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灭鼠方法及对策

2016-01-30道尔洪毕亚克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鼠类灭鼠鼠害

道尔洪.毕亚克

(博州草原工作站(蝗虫鼠害防治测报站),新疆博州 833400)

草原灭鼠方法及对策

道尔洪.毕亚克

(博州草原工作站(蝗虫鼠害防治测报站),新疆博州833400)

本文通过对我国草原鼠害现状以及现行灭鼠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从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希望能够在保证草原地区生态链条完整性的同时,维持草原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促进草原地区经济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草原灭鼠对策

草原,作为陆地上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难以估量的重大作用,它既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的可更新资源,给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同时又是人类发展畜牧产业的重要基地,给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而草原作为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其中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其独特作用,尤其是对草原畜牧业产生严重危害的鼠类也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近年来针对草原的鼠类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鼠类作为草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理由,大面积灭鼠会破坏草原的生态平衡;还有的人认为草原鼠类危害草场影响畜牧业,应该加以防治.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一方面允许草原鼠类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控制其数量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为保护草原的经济效益,加强对草原鼠类的防治,要做好保护与防治两者之间的平衡,使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两者能共同发展.然而,随着近年来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草原鼠类开始过度繁殖严重影响力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将就草原鼠害防治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促进草原经济社会的发展。

1 草原鼠害现状

草原鼠类,又称鼠兔,属哺乳类啮齿动物,广泛分布于新疆西藏草原.其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他们对草原生态系统破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鼠兔属于穴居动物,在挖洞时会掏出大量的土壤压盖住牧草,影响了牧草的生长,改变了草原优质牧草在整个本地草原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降低了草场的品质;鼠兔所挖的洞穴纵横交错,覆盖相当大一片的地下区域,损伤地面植物的地下根系,使得牧草枯死,形成次生裸地和黑土滩;鼠兔还会破坏草皮,使土壤肥力减弱,影响了草场的质量.因此近年来,我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鼠害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草原破坏程度的日益加深,鼠害的影响却在日益的加重,成为制约草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2 现行灭鼠方法分析

当前普遍采用的灭鼠方法主要有两种,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制约性,不能起到良好的防鼠、灭鼠的效果。

2.1器械灭鼠

这主要是指通过设置各种器械,比如鼠笼、鼠夹、填埋鼠洞等方法灭鼠,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足之处在于使用范围小,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2化学灭鼠

这主要是指通过投放灭鼠药剂于鼠洞内,老鼠食用后死亡来达到灭鼠的目的.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投放药剂的范围有限不能达到大规模灭鼠的目的,另一方面,让中毒的老鼠被其他草原生物,尤其是以草原鼠兔为食物的天敌食用后,会导致其死亡,引起二次中毒,这样鼠类的天敌减少,草原生物链发生断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原的生态.同时,当一只老鼠将有毒的饵料食用发生中毒之后,其余的老鼠会将这种信息传播开来,不再食用这种"食物",从而可能导致灭鼠药剂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失去作用。

3 草原灭鼠对策分析

3.1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灭鼠观

我国的草原大部分分布于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宗教要求人们不能"杀生",因此,收到传统宗教观念的束缚和制约,灭鼠这件事仅仅只是少数人的工作,并没有形成人人动手,人人灭鼠的局面.对这一问题,要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让牧民知道灭鼠不是将草原鼠兔彻底从草原生物链当中抹除,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数量和范围进行控制,保护草场,维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人们要树立正确科学的灭鼠观,建立人人灭鼠、人人治鼠的局面,大家都动起手来,发挥群体的力量,每个人都将灭鼠作为自己分内的事情来做,从思想上树立灭鼠的观点。

3.2发展生态畜牧业

近年来,很多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加大草原的畜牧承载量,这就使得牧草被过度啃食,得不到足够的时间恢复和再生长,不少地方的草原开始退化,草原的生态受到严重威胁.事实上,草原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畜牧业发展的经济功能,适度利用草原,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过度的开发则会破坏草原的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了草原的生态,人类也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减轻草场的载畜量,减轻草场的压力,让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休养生息,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草原健康有序的发展。

3.3寻找环保可靠的灭鼠药剂

我国对中草药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前化学药剂有众多不利方面的前提下,我们要充分发挥中草药的优势,寻找一种既可以克制鼠类生长同时不会对鼠类的天敌等其他草原生物造成影响的药剂,在草原广泛种植,减少草原鼠兔的数量,保护草原。

3.4改进放牧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草场退化是当前草原鼠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使人们认清维护以及合理利用草场的重要性,同时改变放牧制度,加强草场的恢复措施,比如:补播牧草、施肥、松土等,是牧草迅速生长,快速恢复草原的生态。

草原鼠类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作为我国草地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的鼠虫危害也一直对我国草原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对草原鼠害的防治长久以来一直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然而,对于草原鼠害的防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灭绝或者抹除,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其数量和范围进行限制,维持草原动物链的完整以及草原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促进草原地区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

[1]刘得元,周金梅,张迎春,等.草原灭鼠的现状及对策[J].家畜生态学报,2003,24(02):79-80.

[2]刘源.草原灭鼠减灾:让草原披绿装让牧民得实惠[J].中国畜牧业,2014,(11):97.

[3]王丽焕.我国草地鼠害防治研究进展[J].四川草原,2005, (5):48-52.

猜你喜欢

鼠类灭鼠鼠害
TBS围栏灭鼠技术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探析
草原鼠害防控技术探索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
抗凝血类灭鼠剂中毒的诊治分析
灭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