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口疮病的防治实践

2016-01-28田永祥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患部口疮脓疱

田永祥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畜牧兽医站,810800)

羊口疮病的防治实践

田永祥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畜牧兽医站,810800)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近期,由于饲养条件等因素的改变,本地一些养殖场和农户散养的羊口疮病频发,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得到控制治愈,减轻了养羊户的损失。

1 发病情况

从2016年3月份开始,本地3个养殖场和22户农户饲养的76只羊先后发生了口疮病,这些养羊户均用过银黄提取物注射液、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还有传染扩大的趋势。

2 临床症状

开始,有个别羊出现不吃草,咀嚼口角流草等症状,此后唇、鼻、眼睑、乳房、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发生丘疹、水疱、脓疱和痂皮等特征,并在羊群扩散,主要是一个圈和同一草场放牧的羊发病增多。因羊吃不了草料,迅速消瘦。根据临床症状、发病特点,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诊断为羊口疮病。

3 防治措施

3.1对患病羊进行隔离,羊在隔离状态下用0.1% ~0.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沫碘甘油、广谱抗生素软膏等;口服维生素B2按每kg体重0.2mg。

3.2用消毒外科剪和镊子去掉患羊痂皮、脓疱皮,用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创面后,将冰硼散粉末(冰片50g、硼砂500g、元明粉500g、朱砂30g,研末,混匀)兑水调成糊状,涂沫患部,隔日涂药1次,连用2~3次,治疗7~10天,至患部痂皮或结痂脱落,共治疗28例,全部治愈。

3.3严重的几例病羊,用哈拉(旱獭)油1kg溶化后与300g敌百虫混拌均匀,涂擦患部,用此法、全部治愈。

3.4通过上网查找,购买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犊牛睾丸细胞连续传代的方法,育成的弱毒株制成冻干活疫苗,通过健康绵羊下唇粘膜划痕接种紧急免疫,每头接种量0.2ml,控制了疫情进一步扩散。

3.5辅助措施,将病羊隔离饲养,用1g/L强力消毒灵作羊圈舍、场地、环境消毒,每天2次,直至病羊痊愈为止。

4 小结与体会

4.1综合分析本地羊口疮病的发病情况,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对养羊户羊口疮病认识不够,疏于免疫接种。二是饲养管理不周,带刺坚硬的饲草,避免羔羊口腔等处的皮肤出现创伤。三是不注重日常的消毒工作,发病羊场消毒行为多数是随意的,甚至长时间不消毒。

4.2羊口疮病主要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山羊和绵羊身上都可发生。主要发生在一岁以内的羔羊,其中3~6月龄羔羊是最易患病羊群,发病率高,多为流行性。和大多疾病一样,病羊作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染。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措施。其次加强饲养管理,对带刺坚硬的饲草进行粉碎加工后饲喂;勤扫羊圈,定期消毒。

4.3再好的预防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一旦发生疾病,我们应立即对病羊进行隔离,保护好易感羊群,对于羊圈做好消毒工作。一定要将病羊隔离饲养,用1g/L强力消毒灵作羊圈舍、场地、环境消毒,每天2次,对病羊进行对症治疗,直至病羊痊愈为止。羊口疮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S855.3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065-01

猜你喜欢

患部口疮脓疱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口疮试试中药含漱
羊口疮治疗方法
夏天热卖
无菌性脓疱病研究进展
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
大黄治疗银屑病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测定在新生儿脓疱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