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肝在家禽保健和临床实践中的意义解析

2016-01-30武现军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9期
关键词:肝功溶性胆汁

武现军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保肝在家禽保健和临床实践中的意义解析

武现军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肝脏既是家禽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又是体内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最旺盛、功能最多样化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涉及物质代谢、生物转化、胆汁生成与分泌、血液凝固、血压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免疫等方面;还在体温维持、循环血量、水在血管内外分布平衡等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肝脏是家禽体内的一个功能强大的“化工厂”和“控制器”。

1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肩负着合成胆汁酸、胆盐和分泌胆汁,促进肠道各种脂溶性物质(包括脂肪、脂溶性维生素A、D、E)消化吸收的作用;胆汁中的胆盐对于肠道菌群的稳态和肠黏膜的化学和结构屏障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胆汁中分泌性的抗体约占肠黏膜黏液中SIgA的80%,对于黏膜的特异性免疫意义重大。在肝脏功能异常,如鸡群感染包涵体肝炎、安伽拉、弧菌肝炎、组织滴虫、霉菌毒素中毒等情况下,会导致胆汁酸、胆盐合成和胆汁分泌的减少,使肠道对各种脂溶性营养的吸收出现障碍。如维生素A、D、E的吸收不足和转化障碍,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出现;加重肠道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风险,而出现长期肠道黏膜出血斑,红色、粉红色粪便现象屡治不愈。

2 肝脏是机体物质代谢和物质转化最旺盛的器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肝脏与心脏是动物安静状态下产热的重要器官,可产生维持体温所需热量的50%。凡是影响到肝脏功能的疾病,鸡群会表现为畏寒现象。

2)肝脏肩负着将胃肠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转化为能够在血液中储存、运输,并能够被细胞利用的体内营养(EN,如血浆蛋白、脂蛋白、无机离子的运载蛋白等),为组织器官生命活动和生长提供营养需要。所以,凡是对肝脏功能有影响的疾病,均会大大降低动物的饲料转化率。如蛋黄中的卵黄脂磷蛋白、卵黄高磷蛋白合成场所是肝脏;输卵管上皮合成和分泌的各种蛋清蛋白所需要的原料来源于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故肝脏功能的下降必然会导致蛋黄蛋白的沉积和输卵管蛋白的分泌均减少,使蛋黄的颜色和大小、蛋清的质量和鸡蛋大小、公鸡的精液质量、种蛋的孵化率与鸡雏的发育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免疫系统细胞增殖和抗体合成水平大大下降,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3)肝脏是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能转化和代谢血液中内源和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成为低毒和无毒的物质,经由胆汁、肾脏和皮肤排出体外。在饲料霉菌毒素和有害物质超标、肠道黏膜损伤严重和机体严重细菌感染情况下,经由感染组织入侵或肠黏膜内移的各种有害物质和细菌内毒素增加,加重肝脏的负担。故治疗过程中配合保肝药物“安瑞克”治疗,有助加强和巩固疗效。

4)参与药物的吸收、代谢功能,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如肝功的下降可能会通过影响肝脏药酶系统的活性,导致临床药物使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改变。

5)参与体内激素的代谢,影响机体内分泌调节。许多激素在体内的作用与肝功关系密切。如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的灭活器官为肝脏;甲状腺的甲状腺素主要以无活性的T4形式分泌,血液中活性形式的T3约80%来源于T4在肝细胞微粒体中经过脱碘转化而来;所以在肝功低下时会导致生殖内分泌紊乱、能量代谢率低下、组织细胞分化缓慢和免疫抑制出现。如蛋鸡在青年鸡阶段感染包涵体肝炎后往往会开产大大延迟,其表现为鸡冠小而苍白、贫血和免疫抑制,解剖可见卵巢和输卵管发育不良或者未发育。

6)参与维生素的吸收和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要胆盐和胆汁酸的辅助作用。从饲料中吸收的胡萝卜素主要在肝脏中转化为维生素A,并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一样主要在肝脏中储存;维生素D吸收后,需要首先在肝脏转化为25-(OH)VD3,随后在肾脏再转化为1,25-(OH)2VD3,之后才具有活性。肝功的异常往往会加重或诱发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出现,如骨骼发育的异常、皮肤上皮的粗糙、毛囊的角化和黏膜上皮的修复能力的下降。

3 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作用

参与血液凝固的各种凝血因子都是在维生素K的参与下,由肝脏合成的,所以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导致血液凝固的异常和血管更容易出血。如在动物药物或者某种毒素急性中毒时,往往是由于肝脏的急性衰竭,而导致血液凝血因子的水平很快下降,致使血液出现不凝固的特点。另外细菌和细菌毒素导致的败血症,也往往会由于肝功的受损,使动物死亡后有血凝不良的表现。

4 参与血管内外水的平衡调节

血浆蛋白的浓度直接关系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稳态,因此与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密切相关。在肝脏功能衰竭时,往往会由于血浆蛋白浓度的降低,导致过多的水分从血管渗出进入组织或者体腔。如在肝脏硬化时出现的肝腹水;在鸡感染安伽拉病毒时,由于急性的肝功衰竭,导致的心包积水和肺水肿现象等都与此有关。

5 肝脏在免疫中的作用

肝脏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肠黏膜屏障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保护机体免遭肠腔中大量细菌、食物抗原、毒素等外源性物质的损伤,而肝脏作为机体的第二道防线,起着抵御逃逸肠黏膜免疫监视的抗原和炎性因子等的损伤作用。由于家禽没有淋巴结,家禽的肝脏相比哺乳动物来说,承担着更大的抗原负荷的风险,如来源于肠道的细菌、细菌毒素、食物抗原和肿瘤细胞等。一旦这些抗原进入了门静脉血液,肝脏中的免疫细胞必须迅速的活化,并对其作出免疫应答。既可以通过免疫耐受避免肝脏过度的炎症反应引起免疫损伤,又可以通过必要的免疫应答避免外来抗原对整体生命产生危害。肝脏中存在多种抗体分泌细胞,无论通过口服免疫还是通过注射免疫,肝脏中的IgG、IgA和IgM分泌细胞数量都会增加;而且有资料报道肠黏膜表面黏液中80%左右的SIgA来源于胆汁的分泌。所以说肝功的正常与否与肠道黏膜的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都具有重要联系。

临床上饲料霉菌毒素的作用、饲料源性或水源性细菌的长期超标、肠道病毒的感染和肠道寄生虫的长期感染等,都会对肝脏的免疫功能产生巨大的负担,甚至引起肝脏的严重损伤,导致肝脏的坏死、梗死、脂肪变性、硬化,甚至癌变,进而对机体整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动物保健和临床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改善和提高肝脏功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保肝既可以提高动物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改善机体整体体质,提高动物机体整体对于不良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又可以辅助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各种疫病所造成的损失,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编辑:赵晓松)

10.3969/j.issn.1008-4754.2016.9.003

猜你喜欢

肝功溶性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脂溶性维生素:营养需求之外的功能
黔产丹参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槟榔果实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