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致病蓝耳病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控建议

2016-01-3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出血点耳病猪群

毕 忠

(四川省宣汉县凤林乡畜牧兽医站,四川宣汉 636169)

猪高致病蓝耳病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控建议

毕忠

(四川省宣汉县凤林乡畜牧兽医站,四川宣汉636169)

高致病蓝耳病已成为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分析高致病蓝耳病致病因,概要性阐述诊断要点,针对性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蓝耳病病因防控

高致病蓝耳病在国内流行广泛,无论是发病率还是致死率均高于普通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1 病因分析

1.1防病意识淡薄

近些年来,散养户、中小规模猪场为高致病蓝耳病的高发单位.分析原因,与此病常年未规模流行,养猪人员疏于防范,存在侥幸心理,防疫措施不得力,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加上有的年份,猪市行情不理想,养猪户降低生产成本,饲喂用劣质饲料,猪群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加上,免疫接种不到位、消毒管理不当等等,都可导致猪体抗病能力降低,诱发感染高致病蓝耳病.此外,部分养猪户过于担心感染此症,盲目、超剂量地使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同样导致猪体耐药性增加,抗病体质降低,诱发并加重此症。

1.2疏于日常管理

饲养管理工作上的疏忽,同样可加重此症感染概率.第一,免疫接种不科学.比如:接种程序不规范、疫苗保管不严、免疫时间把握不准等等,均可导致免疫失败,加重感染此症的隐患.第二,消毒工作不完善.消毒工作做不好,同样可导致环境恶劣,致病菌滋生,导致感染病毒的概率大增,影响猪群的免疫效果.第三,猪场布局不合理,无公害化处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均可加重感染此症的可能。

1.3频繁调运

引进猪种,均要经过严格的检疫.但是,如果这些工作做得不到位,很可能会将其他地方(猪场)的病原微生物带到自家猪场,很容易引起该病发生.另外,患病猪的流通调运,也会造成该病的流行与传播。

1.4不良应激

应激因素的存在,同样加重感染此病的概率.第一,高温应激.高温季节此症发病率高,加上养殖密度高、通风不良、高热高湿等,均可影响猪只的抗病能力,加重感染概率。

2 临床症状

发病伊始,会有少数感染病例有高热症状.但是,此症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迅速波及全群.而且,不同感染猪群,发病症状差异性较显著。

母猪:食欲废绝,精神陈郁,体温至42℃.而且,呼吸症较突出.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部分感染病例,后期流产、产弱胎、木乃伊胎等,流产率高达30%以上。

育肥猪:食欲不振,多数皮肤发红,个别在耳郭、腹部等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点,个别有结膜炎,甚至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最终多数应心力衰竭而亡。

高致病蓝耳病本身有一定危害性,但是,其最大的危害还是体现在,继发猪瘟、猪链球菌等疾病,加重此症危害性,而且诊治不及时,将加重病死率.此症临床,尝试用抗生素配合安乃近注射液,能短时间内降低体温.但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一旦药效过后,多数会升至病理状态,与康复无大效。

3 病理变化

肺脏病变是该病在发病伊始的典型症状,主要病变特征表现在气管内有泡沫状分泌物,肺部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病变部位较正常肺肿大,散布有斑点状瘀血(花斑肺),个别病猪会发生肺与胸膜粘连的现象,胸膜炎症状明显;淋巴结肿大、水肿、出血或周边出血等;肝脏较正常肿大,边缘有白色坏死灶;肾脏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苍白、肿大,个别的心外膜和喉头黏膜有出血点.胸腹腔积水,心包积液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病死猪有肾、膀胱、咽喉部有出血点,淋巴结有大理石状出血的病理特征。

4 综合防治建议

4.1计划免疫

高致病蓝耳病目前为国家强制免疫的疫病之一,使用的接种疫苗由国家统一财政采购,养殖户免疫领用.目前,可使用的接种疫苗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两种.两种接种疫苗比较,灭活苗控制猪病效果更好些,但是,个别情况下可导致毒力返强,导致散毒现象突出.而活疫苗抑制效果虽没灭活苗突出,但是能有效遏制肺部病变,产生抗体时间较长,且不散毒,安全性要更高些.具体选择何种接种疫苗,养殖户应根据兽医建议,结合流行病情况,参照猪群抗体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接种程序.同时,注意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等的免疫接种,规范操作流程,做到一针一畜,避免打飞针问题的出现。

4.2退热、预防继发感染

发热为高致病蓝耳病的早期症状,建议用退热药物退热.如:安乃近片、阿斯匹林片等,均为不错的选择.用量:仔猪用1片,中猪用1.5片,大猪用2片.取片剂研磨,成粉后混水,待充分溶解后,先拌少量饲料,然后混合大群饲料中.拌料喂服,一定搅拌均匀,而且要现拌现喂.连用3d,每天2次。

预防继发感染,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泰乐菌素等等,均为不错的选择.可选支原净,每次100g;阿莫西林,每次250g;金霉素,每次300g,上述药物混合拌料1吨,连续用药2周.后酌情减半,再连续用药2周.或者,选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根据病程及并发症情况不同,酌情控制用量,联合用药,持续用药1~2周,康复效果更好一些.但是,拌料喂服西药,多数安排在发病后的第3天,时间过早,起不到预防继发病的效果.临床试验,经抗生素疗法,治疗此症效果并不好,但是用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却很显著。

此外,加强对症疗法.此症临床症状千差万别,不同体质发病症状不尽相同.由此,建议结合症状表现的不同积极对症施治.猪只呼吸困难,用平喘止咳类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等;猪只高热不退,用氨基比林、阿尼利定等。

[1]蔡涛.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2):102-104.

[2]刘学红,梁光华.蓝耳病弱毒苗紧急接种感染猪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猪业,2014,(8):52-54.

猜你喜欢

出血点耳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Mutually Beneficial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