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道天涯海角远策马扬鞭有到时
——朱保均的“蜜蜂”人生

2016-01-30陈学刚侯朝阳张大恒

中国蜂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蜂友蜜粉南阳市

陈学刚 侯朝阳 张大恒

莫道天涯海角远策马扬鞭有到时
——朱保均的“蜜蜂”人生

陈学刚 侯朝阳 张大恒

(河南南阳市养蜂协会)

2015年4月23日23时,把小蜜蜂看得比他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南阳市养蜂协会荣誉会长、会长、南阳市农业局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朱保均同志走完了他的“蜜蜂人生”,享年82岁。

●他如侦察蜂一般,采遍南阳大地的“花朵”

1984年,朱保均同志任原南阳地区行署农牧局副局长,农业学校毕业的他,因为专业的关系,与蜜蜂结缘,他为南阳蜂业的发展倾注了整个生命。帮助广大南阳蜂友发展现代养蜂,脱贫致富是他的理想。南阳地处豫西南,是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地区,阳光充足、雨水丰沛、植被丰茂,蜜粉源极为丰富。为了更好地发展南阳地区养蜂事业,更快地让农民脱贫致富,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南阳的山山水水,调查蜂业现状。20世纪80年代,南阳的交通极为不便,尤其是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山高路远,坡陡弯急。他同当地蜂管站、蜂协以及养蜂人一起,靠一辆破旧自行车,来回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因为路况差,在不少路段,常常是“车骑人”(人扛着自行车行进),而不是“人骑车”。一次在翻越西峡县军马河乡境内独阜岭的时候,因为自行车车闸出故障,差点“车毁人亡”。有一次在丹水、田关、阳城三地调查丘陵地带蜜源和蜂群生存状况,不巧碰上阴雨天,到处都是黄胶泥,骑不了自行车,全靠两条腿徒步。

他不仅观察蜜粉源植物,掌握第一手资料,还要走访当地老蜂农,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在山区,人烟稀少,吃不上及时饭,就自带干粮,饿了啃一口,渴了就喝山沟水,就这样,他利用半年时间,体重下降了五六斤,终于总结出了南阳蜜粉源分布特点,哪里能养多少箱蜂,是定地,还是追花夺蜜,他都了然于胸。这对于指导南阳的养蜂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1995年,时任南阳市农业局副局长的他,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原所长张复兴研究员一起,跑遍了南阳13个区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在杂志上发表了《南阳地区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蜜蜂授粉提高“郑杂一号”制种产量的实验报告》等文章,对指导南阳的养蜂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如工蜂一般,为“甜蜜事业”无私奉献

自1984年任南阳地区行署农牧局副局长以来,朱保均同志十分关心支持全区的养蜂事业,积极传播养蜂先进经验。南阳地域广阔,各区县蜂友在县域间来往不便,他积极奔跑于南阳各县区,帮助建立了各县区养蜂协会,并于1986年成立了由几十家大中型蜂场和数百名会员参加的“南阳地区蜂业协会”。为了更好地指导南阳的蜂业生产,在他的提议下,在南阳市农学会中又设立了“南阳蜂业研究会”,在1998年南阳蜂业协会换届时,已经退休的他当选为南阳市养蜂协会会长。南阳蜂业在他的亲自关怀下,以蜂业协会、蜂业研究会为平台,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南阳各区县的优秀养蜂者在一起聚会,带大家到各县区优秀蜂场观摩学习,面对面毫无保留地交流,大大方便了蜂友们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在此期间,他边调查边研讨,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博采众长。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南阳养蜂人在国家、省、市级农牧业刊物上发表各种论文50多篇。他亲自执笔拟写的《豫西南定地养蜂春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南阳地区早春的蜂群管理》、《南阳地区爬蜂病的防治》等多篇文章先后在《中国蜂业》等杂志上发表。针对南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殊地理、气候、蜜源特点,他决定编写一本全面反映南阳特点的养蜂书籍,以指导南阳的养蜂生产。为此,他一边多次到市政府、农业局、畜牧局等单位反映南阳的养蜂现状,争取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一边组织蜂业研究会成员,主持编写了全面反映南阳养蜂实践的《南阳养蜂》一书,给南阳养蜂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为南阳的蜂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场对蜂蜜的需求量迅猛增长,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私利,利用各种手段生产、销售劣质蜂蜜,甚至假蜂蜜,一时间,蜂蜜市场极为混乱。消费者也是真假难辨,以至于生产真正蜂蜜的养蜂户的销售也出现了困难。假冒伪劣蜂蜜充斥市场,价格低廉,养蜂户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甚至有些养蜂户为了利益也参与其中,形成了恶性循环。面对这种情况,朱保均同志忧心忡忡,他认为必须得保证养蜂户的利益,才能发展好南阳蜂业。而要想保证养蜂户利益,大家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得抱团,齐心协力,争创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占有市场。于是,他开始积极筹备养蜂专业合作社。自2007年起,他先后到南阳各区县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仅西峡县就先后成立了“西华养蜂专业合作社”、“陈学刚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二郎坪蜜蜂园养蜂专业合作社”,方城县成立了“方城县草庐养蜂专业合作社”。截止2010年底,南阳所有县区已经全部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

当他读到西峡养蜂人陈学刚的《利用有限幼虫作动力可增产30%以上》、《蜜粉源丰富时大规模一次性换王的试验》等文章,兴奋不已,爱不释手,亲自做实验,并在他一手创办的《南阳蜂业通讯》上广为宣传,广大蜂友为此受益匪浅。时至今日,不仅南阳蜂友乃至全国蜂友都在推广应用。

养蜂户缺乏资金,他想尽办法,奔跑于各个部门之间,为大家争取支持,甚至自掏腰包来支持养蜂户。1990年,西峡县丹水镇七峪村刘道军,家庭经济困难,想通过养蜂致富,却没有资金投入,愁眉不展。朱保均同志听说后,亲自登门,不但给予技术指导,还无偿借给刘道军3000元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从此,刘道军走上了养蜂致富的道路!

●他如老蜂王一般,精心培育新的“王台”

2010年以来,朱保均同志因为年事渐高,自感身体大不如前,却依然放不下他所钟爱的养蜂事业,他在精心挑选着接班人。方城县草庐养蜂专业合作社,在朱保均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实力非常雄厚。合作社理事长

猜你喜欢

蜂友蜜粉南阳市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南阳市
用大香喷烟驱蜂要当心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续)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清爽“裸”美人
说 说我的 蜂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