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2016-01-28王国堂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受胎率输精牛群

王国堂

(甘肃省肃南县祁丰乡农牧技术服务站 ,甘肃肃南735015)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王国堂

(甘肃省肃南县祁丰乡农牧技术服务站 ,甘肃肃南735015)

1 引言

对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提升是对养牛业进行发展的重点环节,将对后备牛数量、牛群生产性能以及母牛的寿命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实际母牛饲养中,对其繁殖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饲养管理、疾病、遗传以及配种技术等,都将对公牛的受精能力、精液品质、母牛的排卵、胚胎发育以及发情周期等产生影响。需要在工作中能够做好全面的兼顾与科学管理。

2 提升母牛繁殖性能措施

2.1饲养管理对于牛产生的不孕现象来说,很大几率同营养情况具有密切的关联。对此,在实际饲养中就需要能够对牛在营养方面的需求进行积极的满足,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等。如果牛存在营养不足情况,则会表现为性机能减弱、性成熟阻滞、胚胎发育受阻甚至流产现象。而运动不足或者营养过剩也将对其子宫的扩张机能产生影响,并导致产后酮病或者难产情况的发生。对于高产奶牛来说,为了对产乳量进行追求而对精料进行单纯的增加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非常可能引起饲料钙鳞比例失常或者蛋白质能量比例失常情况,并在对部分代谢疾病进行引发的基础上导致不孕情况的发生。在舍饲情况下,也可能因青粗饲料在质量以及数量方面问题的存在使饲料在纤维素以及维生素方面存在缺乏的情况。其中,VA以及VE是非常重要的维生素类型,如果两者存在缺乏情况,就可能导致母牛出现流产、胚胎早期死亡、不发情以及胎衣不下等情况。在不同地区的母牛饲养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日粮进行控制,在对母牛营养需求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实现其繁殖性能的提升。

2.2培养健康牛群除了对饲养管理工作进行加强之外,做好母牛健康的保证对于其繁殖性能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产中,母牛卵巢、子宫疾病的出现也是导致母牛不孕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对此,在实际授精、阴道检查以及助产等操作开展过程中,就需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通过操作程序以及流程的科学把握避免母牛生殖道因此受到损伤或者感染。除此之外,部分特定病的存在也将对母牛繁殖能力产生影响,如牛鼻气管炎、布氏杆菌病以及牛病毒性腹泻等,当牛患有上述疾病之后,则将导致其出现不孕、胎儿干尸化、死胎、不育以及胚胎早死亡等情况。对此,在实际生产中则需要对牛群患有生殖器官相关疾病的个体进行把握,对传染病的蔓延、发生进行严密控制,以此保证牛群能够在科学、健康的环境当中繁殖。

2.3掌握母牛排卵及发情在母牛饲养中,要做好发情鉴定工作,在对母牛排卵以及发情特点进行掌握的基础上保证配种的适时性,以此实现母牛受胎率以及受配率的提升。经过调查,由于配种不适时造成的母牛不孕同因母牛患有繁殖疾病相比具有更高的几率。对此,在饲养过程中就需要饲养员以及技术人员间能够积极配合,做好母牛发情的观察工作,并对母牛的发情鉴定技术做好掌握。对于不发情或者发情存在异常的个体,需要及时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找出,通过对措施及时采取的方式通过药物等方式对其进行催情,以此获得其受配率的提升。同时,要做好其产后发情的观察工作,一般来说,母牛在产后1-3个情期发情排卵比较正常,最容易受胎。而如果在产后3个情期内存在失配或者配不上种情况,受胎率则将逐渐降低。对此,这就需要及时做好检查,通过直肠检查方式的应用对其发情排卵时间进行掌握,并做好输精工作。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性激素的应用及时进行调查。在母牛配种完成后,则需要做好其早期的妊娠检查工作,在对还没有怀孕母牛狠抓复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母牛的受胎率。

2.4保证精液质量精液是母牛繁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在对优质冻精进行应用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授精规程开展相关工作。首先,要对授精标准做好严格的掌握以及控制,一次进入到母牛生殖道中的精子数应当保证在最低标准以上,但也需要做好其用量的控制,避免因用量过多造成浪费。同时,需要对细管冷冻精液进行推广应用,对于该类精液来说,其在冻精情况下将对过程中的污染几率进行大大降低,且对于精液的耐冻性也具有较大的增强,在解冻完成后,精子同颗粒冻精相比具有更高的活力。

2.5掌握输精技术同开膣器输精法相比,以直肠把握子宫颈方式进行授精具有更高的受胎率,一般会达到10%的提升。但对于该技术来说,其对操作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处理中一定要严格按照“适深、慢插、轻注、缓出,防止精液逆流”的原则开展工作。作为输精员,要保证工作的认真性以及细心性,避免对母牛生殖道造成损伤,在保证精液能够准确达到目标部位的情况下避免其出现外流情况。同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动作的柔和性,避免过于粗暴。以此在利于母牛对促性腺素进行分泌的基础上对子宫活动进行增强,更有利其受胎。

3 结束语

母牛繁殖是养牛业工作开展的一项关键。在本文中,我们对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能够把握重点,以科学措施的应用实现母牛繁殖水平的提升。

S857.2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091-01

猜你喜欢

受胎率输精牛群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肉牛人工冻配受胎率试验研究
气温对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影响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不同输精器对母猪输精效果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