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畜炭疽病防制措施

2016-01-30杨金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永胜县炭疽炭疽病

杨金祥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鲁地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 674204)

家畜炭疽病防制措施

杨金祥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鲁地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永胜674204)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败血症,发病动物以急性死亡为主.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其次是肉食动物,人类中等敏感.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其排泄物、分泌物及尸体的病原体形成芽孢后,污染环境形成长久的疫源地,难以根除.本病主要经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昆虫吸血后经皮肤感染,动物感染后往往不表现症状而迅速死亡,危害较大。

永胜县南片乡镇的部分村呈散发性流行,经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发生过该病的地方易形成疫区,难以根除病源,还不时会出现零星散发,偶尔又会发生人感染事件,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笔者针对近年的防制情况提出了以"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群众配合、联防联控"的防控模式,通过采取加强宣传力度、消灭疫源地,强化免疫接种等防治方法,来有效控制、逐步消除炭疽病的危害。

1 政府部门切实履行防控职责

炭疽病是人畜共患的二类动物传染病,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疫区政府部门应履行好防控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工作方案,人畜联动防控,从政策、经费上给予保障,人员队伍上给予支持,为联防联控打好基础。

2 加强宣传 群防群治

畜牧、公共卫生部门通过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让广大农户特别是疫区农户认识到炭疽病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普及防制知识.同时要消除对炭疽病的恐慌心理,明确炭疽病可防可控不可怕,全民动手、全社会动员一定能够消除该病。

3 加大疫区经济开发力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发展疫区经济,不断改善疫区经济条件,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大力推广普及农业生产机器,减少耕牛、驮马的饲养,改变饲养习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减少放牧感染野毒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兴办适度规模的家畜集中屠宰场,提倡集中屠宰家畜,杜绝私屠滥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不扩散传染源;再者是教育引导好农户不屠杀、剥皮病死畜,不加工、食用未经检疫的肉食品,提倡年猪(农户自宰食用)集中到屠宰场(点)屠宰。

4 强化免疫力度

每年对疫区内所有家畜使用无毒炭疽芽孢苗或炭疽二号芽孢苗分两次定期预防接种,在做好安全防护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使用血清学检验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指导免疫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疫区内所有牲畜均在免疫保护期内。

5 正确处置畜禽尸体及污染物

疫区内畜禽死亡后尸体必须执行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四不准、一处理"要求,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是消灭传染源,最好的方法是就地焚烧后深埋.污染物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污染地面连同20cm厚的表土层一起取下加入20%的漂白粉溶液或适量生石灰粉混合均匀后深埋.污染的饲料、垫草、粪便焚烧处理;圈舍、墙壁用20%的漂白粉溶液或10%的烧碱水每间隔1h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冲洗干净干燥后火焰消毒。

6 做好野外疫源地的消毒灭源

炭疽的防制难点是炭疽芽孢存活时间较长,疫源地难以根除.疫区政府部门要组织、发动群众在每年雨季来临前对发生家畜死亡或屠宰、剥皮过的场地(可疑疫源地)进行全面消杀,在做好防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火焰消毒后,地面撒布生石灰粉或漂白粉后进行深翻拌匀(深翻不低于30cm),雨水来临浸湿后引起化学反应消杀效果明显。

7 加强检疫检验

疫区内家畜必须执行严格的产地检疫程序,对申报出栏动物在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取耳尖血液涂片、瑞氏染色后镜检,可疑畜应进行分离培养或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健康畜后,方可持证出场.外购、引入家畜必须进行报检、隔离、观察,确诊为健康畜后方可进入疫区养殖。

8 做好人员防护

疫区内人应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不得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接触家畜尸体,更不允许随意解剖、剥皮动物尸体.皮肤有伤口时要到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处理,一旦暴露接触家畜尸体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及早规范治疗。

猜你喜欢

永胜县炭疽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永胜县农业机械应用情况研究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