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鹅瘟及其防治

2016-01-30孙华武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种鹅小鹅雏鹅

孙华武

(辽宁省长海县动植物检验监测中心,辽宁长海 116500)

小鹅瘟及其防治

孙华武

(辽宁省长海县动植物检验监测中心,辽宁长海116500)

毫无疑问该病是养鹅业的第一大传染病.该病由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剧性下痢,有时呈现神经症状.剖检变化常见全身急性败血性病变和渗出性或伪膜性肠炎,心肌炎为特征。

1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3~5d,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本病的临诊类型分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3类.出壳后3~5d最初发病的雏鹅常为最急性,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一发现即衰竭倒地两腿前后踢蹬,不久死亡。

急性型的病雏精神不振,食欲减少,采食时随啄随甩,继而食欲废绝,呈昏睡状,但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的粪便,常呈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假膜碎片.食道膨大部积有多量的气体和液体,此时病雏精神极度萎体重显著减轻.病雏呼吸用力,鼻腔常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摇头时鼻液四溅.有的濒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病程0.5~2d。

亚急性型:该型常出现于流行的末期,主要以拉稀、拒食、消瘦、沉郁为特征.病程在一周以上者有部分可以自愈,但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

2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病例,由于发病急,死亡快剖检时除肠道有急性卡他性炎症外,其他器官一般无明显变化.15日龄左右死亡的雏鹅病变最典型,呈全身败血症变化.肝脏瘀血肿大;肾略肿大,呈暗红色;胰腺肿胀呈淡红色,偶见灰白色小结节;心脏有明显急性心力衰竭变化,心肌晦暗无光泽呈现苍白色;尸体肛周黏附稀粪,泄殖腔扩张,口鼻流出稀薄液体,黏膜呈棕褐色,结膜干燥,全身脱水,皮下组织显著充血.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空肠和回肠部分)呈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典型的变化,在小肠中下端整片肠黏膜坏死脱落,与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栓子,肠容物表面包裹被膜,堵塞肠腔.剖检时见病变部肠段膨大,质地坚实,约2~5cm,状如香肠,淡灰或淡黄色的栓子将肠管全部塞满.肠壁变薄,不形成溃疡.部分肠黏膜表面附着散在的纤维素性凝块而不形成条带或栓子。

3 防治

该病的预防包括给种鹅接种疫苗和雏鹅接种疫苗两部分.利用弱毒苗和油佐剂灭活苗免疫母鹅是预防本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先于种鹅产蛋前20~30天接种疫苗,用弱毒苗作基础免疫,再以油佐剂灭活苗加强免疫,这样可以给种鹅提供高而持久的抗体,提高母源抗体水平,从而使新出壳的雏鹅获得天然的被动免疫.一般雏鹅的免疫按雏鹅免疫程序做,就是最好于出壳后颈背侧皮下注射抗小鹅瘟血清0.5ml,因为抗小鹅瘟血清提供的抗体及母源抗体在雏鹅体内只能维持10~15d,虽能有效预防小鹅瘟病毒的早期感染,但小鹅瘟病的发病日龄逐渐增大,所以10日龄时再接种一次小鹅瘟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小鹅瘟血清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给药越早治愈率越高,处于中、后期的病雏鹅治愈率往往比较低.治疗时按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1~2ml抗小鹅瘟血清,同时辅以抗生素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猜你喜欢

种鹅小鹅雏鹅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影响种鹅产蛋量的因素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