来也非常的困难,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2 致病因分析

鸡支原体致病菌是支原体,鸡大肠杆菌则是由于部分致病大肠埃希氏菌导致的肠道疾病,两者混合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危害也极大,其发病原因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支原体病是广泛存在的,母体会直接传播给后代,带菌鸡也会传播至健康鸡,这也是商品肉鸡支原体阳性率偏高的主要原因.第二,应激也是导致鸡群出现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重要诱因,但是,并不是所有受到感染的鸡都会发病,很多鸡属于隐性感染,并不会表现出其他的临床特征,但是如果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鸡的抵抗力往往会下降,继而出现感染,特别是在鸡舍潮湿、拥挤、通风不良、忽冷忽热的情况下,鸡群很容易出现感染。

3 基本情况

在2015年2月广东省养殖户张某养殖2000只肉鸡,在肉鸡生长到40日龄时,突然食欲下降、饮水减少,突发疾病,在3~5d病情蔓延到整个鸡群,发病率为75%,死亡率高达30%.该批鸡群购买自小型孵化场,在购买后根据传统饲养方式饲养,根据常规免疫程序免疫,在发病过程中曾经应用链霉素与青霉素,但是未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4 珍断要点

典型症状、剖检病理,可作为初诊要点.确诊,需要结合实验室诊断。

4.1初诊

4.1.1临床症状

病鸡早期表现为咳嗽、流涕,眼睛内有气泡、眼睛细长,呼吸道存在啰音,到了深夜啰音加深.到了后期,上下眼睑黏着,眼睛肿胀,眼球萎缩、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拉白色、绿色、黄色粪便,直到死亡。

4.1.2病理变化

病鸡鼻道黏膜水肿,有白色黏液,喉头气管有浑浊或者透明黏液,胸气囊存在黄色分泌物,腹气囊有白色气泡,心包膜浑浊、加厚,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部水肿,气管出现黏液,肠道胸腺、淋巴与法氏囊正常。

4.2实验室诊断

4.2.1抹片镜检结果

将病鸡气囊活气管渗出物、鼻窦渗出物、肝脏、心脏作为病料,采用化学固定法进行处理,使用吉姆萨染色液、革兰氏染液进行染色与镜检,在视野中显示,两端出现单个、双个.两端吨钝圆革兰氏阴性段杆菌,视野中有大小不一与形态不一的紫红色菌体。

4.2.2病原体分离鉴定与培养

取鸡肝脏与心血作为病料,采用无菌接种法将其接种至琼脂培养基,在恒温箱下培养,挑取疑似菌进行镜检,将剩余菌落接种到PPLO琼脂培养基与肉汤培养基中,采用纯培养法,再将死鸡气管、肺组织或者气囊置于琼脂培养基中,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与抹片镜检结果一致。

4.2.3致病性动物实验

取15只3周龄健康仔鸡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只不注射菌液,观察组12只均腹腔注射细菌肉汤培养基,结果显示,在注射后的24~72h之内,实验组中全部发病,在72~96h之内,8只死亡,对照组则无任何变化.从死鸡肝脏中分离到本菌,且存在程度不一的肝周炎、心包炎,且死鸡组织镜检与染色结果同上述结果相同。

5 治疗与预控

5.1治疗建议

将病鸡完全隔离,对鸡舍采用0.3%百毒杀与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此外,每千克水中添加50mg的氧氟沙星,让鸡饮水,连续使用3d,并为病鸡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次/ d,100mg/只,用药时间共计3d,采取上述治疗措施之后,病鸡病情得到显著控制,5d后再未出现死亡病鸡。

5.2预控措施

鸡支原体是养鸡过程中的常见疾病,鸡群带菌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鸡支原体不仅会通过水平传播方式传播,也会垂直传播,一旦发病,后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引种时,必须要从正规鸡场引种,及时进行免疫.同时,恶劣因素也会导致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的流行,如气候冷热交加、氨气浓度过高,通风不良,卫生环境不好,鸡舍潮湿均会降低鸡群抗病力,导致鸡群发病.本病例发生原因与养殖户的饲养环境有关,加上广东春季早晚温差大,养殖密度大,通风不好,致使疾病爆发.此外,大肠杆菌耐药性强,如果长期应用抗生素,很容易导致鸡群出现抗病性,研究显示,大肠杆菌对于丁胺卡那、头孢唑林、氧氟沙星敏感性高,对于链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恩诺沙星敏感性低.因此,对于该种病鸡的治疗,应该优先采用敏感性高的抗生素,控制好用药时间,避免鸡群产生耐药性。

6 结论

总之,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是鸡群的常见疾病,要想真正预防该种疾病的发生,必须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提高饲养水平,注意清洁环境,避免应激因素对鸡群产生刺激,控制好鸡舍的湿度和温度,注意通风,做好污水、粪便以及病死鸡的处理,将传染源消除,从根本上杜绝该种疾病的发生。

[1]田春丽,王成达,周存钦.鸡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诊疗体会[J].吉林畜牧兽医,2010(02)。

[2]王永明,刘娟,王晓丽,章刚.鸡毒支原体病原学及疫苗的研究进展[J].兽医导刊,2010(12)。

[3]王婷,王仁君,周晶,沙未来.鸡肠道中抑制大肠杆菌的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J].中国畜禽种业,2012(01)。

猜你喜欢

病鸡鸡舍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