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腹泻的病因分析与防治原则

2016-01-3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细菌性猪只寄生虫

代 玲

(重庆市江津区中山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猪腹泻的病因分析与防治原则

代玲

(重庆市江津区中山畜牧兽医站,重庆402260)

猪腹泻危害惨重,日常疏于管理,不良环境应激、营养全价水平低、感染病毒细菌等等,均可诱发感染.临诊经验告诉我们,导致猪腹泻病因是复杂的,常常为上述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几种致病因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因素.同时,各种病因间又相互来联系,互为因果,呈多重或交叉感染,应引起广大养殖户主的高度重视.文章分析病因,阐述防治原则,以供参考和借鉴。

腹泻防治病因

1 前言

腹泻为常见多发病,一经感染,严重影响猪群的发育,发病趋向严重的,可导致猪只批量死亡,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该病严重影响猪只育成率,降低肉质品质,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最近几年,猪腹泻病例有增多趋向,尤其是仔猪感染病例趋多,流行趋向严重,严重制约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猪腹泻概述

猪腹泻,又称拉稀,为常见多发病.不同日龄阶段猪,均有易感性.其中,哺乳期仔猪、保育期仔猪的发病率更多一些.腹泻的典型症状,排便次数比正常情况下增多,粪便稀薄呈稀粥样或水样,并带有黏液甚至血液.健康猪进食后,饲料经过胃肠道的消化至饲料残渣自肛门排出,一般需要18~36 h.在腹泻时,由于胃肠蠕动加快,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猪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5~6次,而在腹泻时,每天排便达几十次.虽然目前的饲养管理水平在不断上升,但仔猪因肠道内尚未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腹泻.仔猪腹泻对养猪业的危害巨大,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3 病因分析

腹泻诱发,病因复杂.大致可分如下几类:

3.1病毒性腹泻

致感病毒诱发猪腹泻,比如:传染性肠胃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疱疹病毒、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等,一经感染可诱发腹泻病例出现。

3.2细菌性腹泻

一些致感细菌,侵染猪群后可诱发腹泻病例出现.诸如:副伤寒、魏氏梭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等,经侵染猪体后均有导致腹泻症状。

3.3寄生虫腹泻

前几年,寄生虫感染,尤其肠道寄生虫感染,诸如:球虫病、蛔虫病、鞭虫病等等,导致腹泻的病例趋多.而这些年,随饲养管理的科学化、严格化,全价配合饲料的使用,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等等,寄生虫感染导致腹泻的病例有减缓趋向。

3.4营养性腹泻

如低血糖(饥饿性腹泻)、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大豆过敏)、非病原性腹泻(缺铁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腹泻).营养缺乏、饲料霉变或误食有毒物质以及酸、碱、砷等化学药物,都可以诱发或直接造成猪腹泻的发生。

3.5环境性腹泻

如气温突变、寒冷刺激、阴雨连绵、湿度过大以及环境突然改变造成机体应激性反应,都可以诱发或直接造成猪腹泻的发生。

3.6其他因素以及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

原虫、霉菌、饲养管理不当(例如突然更换饲料、猪舍温度不适宜、营养不均衡以及其他应激)等都会导致猪腹泻发生。

总之,引起猪腹泻的病因复杂,常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因素.各病因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既相互影响,又能互为因果,常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须引起广大养猪者的重视。

4 腹泻对机体的影响

4.1可引起肠炎

腹泻可造成急性肠炎,患猪会因致病因子的剧烈刺激导致肠蠕动加速,引起剧烈腹泻,并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症状;腹泻造成的慢性腹泻,是因为肠腺萎缩,致使胃肠分泌和蠕动减弱,并引起消化不良。

4.2可引起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长期或剧烈腹泻,导致大量肠液、胰液、钾和钠丢失以及重吸收减少而引起脱水、电解质损失和酸碱平衡紊乱。

4.3可引起自体中毒

腹泻可造成肠管的屏障机能障碍以及胃肠黏膜受损,由此胃肠内容物滞留后,发酵、腐败和分解等,并被血液吸收引发中毒。

5 防治原则

以腹泻为主的猪病,临床诊治不及时,可加重病死率,影响猪群膘情,降低抗病性能,阻碍育成率,造成不容小视的经济损失.由此,所有腹泻类疾病,应做到预防为主,防胜于治.一旦发现有感染病例,及时隔离诊治,及早查明病因,注意清理肠胃,配合使用抗病毒、抗寄生虫、抗细菌类药物,最大限度地提升康复率.具体诊治步骤参照如下:

5.1隔离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生物安全机制,严格消毒管理,及时清扫圈舍,做好圈舍保温工作.经确诊为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应及时隔离病畜,将其安置于温暖、干燥、经消毒的隔离圈舍,遏制病情蔓延扩散.同时,安排专人看护,加强病猪管理,避免相互间感染.同时,健康猪群转移到安全地带饲养.被病猪污染的用具、车辆、地面等,用安全高效的消毒药剂,彻底消毒一遍.而且,最好将常规消毒药剂,涂抹于母猪的腹部、乳房等处,做好预防感染的准备。

5.2预防接种

经传染性疾病诱发的腹泻,诸如:黄白痢、病毒性肠炎、猪瘟等,经预防接种可达到科学防病的目的一般接种与母猪,通过被动免疫仔猪,确保仔猪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达到防病的目的.也可主动接种仔猪,获得主动免疫能力,但是要注意接种应激的控制。

5.3抗菌杀毒

抗菌杀毒药物主要是防治细菌性疾病.对病毒性疾病来讲,抗菌杀毒药物在抑制病毒的同时也能起到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的作用.使用抗菌杀毒药物是目前防治猪腹泻最常规的方法。

5.4特异疗法

可应用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免血清或痊愈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5.5对症疗法

根据病情的变化和病猪的体质状况,应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包括止泻、收敛、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补液.腹泻病猪丧失的不仅是水分,还有许多盐类,所以在补液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6 结论

猪腹泻的危害是严重的,日常疏于管理,不良环境应激、营养全价水平低、感染病毒细菌等等,均可诱发感染.而经感染的猪群,严重影响猪群育成率,发病趋向严重的,可导致猪只批量死亡,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该病严重影响猪只育成率,降低肉质品质,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结合日常工作实践,防治猪腹泻的关键在于,及时隔离诊治,及早查明病因,注意清理肠胃,配合使用抗病毒、抗寄生虫、抗细菌类药物,最大限度地提升康复率。

[1]徐金凤,高永峰,陈景奎.新生仔猪常见腹泻病的防治[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3,(3):35-36.

[2]王学君.猪腹泻病的综合治疗[J].农家参谋,2004,(6):29.

猜你喜欢

细菌性猪只寄生虫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