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影响因素分析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2016-01-30周仕莲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养殖业畜牧业畜牧

周仕莲

(云南省太理州南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南涧 675700)

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影响因素分析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周仕莲

(云南省太理州南涧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南涧675700)

目前在我国,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产业.养殖业的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的出口量,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养殖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今,养殖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疫病,这给我国畜牧业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束缚.本文主要针对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旨在通过提高畜牧养殖综合防治措施,对动物疫病进行综合防治,从而不断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动物致病影响因素畜牧养殖综合防治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养殖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支柱.但是,畜牧养殖中,常常有一些动物感染疾病,并且会在动物间中传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治,必将影响整个畜牧业的生产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比如在动物疾病中,寄生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它们寄生在动物的体内或者体外,依靠动物的营养物质长期的生长,久而久之,会给动物的生命带来一定的威胁。

1 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影响因素分析

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的影响因素很多,动物感染疾病的原因也很多,有养殖环境方面的原因、管理方面原因等等。

1.1环境因素

实际上,养殖环境是导致动物疫病的最主要因素[1].动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环境能够给动物的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动物的生长环境较为恶劣,那么动物的生理调节与新陈代谢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动物无法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能量均衡交换,动物体内生态平衡也会遭到一定破坏,正常的生理状态无法表现出来,导致动物极易感染疫病。

1.2管理原因

畜牧养殖业中,由于管理存在问题也给动物的健康带来了重要影响.由于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等原因,使得畜牧养殖业中的管理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缺失的现象,例如消毒岗位人员的缺失,导致出现了脏乱、差等问题,致使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劣,动物容易患病,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2 畜牧养殖中防治动物疫病的综合措施分析

畜牧养殖业中,一旦动物自身发生疾病,就会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的损失.要有效地防治动物疫病,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即:

2.1优化养殖环境

要防止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疫病,就需要加大对畜牧养殖环境的管理[2],这与林伯全在《非传染性因素对动物的致病作用》一文中有着较为相似的观点.另外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养殖业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领导人员应该聘用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每天对养殖环境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漏掉,从而保证动物生活环境的洁净程度,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动物感染疾病.同时,在动物饲养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饲料的配比,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定标准要求进行配比,从而达到增强动物自身抵抗力的目的。

2.2制定动物检疫制度

要防止动物感染疾病就需要制定疾病检疫制度,这对保护动物极为必要.制定动物检疫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动物检疫工作的实施,并且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的执行其制度内容.在该制度中内容包括:定期对动物进行检查与消毒;规定对动物进行疫苗注射的时间以及疫苗注射的规范性等等.从这些方面工作着手,能够为防止动物感染疾病,提升动物预防疫病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3发生疾病以后的防治措施分析

养殖场内动物出现患病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将目光放在长远的利益上,做好疫情处理工作[3],这与贾天宇在《动物疫病风险损害及规避研究》一文中有着极为相似的观点.如果在养殖场发生患病情况以后,应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加大频率与剂量进行消毒,并且为动物注射药物,以有效提升动物的免疫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隔离和病毒处理工作,从而防止疫情的扩张,控制好养殖场内的疫情.另外,还需要在处理的过程中做好监管与记录等工作,为日后防治动物疫病提供资料参考.通过以上方法改善畜牧养殖环境,减少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的困扰,从而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

3 总结

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方面分析了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分析了畜牧养殖中防治动物疫病的综合措施.通过分析明确了现代养殖场中,动物常常会有疫病问题出现,这给养殖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和安全.为此,养殖场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强对养殖场内的环境管理以及人员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定时清理养殖场环境、为动物及时注射疫苗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养殖场动物的健康,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动物在养殖场内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朱伟.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 2014,(9):179-179.

[2]林伯全.非传染性因素对动物的致病作用[J].福建畜牧兽医, 2002,24(5):42-62.

[3]贾天宇.动物疫病风险损害及规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3:45-105.

[4]廖陆文.畜牧养殖中动物致病原因及防治策略[J].中国畜禽种业, 2015,11(7):46-47.

[5]叶永青,李子秀,周遵寿.七星关区动物疫病防控的思考和探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1):8-9.

[6]乔国良,韩建业,朱锋.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4): 120-122.

猜你喜欢

养殖业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