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胎衣不下

2016-01-30陈达坤谢家卫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患牛胎衣灌服

陈达坤 谢家卫

(1.云南省麻栗坡县六河乡畜牧兽医站,云南麻栗坡 663606, 2.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麻栗坡 663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胎衣不下

陈达坤1谢家卫2

(1.云南省麻栗坡县六河乡畜牧兽医站,云南麻栗坡663606, 2.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麻栗坡663600)

本文分析了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特点,列举3例典型病例,综合其症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采用中医疗法还是西医疗法,要根据患牛的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要因地制宜,选用高效、安全、经济适用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胎衣不下牛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牛分娩后不能在12h内将胎衣完全排出.胎衣不下通常以生殖道疾病、老龄、高产和体弱牛多发,本病虽不能直接导致牛死亡,但会影响泌乳,超过24h不进行医治,停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威胁母牛生命。

1 病因

引起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和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怀孕期间胎盘发生炎症有关,也见于怀孕后期母牛饲料中毒。

(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饲料单纯、品质不良、矿物质、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孕畜过瘦和过肥、胎儿过大、胎水过多、怀孕后期运动不足、双胎、难产和早产等原因使子宫肌肉长时间过度紧张而引起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2)胎盘炎症:母牛怀孕期间子宫受到微生物的感染(如布氏杆菌、毛滴虫、弓形体等)而发生子宫内膜炎和胎盘炎,引起胎盘粘连、充血、水肿,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不能正常分离,引起胎衣不下。

(3)继发于饲料中毒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流产和早产。

2 症状

胎衣不下分为全部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经1~2d后,停滞的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红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腐败分解的产物若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泌乳减少等。

(1)全部胎衣不下:指整个胎衣滞留于子宫和阴道内,外观仅有少量胎膜悬垂于阴门或完全看不见胎衣,患牛举尾、弓腰不安、轻微努责作排尿状、食欲不振,入手检查可发现胎衣与子宫内膜子叶粘着,扣紧部分较多,24h未将胎衣排出者胎衣开始腐败并有恶臭味,产道及子宫内环境温度升高,蓄积有炎性产物及发臭的胎水,有的像果冻样.病牛弓腰抬尾,不断努责做排尿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

(2)部分胎衣不下: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大部分胎衣已经排出,只有少量胎儿胎盘残留在子宫内,外部不易发现,但根据恶露排出时间延长,有臭味,其中含有腐败胎衣碎片即可诊断;另一种是大部分胎衣悬挂于阴门之外,病牛食欲正常,体温变化不明显,偶有努责现象,入手检查可摸到少部分胎衣紧紧扣住母体胎盘子叶上,露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初期为浅红色,逐渐变为土红色,呈索状,此后由于污染而开始腐败,由外向内蔓延到子宫内的胎衣,阴道内不断流出恶臭的液体并带有胎衣碎片。

在少数胎衣不下的母牛,由于胎衣腐败,恶露排出不畅滞留在子宫内,便于细菌生长繁殖,毒素被吸收,引起自体中毒,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个别母牛胎衣不下时,由于患牛强烈努责,引起子宫脱出,子宫部分或全部外翻于阴门外。

3 珍断

母牛分娩后,通常在12h内胎衣未完全脱落便可视为胎衣不下,大部分胎衣不下的母牛可以看到胎衣垂出于阴门外,垂出于阴门外的胎衣被污染发生腐败分解,发生恶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胎衣不下,对自行排出的胎衣要及时检查,如不完整,应进一步做产道检查,以便确诊。

4 治疗

胎衣不下的治疗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两种。

4.1药物疗法

牛产后12h胎衣仍未排出,可选用下列方法进行治疗:

(1)促进子宫收缩,可使用脑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注射液,肌肉或皮下注射50~100单位,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肌肉注射5~15mg。

(2)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向子宫内灌注5%~10%氯化钠溶液2000~5000ml。

(3)预防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等待胎衣自行排出,在子宫黏膜与胎衣之间放入青霉素等抗生素1~5g,1次/d。

(4)中药治疗:中兽医认为胎衣不下是母畜在妊娠期间,由于营养不良、气血亏损、运动不足或劳役过度、生产过程过长致使正气耗伤、子宫弛缓、收缩无力,或分娩时感受风寒,以致气血虚弱、气血凝滞,胎衣不能及时排出,治疗应以补气益血为主,佐以行滞化瘀、利水消肿,可选用下列方剂治疗:

①牛膝30g、红花30g、当归60g、肉桂12g、桃仁24g捣碎开水冲候温一次灌服。

②当归50g、川芎45g、炮姜45g、桃仁30g、益母草50g、炙甘草15g捣碎用白酒250g为引一次灌服,1次/d。

③益母草500g,车前子200g,白酒300g灌服,1次/d。

④催衣散(穿山甲大戟滑石海金沙)共为末,开水冲,加猪油、草木灰水适量灌服。

4.2手术治疗

因胎衣剥离对母牛伤害较大,一般不主张采用,若其他治疗方法无效,必须进行胎衣剥离要求术者要有一定的技术,其方法是:患畜站立保定在平地或斜坡(前高后低)上,将尾巴拉向侧方固定,术者将指甲剪短磨光,彻底清洗消毒患畜外阴部和术者手臂皮肤,并在术者手臂涂擦0.1%碘酊酒精,然后涂香油,为避免操作时胎衣粘在手上,可向子宫内灌入10%氯化钠溶液500~1000ml.剥离时左手拉住外露的胎衣,右手伸入子宫,在子宫内膜与胎衣之间找到未分离的胎盘,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子叶,用拇指小心地剥离,由近及远,子宫角尖端的胎盘,手难以伸入时,可握住胎衣随患畜努责轻轻牵拉,力求完整取出胎衣,剥离时切忌粗暴,严禁生拉硬扯等错误做法,剥离后为防止引起子宫炎和败血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新洁尔灭等防腐消毒药冲洗子宫,然后放置抗生素。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要因地制宜采用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预防:孕畜应饲喂富含钙及维生素的饲料,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分娩后让母畜自己舔干仔畜身上的液体,尽早让仔畜吮乳,或饮益母草及当归水,也有预防胎衣不下的作用。

5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2014年10月16日李某饲养的役用牛在早上6点正常分娩,到下午6点胎衣仍未完全排出,李某到兽医站求医,经到现场检查,该患牛8岁,3胎,精神、食欲正常,少量胎衣呈土红色索状悬垂于阴门外,其他无明显症状,诊断后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①牛膝30g红花30g当归60g肉桂12g桃仁24g炮姜24g共碾细,用开水冲候温灌服。

②子宫内注入10%的氯化钠溶液2000ml。

治疗后到10月17日4时许胎衣自行排出,患牛恢复正常。

病例2:2014年6月11日中午,陆某到兽医站求医,诉称其母牛于6月10日晚8时许产仔,正常分娩,到11日未见胎衣排出,遂出诊,经诊断,患牛11岁7胎,体型消瘦,食欲正常,外观未见胎衣垂挂,偶有血样污秽液体从阴门流出,立即采用下列方法治疗:

①肌肉注射催产素80单位。

②子宫内注入10%氯化钠溶液2000ml。

到晚上9时许胎衣全部排出,患牛恢复正常。

病例3:2014年5月28日杨某电话求医,诉称其母牛于5月26日早9点正常分娩,胎衣不下,采用土办法治疗未见效,出诊观察到:患牛4岁,第一次产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能正常泌乳,阴门外悬垂呈索状胎衣,并流出恶臭分泌物,立即采用下列方法治疗:

①子宫内注入10%氯化钠溶液1000ml。

②手术剥离,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再放入400万单位青霉素。

③益母草500g,车前子200g,白酒300g一次灌服。

④30%安乃近20ml,地塞米松20ml,青霉素800万单位一次肌注。

治疗后到29日上午母牛基本恢复正常,泌乳量逐渐增加。

讨论:西医疗法操作简单、直观、见效快,中医疗法则难以掌握辨证论治,寒热虚实不好区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方能用药准确。

[1]河北中兽医学校主编.中兽医学[M].农业出版社,1979.

[2]徐青春.兽医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患牛胎衣灌服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与疥螨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牛便秘可用中药治
羊咳嗽怎么治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中医咋治牛便秘
救治奶牛卧地不起症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